许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王子梦”和“公主梦”,虽然靠自己的能力打拼出一片天地才是最珍贵的,但是谁又不想在这个忙碌无情的世界里成为“含着金汤匙”出生、少一点劳累的人呢?
她是清朝最后的一位格格,论出身,她确确实实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直到清朝灭亡,此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打过工、开过饭店,还坐过牢,她从没想过自己的纤纤玉手会干这些活。在她去世前,说出了清皇室的惊人丑闻,究竟是什么呢?
金默玉,出生于1918年,本名爱新觉罗·显琦,是清朝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第17女,从小命途多舛,出生前清朝皇室已经被赶出紫禁城,4岁那年父母双亡,她被姐姐们合力养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日子比不上以前,但肃王府还是有积蓄的,小时候金默玉过得仍然是锦衣玉食的格格生活,甚至逢年过节还要去祭拜祖宗,生活上的规矩基本照旧,比如女孩子们不准自己夹远处的菜,因为不雅观,并且每一次只能吃一点,吃不饱也不准说。
小时候,金默玉还会遵守这些规矩,随着年龄的增长,金默玉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她想要属于自己的自由,19岁那年她告诉王府里的长辈们——她要成为一名女记者或者歌手!长辈们直接回答:“不可能。”堂堂王府格格怎么能出去抛头露面,真是不像话。
19岁的金默玉没有能力反抗,但是反抗的种子已经埋下了。她被送去日本留学,但刚好二战爆发了,于是她中断学业回到了祖国,因为在日本学习,金默玉的日语不错,就偷偷瞒着家人在一家日本公司当顾问,因为薪水非常高。
自己赚了钱的金默玉走起路来腰板都更直了,给自己来了个“改头换面”,她穿着贴身的碎花旗袍,烫着时髦的卷发,再化一个美美的妆,休息时间和朋友们骑马打球,好不快活!
但毕竟是真格格,金默玉从小大手大脚惯了,经常请朋友吃饭,甚至朋友在商场买了东西,金默玉都说:“记在我账上!”结果月底发工资,金默玉反而欠了一屁股账,但她也不在意,毕竟家里还是有底子的。
肃亲王家确实有钱,但后来金默玉的兄长们根本不争气,开始抽大烟,很快,王府破产了。1949年,金默玉只拿到了100元财产,可是她家有9口人啊!为了活下去,金默玉卖掉了自己的皮衣、珠宝,结果这位格格不懂行情,别人说多少钱就直接卖了。
谁也不曾想,金默玉开始织毛衣了,她非常努力,3天就要织1件,才能勉强买来一家人的饭菜,这样是活不下去的,她到处借钱。好在一位在日本的哥哥想起了他们,给金默玉寄了一笔钱,金默玉拿来开了一家饭馆,生意挺不错的。
一直熬到了36岁,金默玉早就忘了自己的格格身份,踏踏实实过日子,还遇到了自己的爱人,丈夫马万里是当时国内很有名的花鸟画家,谁知道幸福并没有持续多久,1958年,金默玉突然被人带走,关进了监狱里,这一关就是15年。
金默玉是个有担当的人,她在监狱里立马写信给丈夫,申请和他离婚,不要因为自己耽误了他的人生。15年的监狱生活磨练了金默玉,她学会了做鞋、做玩具剑,小朋友的玩意她都会,手上全是茧,谁会以为她是格格?
但是金默玉也算幸运,出狱那一年,遇到了一个叫施有为的人,他说不介意金默玉的出身,虽然自己没钱,但会好好对她。就这样,他们借了120元办了个简简单单的婚礼。
后来,金默玉创办了爱心日语培训学校、北京东方研修学院,是当时中国设施最齐全的民办日语专修学校。当年邻居们根本不知道这位老太太的身世,金默玉也从来不说自己曾经的尊贵身份,不与家族的人们来往,渐渐忘了爱新觉罗这个姓氏。
当年80多岁的金默玉接受鲁豫的专访,竟然开朗地像个孩童,她说:“喜怒哀乐这四个字,你那个哀跟那个怒啊,都应该搁到自己心里,但是喜和乐,可以跟很多人来分享。”谁也看不出来她经历过那么多苦难。
2014年,“末代格格”金默玉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去世前,她才告诉后代自己的身份,那个臭名昭著的“川岛芳子”其实是她的亲姐姐。
笔者认为,金默玉用她一生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不需要因为亲姐姐是川岛芳子的事情而羞耻。你们觉得呢?
参考资料:《中国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鲁豫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