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大教授提议,恢复“土葬”?看完这几点,你有何看法?
创始人
2025-08-26 03:32:51
0

有人提议恢复“土葬”?

人终有一死,死是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

,也因此丧葬从古代开始就备受重视。自古便有“入土为安”的说法,古代人无论贫穷富贵,最后的归宿都是小小的土包。

但自近代以来,

我们国家大多采用殡仪馆火化的方式安顿逝者

,火化已经成为了人类处理遗体的一大重要方式。但是,就在火葬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北大一教授提出要恢复土葬的建议。

为什么要提议恢复土葬?恢复土葬的建议真的可行吗?看完这几点,你有何看法?

01

火葬的盛行

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6444台火化炉共火化遗体5000.7万,占全部遗体的55%。

由此可见,火化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且变得非常普遍。

但火葬一开始却是“惨遭嫌弃”的,火葬在以前的欧洲都被作为一种惩罚方式用于消灭他们口中的“不祥之物”和异端分子。

不仅是文化上的“排斥”,由于使用木柴作为燃料将遗体暴露于空气中进行燃烧,产生的气味令人难以忍受,甚至会产生遗体“惊坐起”的恐怖现象,

因此古代人对于火葬可以说是心理阴影巨大“避如蛇蝎”。

直到十八十九世纪,医学进步的人类发现的土葬“威胁生命的弊端”,那就是会导致病菌扩散产生各种传染病。

威胁活着的人,为了“挽救”活着的人,只好“委屈”逝者了,于是火葬开始盛行。

为了更好地处理尸体,19世纪中叶,欧洲科技进步,平炉炼钢的技术被用在了火化炉上,完美地将遗体焚烧成灰,

火葬也因此具备了“硬件基础”。

02

入土为安

土葬的丧葬方式不仅“拘泥于”我国,是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最普遍的安葬方式之一。

那么,我国的土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土葬历史悠久,起源于原始社会,智人的时候就已经存在,

到了汉代,“入土为安”的观念开始形成并逐渐根深蒂固。

当时中原土地肥沃,人民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人们把黄土地视为生命之本,当时的人们认为生命是从泥土中来的,死后应当再回到泥土中去。

埋入土中的尸体会逐渐腐烂,最终化为有利于土壤环境的有机质。

用更浪漫主义的方式来说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

但是土葬虽然是我国的传统方式,却又“饱受争议”,

最大的声音就是土葬对污染的环境。

传统的棺椁,是由木头和石料直接加工,并不会污染环境。

而近代以来,随着科技手段的提高,为了追求防腐,棺材上开始涂刷各种化学涂料,当化学成分随棺椁入土,有害成分也会随着时间融于土壤之中,对土地和空气造成污染。

并且有些人为了追求华丽的殡葬仪式,

会在棺材上加上各种不可以降解的装饰

,还会涂漆对棺木进行加工,制作材料无法被土壤分解,也会造成污染。

03

土葬和火葬哪个更合理?

虽然火葬已然成为主流,但是最近有一个声音引起的大家的注意,

北京大学教授吴飞提出了激起“水花”的建议——要恢复“土葬”。

此话一出,众人又震惊又疑惑。

是何缘由让吴飞教授提议恢复“土葬”?

吴飞教授认为,火化与环保思想日益提高的“低碳时代”格格不入,

火葬会使用到十公斤左右的柴油,不仅柴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火化产生的大量气体也会对空气产生污染,与我们的环保观念严重不符。

而火葬的全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比如火化炉的使用费等等。

是一项非常耗资的殡葬方式,而且需要国家出面支持,给予大量的资金补助。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触动人心的一点,火葬对于逝者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他们已经逝去,但是他们的肉身理应得到尊重,而不是就这样无情的火化,在顷刻之间化为灰烬。对于死者永远都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今天火化设备通过改进更多采用自动化和环保技术,尽可能降低噪音和振动,

保证这个过程安静肃穆,体现对逝者的哀思。

为了进一步降低污染,也在用天然气取代柴油,同时使用尾气处理和粉尘收集装置实现零污染。

因此,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

其初衷都是希望尘归尘土归土,令生人安心令逝者安息,符合这个时代的殡葬方式就应当继续留存。

最后想问问大家,对于恢复“土葬”是什么看法?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有财必经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世民临终前曾问武则天:“我走了,你咋办?”武则天的八个字回答让她...
2025-11-19 22:03:07
17家“白衣骑士”携近16...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北京报道 处于...
2025-11-19 22:00:46
(粤港澳全运会)广西队木拉...
11月1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马术场地障碍个人赛决赛在广东深圳进...
2025-11-19 21:55:00
全运会|田径——男子110...
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男子110米栏决赛在广州举行。 ...
2025-11-19 21:53:52
原创 ...
近日,中日关系紧张,外交部和文旅部陆续发出安全提醒,甚至有航司主动...
2025-11-19 21:50:06
原创 ...
一、深情呼唤:中泰友谊的温暖邀约 11月19日,泰国国家旅游局公开...
2025-11-19 21:48:30
全运会|田径——男子4X4...
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男子4X400米接力预赛在广州举行...
2025-11-19 21:36:59
全运会赛艇冠军吕扬载誉归来...
彩旗、鲜花、掌声,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这是对全运会赛场载誉归来的运...
2025-11-19 21:36:04
全运会丨田径——男子200...
新华社照片,广州,2025年11月19日 11月19日,广东队选手...
2025-11-19 21:35:46

热门资讯

太原十三运会青少年激光枪射击赛... 11月15日,太原市第十三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激光枪射击赛在华宇百花谷开赛,56支代表队共262名选手参...
泰安挖出汉代墓?回应来了 近日,有IP地址是山东泰安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据说挖出来汉代墓了”等相关内容,引发网友热议。对此...
未来之城解码千年古韵,深聊会破... 日前,一场“深聊会”在深圳市政协文史馆举行。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少数民族和宗教界委员、...
国宝画重点|文物上新!山西辕村... 近日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与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 联合公布了 一处以新石器时代和 夏商...
原创 从... 丹东街头:神秘的朝鲜客商 2019年初春,丹东中朝友谊桥头挤满了拖着大包小包的朝鲜客商。作为外贸公司...
中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 11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中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7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批复...
原创 为... 穿越时空的谜团一直吸引着历史学家和研究古代文化的人们。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王莽这个名字成为了许多关于...
(粤港澳全运会)田径女子100... 11月1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女子100米栏决赛在广东省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广东队刘景扬摘金,...
原创 清... “北漂”是指外来人群在北京打拼谋生的代名词,反映出在北京生存的困难。其实,在清朝时期,刚刚进入仕途的...
未成年人滑雪撞伤他人,谁之过?... 雪道上风驰电掣的快感让滑雪成为冬日的“限定版快乐”,然而,这份速度与激情的背后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