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炭河里遗址,挖掘出了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四羊方尊,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也象征帝王的德行。“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
二零一八年,在波士顿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庆典,这场庆典开的别开生面,举办的缘由是为一位百岁老人贺寿。一般正式的博物馆不会承办私人活动,一是大部分普通人没有这个能力,其次即使有能力的有钱人,也没有资格在规模较大的博物馆里庆生。但这位老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已经确定将家里收藏的一百多件藏品无偿捐赠给波士顿博物馆。
这看起来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壮举,这些藏品都是中国遗落在海外的珍贵宝藏,本来捐赠给哪个国家的博物馆都是文物所有者自己的选择,外界无权干涉。然而在2000年,他将手上五百多本古籍转给上海图书馆时却向博物馆开价四百五十万美元,这种双标行为实在令人感到不适。
尽管他已经取得了美国的国籍,但这种做法对中国人来说确实有些戳痛心扉,令人心生反感。他祖上是满清大官,183件家传古董无偿捐赠给美国,祖国欲回购却被拒绝。翁万戈家族经过几代的财富积累,家境十分殷实,参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拍卖会,因此多年以来他收集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上个世纪战乱,很多宝贵的古代文物都流落海外,翁万戈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收集这些文物,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位爱国的收藏家。在他的私人藏品中还有很多精美的画作,其中有清代王翚所画的《长江万里图》。这幅画把长江恢弘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价值连城。
翁家之所以能够有这样雄厚的财力,与他祖上也有很大的关系,他是翁同龢的第六代直系嫡孙,从同治年间开始,翁同龢就活跃在清政府中,还担任过光绪皇帝的老师,他的兄弟也是封疆大吏,一家人都十分显赫。
慈禧太后曾想拉拢此人进入自己的阵营,但翁同龢身为汉人看到慈禧太后霍乱国家,心里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又加之清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便积极为国家尽心尽力。翁同龢身居高位几十年,做出过不少的贡献,蒙得皇帝恩宠,翁家得了很多的赏赐。
那个时候翁家就有很多精美的画作,他本人也喜欢一些古老的玩意,虽然他的后人也积累了不少,但更多的还是祖上的流传。翁家的这些珍宝在第六代嫡孙的时候,随着它的主人远渡重洋去了美国。翁万戈担任华美协进社主席一职,对中美交流起到了一定作用,对宣扬中国文化也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翁万戈在二零一二年的时候捐赠给了北大一副明朝吴彬绘的《勺园祓禊图》。但在1999年的时候,却要上海博物馆用四百五十万美元来换取他手里的古籍,他用这笔高昂的收入购买了一个面积高达25亩的庄园用来安度晚年。后他又想将183件家传古董无偿捐美国,我国得知后,表示愿意出价回购然而却被拒绝了。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波士顿给他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他的子女不仅取得了免税的资格,而且还成功成为了美术馆的董事会,这对他的家族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红利。有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对此翁万戈找到的理由是,中国对文物保护的力度不够。但他的所作所为明显是为了利益,他心中的民族大义在利益驱使下消失殆尽。
如果说中国的文物保护不当成为他的理由,那么反驳他的理由也存在,在大英博物馆里,敦煌壁画就赤裸裸地暴露在了空气里,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为了利益,使自己祖上几代的清名毁于一旦,将祖国文物捐献给其他国家,翁万戈这种做法无疑是错误的,而事后更是将责任推卸在我国头上,更是让人不齿。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的文物也多不胜数,然而很多流落在民间,文物捐赠可以充实国家馆藏,使民间文物得到更专业的贮存保管和维护。当然国家也应对捐献文物的爱国人士,进行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奖励,才能使人民更加有动力维护我国的文物。
参考资料:
《诗经·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