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没有导航,古人是怎么保证不会迷路的?全因古人智慧多!
创始人
2025-08-21 05:32:51
0

文丨胖仔娱说

编辑丨胖仔娱说

前言

大家知道吗?对古代人来说,世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道路蜿蜒曲折,山川湖泊错综复杂。

因为

没有现代的导航和地图技术

,出行更像是一场冒险的旅程。

现代人一定会忍不住发问:

他们到底是依靠怎样的方式出行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古人是如何在没有指南针和GPS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探索未知的领域吧!

古代道路的规划

在古代的中国,道路不仅是连接各地的通道,更是承载着文明、文化和商贸交流的重要纽带。

古往今来,中国在

道路规划

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世界交通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便有了

修建道路

的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力推行道路建设,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

“驰道”

。方便人们前往全国各地。

这些道路不仅方便了皇室和军队的出行,更为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非常大的

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中国的

道路规划

,不仅仅只有修建硬化的路面,还非常注重绿化和景物的设计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既能够稳固路基、防止水土流失,又美化了环境,时时刻刻彰显我巍巍大国的文明。

古代中国的道路规划不仅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更见证了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但道路四通八达,如何能在其中

“不迷路”

为了能够走向正确的道路,前往最终目的地,诞生了很多其他的发明,也正是因为这些发明和创造,才让古人们做出了正确的

道路选择

古代的路标和里程碑:走到哪里都不迷路

虽然历朝历代都修建了

四通八达

的道路,能够通往全网各地。

但想要真正走向正确的目的地,还要得益于古代的

路标和里程碑

它们就像照亮历史的

灯塔

一样,为出行的古人们指明方向,

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便于各地的交通和通讯,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设置

统一的道路标准和里程碑

这些里程碑通常以石头制成,上面刻有里程数和方向,为

旅者

提供了明确的导航信息。

在道路上,古人还会设置各种形式的标志,比如

石柱、木牌、彩旗

等等方式,上面标明方向、距离和重要地点。

这些路标不仅能够引导旅者顺利前行,还能够用来

警告

他们注意危险地带或障碍物。

《诗经·大雅·大明》中写道:“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古代的路标和里程碑,

可是来自古人们的智慧结晶

,它们为旅者提供了可靠的导航信息,确保他们能够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这些设施不仅在当时发挥了

重要作用

,对后世的交通建设和国家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在现代社会里,科技发达的现代导航工具已经取代了古代的路标和里程碑,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他们的智慧成果当中,

学习到足够多的经验

指南针:握在手里永远会有方向感

在遥远的古代世界里,充满了未知和探索,人们渴望穿越茫茫大地,却经常因为迷失方向到而感到困惑困顿。

不过这可难不倒聪明的古人,随后他们研究出了指南针,

彻底打开了通往远方的道路。

指南针这一神奇的导航工具,被称之为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它利用了磁铁的磁性,能够做到指示南北方向,为航海和陆地探险,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指引。

指南针的出现,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更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

浓墨重彩

的一笔。

想象一下,古人手捧指南针,轻轻一转,

便能准确地判断出方向。

无论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还是在崎岖蜿蜒的山路,指南针都是指引他们前行的

得力助手

正是因为有了指南针的出现,勇敢的探险家们才得以穿越重重迷雾,发现新大陆,继续书写属于人类自己的辉煌历史。

明代的永乐、宣德年间,朝廷准备了一场盛大的海上远行活动。

和郑和同下西洋的费信编写了文书古籍

《星槎胜览》

,写下了航行当中的所见所闻。

《星槎胜览》上记载“伏几濡毫,叙缀篇章,标其山川、夷类、物候、风习诸光怪奇诡事,以储采纳,题曰《星槎胜览》”

在这本书当中,详细记载了途中

四十个国家

的人文地理状况,成为了当时的古人了解外界的

“世界窗口”

可以说,如果没有

指南针

的话,或许郑和在下西洋的时候,就并不会有那么顺利了。

指南针顺利为他们一行人指明了方向,让古人们出行得到了更有效的保障。

谁说古代没有地图?只不过是纯手绘的

很多人对

“地图是现代科技的产物”

有一个非常刻板的印象。

可谁说古代没有地图呢?其实在很早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世界探索做出记录了。

这些地图并不是通过先进的天文卫星扫描制成,失去了现代科技的辅助,全靠古人们纯人工手绘而成。

明代的时候,

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编写了他在旅行考察当中的所见所闻,详细记录了西南地区的山川河流、道路交通的众多方面的信息。

不仅仅展示了徐霞客对西南地区地理的

深入了解

,也为我们了解古代地理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除了这部

《徐霞客游记》

,郑和的《郑和航海图》也是非常重要的地图记载,为古代交通探索指明了方向。

这部恢弘的《郑和航海图》总共有40幅,详细的记载到了明代茅元仪所著的

《武备志》

在《武备志》的第240卷当中记载:《郑和航海图》的原名叫做“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图”

《郑和航海图》

展示了郑和船队从南京出发,穿越惊涛骇浪,访问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地的壮丽航程。

其中的地理信息和航路记载的是相当详细的,给后世航海家省了不少事,目前留存下的绘本,让我们看见古人在绘图和文字上的精美手艺,不得不让人感到佩服。

结语

现在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人是

如何通过自己的独特智慧

,来保障自己出行的吧?

通过地标罗盘指南针,以及纯手绘地图,他们翻越了高山,跨过了河流,用自己的脚印,丈量了每一寸土地。

我们不能忘了他们征服世界的智慧和勇气,这些研究成果变成了我们奠定航行的基石,帮助我们打开了世界的大门!

相关内容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股东应...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财务数据...
2025-08-21 04:51:16
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
8月4日,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19岁小将刘凯45秒6...
2025-08-21 04:44:41
近三年北京延庆旅游收入年均...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原标题:延庆长城、世园、冬奥三张...
2025-08-21 04:43:00
原创 ...
中国对于丧葬有诸多的文化,最原始的丧葬依旧是土葬,但是土葬不仅要讲...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三国风云人物众多,单以蜀汉为例,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蒋琬、费祎...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孙权派吕蒙渡江杀关羽,看似很英勇,其实犯了很大的错误。在民间有一句...
2025-08-21 04:34:36
原创 ...
有人说三国最大的赢家就是司马懿,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虽然当初曹家夺...
2025-08-21 04:34:32
原创 ...
一部《鬼吹灯》让无数人认识了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西域古国-精绝古国。...
2025-08-21 04:34:27
原创 ...
提到巾帼英雄,首当其冲的便是花木兰。而今天要说的是清末的这位巾帼英...
2025-08-21 04:34:07

热门资讯

原创 “... 五月的第一天。 作为国际上的一件大事,日本德仁天皇在日本皇宫完成即位仪式,正式成为了日本第126代天...
品赏明代御瓷中的祥禽瑞兽 博 文 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 恭王府博物馆供图 日前,由恭王府博物馆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联合主办的...
原创 若... 演义中,吕布是大家公认的最强武将,而长坂坡时的赵云则是特别无解的猛人。可惜的是,因为吕布死得比较早,...
原创 “... “家有中堂,必出栋梁”,是一句农村俗语,这句话中的“中堂”,对有一些地方的人来说,因清代宫廷剧看多了...
原创 韩... 唐代诗人李白在《猛虎行》中曾写道“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以此来表示张良和韩信对汉朝建立的...
原创 黄... 黄埔一期(100) 胡宗南军事集团的二号人物--李铁军 李铁军(1904﹣2002),原名培元,字虞...
原创 南... 1232年,金国在三峰山之战中精锐尽失,开封沦陷,灭亡只在旦夕之间。在这一年1月,蒙古邀请南宋一起夹...
原创 末...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被迫退位,从此结束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皇帝制度。而这一制度的...
原创 清... 1912年清朝灭亡后,第十任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将第十四个女儿爱新觉罗·显玗送给了日本浪人川岛浪速做...
原创 赵... 赵国的变法是从改变衣服的风格开始的。赵国本来是三晋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但国内权力之争严重影响了国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