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快乐肥宅水
编辑|快乐肥宅水
“伴君如伴虎!”
曾几何时,将军们驰骋疆场,铸就大唐江山。
然而功成名就的他们,却难逃宿命的陷阱。
这8位唐朝开国大将,为唐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却没想到几十年后,
唐朝八大猛将,几乎无一幸免。
他们是否真的该遭此厄运?作为开国功臣,又为何沦为皇权的牺牲品?
●○
李渊
○●
首先说到的就是刘文静,他原本是隋朝官员,后投奔李渊,成为李渊起兵的重要谋士。
他是建立唐朝的大功臣,屡建奇功。李渊登基后,刘文静被任为宰相。
然而,刘文静却与同是宰相的裴寂在一次事情中结下梁子。
因此,裴寂一直在暗中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果然被他逮到了毛病,有一次刘喝醉后说了对自己地位不满的话,小妾去把这些话告诉了裴寂。
所以,裴寂赶紧趁机上报,没想到李渊把他的话听了进去,立即处决了刘文静。
没想到一代名将刘文静竟然是因裴寂的陷害而冤死,成为了政敌之间残酷的斗争的牺牲品。
而李渊此举也过于轻信他人了,未经调查就杀害忠臣,导致刘文静死于非命。
接着就是杜伏威和阚棱,他们一个个都是勇猛的将领。曾率兵击败叛。
没想到却因此受到了诬告,还连累了阚棱。
或许是太过生气的原因,李渊立马处死了他们。
他们本来立下汗马功劳应该受到嘉奖,享尽荣华,谁料却惨遭如此下场,被叛将临终诬陷,最后双双被杀。
或许针对此举,李渊此举过于草率,这对忠勇的将领就这么冤死了实在太过可惜。
直到李世民继位后,为先帝李渊朝杀害的功臣平反昭雪。他重新审查刘文静、杜伏威和阚棱等人的案件,认为他们都是忠诚的功臣,不应遭害,最后为他们恢复名誉。
●○
李世民
○●
李渊死后,他的次子李世民继承皇位。
李世民在位期间广为称赞,他任用贤才,发展农业,光复故土,使唐朝国力大增,甚至进入了鼎盛时期,由此可见他确实是一位好帝王。
但是,李世民也是一个多疑且嫉恨功臣的君主。
在他统治期间,开国的几位大将中也有四位因为各种原因被他所诛杀。这四位功臣分别是:
罗艺,他原本是隋朝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归顺李唐,期间还曾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在玄武门之变中他却站在了李世民的对立面。
李世民即位后,罗艺战战兢兢心中十分煎熬,直到最后实在难以忍受,竟然选择举兵和李世民彻底撕破脸皮,然而最后不敌被杀。
再者就是张亮,和侯君集一样的功臣,但因为晚年迷信术士,导致行事过于荒唐,最终被安上谋反而遭杀害。
第三个就是侯君集,他可是功臣中的佼佼者。但在后期因为他的私欲实在太大,甚至在犯错出狱后又挑唆太子谋反,终被诛杀。
李君羡,李世民曾对他评价极高,才学兼优,又是一名勇将。
他的死因却令人惋惜,只因其名字与当时的一则预言相符,被杀以绝后患。
这四人或有失误,或冤枉,但多是出于李世民的猜忌之心。
李世民需要功臣们的忠心和贡献来巩固政权,但他也担心功臣日后坐大对皇权形成威胁。
这种既需要又猜忌的心理,使李世民在位时频繁诛杀开国功臣,成为其统治的一个不足之处。
尽管如此,李世民的功绩还是大于过失的。在他在位的时期,我国领域不断扩大,不论是经济还是其他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期,国力十分鼎盛。
李世民开创的盛世,在我国朝代中十分有名,同时为国力增添了新的力量
。
●○
李治
○●
李世民去世后,太子李治继位。李治性格多疑,不像他的父亲李世民那般宽厚。
而薛万彻在李世民统治时期,是一名战功显赫的猛将,曾多次立下功劳,为大唐开拓疆土。
因此他还娶到了大唐的公主成为了驸马,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他的倚重。
然而李治登基后,却对这位开国功臣见礼有所不逊。他只封薛万彻为一个边远州刺史,薛万彻对此愤慨不已。
他认为李治是在轻视自己的过往功劳,心中极为不满。
于是薛万彻暗地里与他人合谋,准备发动政变,废黜李治。
他们认为,李治此举是在削弱开国元勋的影响力,早晚要除之而后快。
这个阴谋还未实施,就被李治察觉。他迅速出手,将薛万彻等人全数拘捕处决,以绝后患。
处刑当日,薛万彻仍不改悍勇本性,骂骂咧咧地为自己辩解。据说刽子手连砍三刀,才将他这位沙场之虎斩首。
李治此举无异于清洗异己,以巩固自己的皇权。他想效法他的父亲,维持唐朝开国时的雄风。
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开启了唐朝逐步衰落的序幕。像薛万彻这样的猛将,也再难出现在唐军之中。
这几位大将确实是一代将才,他们有的遭遇也确实令人惋惜。
可是他们却成为了一代明星,因为用自己的能力为新的朝代加入了新的血液,更是推动了了历史的发展。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