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阔台(1190一1241年),大蒙古帝国的第二代大汗,为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所生第三子。
1219年,窝阔台被确定为大汗的继承人。1227年,他随成吉思汗征西夏。1229年,即成吉思汗死后的第三年,窝阔台登上大汗位。即位后,他强化了国家机器,提高了大汗的权威,改革朝政、税法;后因纵情声色、挥霍无度而暴死,追庙号“太宗”。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诸子中最明智的。虽然不及他父亲的天才和统治能力却同样有着敏锐的判别能力。他行动缓慢、生性随和、无忧无虑、嗜酒如命,待人非常宽厚和慷慨。他利用自己的绝对权力随心所欲地饮酒作乐。蒙古帝国的事因为有札撒而得以自行运转。
窝阔台把营地驻扎在鄂尔浑河上游的哈拉和林。该地区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因为古代突厥一蒙古的大多数帝国都建都于此。早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哈拉和林就成了他理想的都城,只是直到1235年,窝阔台在此筑起防护墙,使得该城初具规模,它才成为新帝国的真正意义上的都城。
在位期间,契丹人耶律楚材得到了窝阔台的信任。作为被中国化了的契丹人,耶律楚材试图建立一个中国式行政管理机构。他采纳回鹘学者的意见,在蒙古中书省的机构内设立中国、唐兀惕、回鹘、波斯等局。
为适应军事需要,蒙古人长期使用传令制度,耶律楚材带人沿着这些道路在每隔一定的距离内设立粮仓。他给蒙古帝国制定了一种固定预算,中国人照此交纳赋税,蒙古人交纳其马、牛、羊的10%。1230年,整个中国被分为十路,每路收税的行政管理人员都有蒙古官员和中国文人。耶律楚材还在北京和洛阳办学,让年轻的蒙古封建主在学堂接受教育。另外,他还吸纳大批中国人进入蒙古民政机构。他告诉窝阔台,他可以在马上打天下,但不可在马上治天下。
除了耶律楚材之外,窝阔台还信任聂思托里教教徒、克烈部人镇海,成吉思汗生前对他也颇为赏识。镇海相当于是帝国的丞相,蒙古所公布的每一条法令,都附有他的印章和一行回鹘文字。
窝阔台统治时期,蒙古人完成了对中国北部、波斯和南俄罗斯地区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