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如何在窃国中走向独裁,妄图恢复帝制?一文看透
创始人
2025-08-20 05:33:00
0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一辈子的读书、思考

一辈子的智慧追寻

袁世凯窃国及独裁统治的剖析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却又饱受争议的人物,以其复杂多面的政治手段,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独裁统治,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一系列行径,不仅阻碍了中国民主共和的发展进程,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深入探究袁世凯如何窃国并进行独裁统治,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曲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窃取临时大总统之位

袁世凯的政治野心和投机手段在清末民初的政治动荡中逐渐显露。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岌岌可危。此时,袁世凯在河南安阳的洹上村“奉旨养病”,但他一直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清政府派陆军大臣荫昌南下征讨起义军,然而荫昌指挥的北洋军不听调遣,作战消极。面对这种局面,奕劻极力推荐袁世凯出山,载沣虽不喜欢袁世凯,但为了镇压起义,不得不答应。袁世凯趁机提出出山条件,包括明年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开放党禁、宽容武昌起事人员、宽筹军费以及授以指挥前方军事之全权等,他的目的是要取代摄政王载沣,掌握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袁世凯出山后,指挥北洋军攻占汉口,展现出一定的军事能力。但他并不急于消灭革命党,而是采取了两面派手法,一方面对革命党进行军事威胁,另一方面又派人到武昌和谈,试图通过谈判来获取更大的政治利益。他深知,革命党力量的壮大已不可阻挡,单纯依靠武力镇压难以取得成效。同时,他也利用革命党人的声势,逼迫清帝退位。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出于尽快实现共和、避免更多流血冲突的考虑,承诺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促使清帝退位,就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得到这个许诺后,便加紧了逼宫的步伐。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袁世凯成功地迫使清政府交出了统治权。随后,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但他并不满足于仅仅获得这个职位,为了实现自己的独裁统治,他开始一步步地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二、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建立独裁统治

(一)控制内阁,排除异己

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后,首先着手控制内阁,以实现对政府权力的集中掌控。他安排亲信控制内阁的要害部门,试图将内阁变成自己的傀儡。当内阁总理唐绍仪试图坚持责任内阁制,对袁世凯的权力形成一定制约时,袁世凯便不择手段地迫使唐绍仪辞职,建立起完全听命于他的内阁。通过这种方式,袁世凯排除了内阁对他独裁统治的潜在威胁,使内阁成为他个人意志的执行工具。

(二)削弱革命军,加强北洋军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袁世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削弱革命军的力量,同时加强北洋军的实力。他大量举借外债,用这些资金来扩充北洋军,使其成为自己独裁统治的军事支柱。同时,他逼迫黄兴大幅度裁减南方革命军队,以削弱革命派的军事力量,减少对自己独裁统治的威胁。通过这种手段,袁世凯成功地改变了南北军事力量的对比,为他的独裁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三)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

1912年8月,同盟会等党派联合改组为国民党,由宋教仁主持党务。宋教仁对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极为感兴趣,他到处演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取得了明显优势,这使袁世凯大为惊恐。他深知,宋教仁的政治活动和国民党的壮大将对他的独裁统治构成严重威胁。于是,在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了宋教仁,这一事件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索。

宋教仁遇刺后,孙中山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江西湖口誓师讨袁,江苏、广东、安徽等南方数省相继独立。然而,由于革命派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袁世凯借此机会,将北洋势力伸向长江流域各省,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独裁统治。

(四)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临时约法》

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的独裁野心进一步膨胀。1913年11月,他下令解散国民党,收缴国民党议员的证书、徽章,使国会因不足法定人数而无法开会。1914年,他又解散国会,另行召集政治会议和约法会议,作为独裁统治的工具。同年5月,袁世凯公然宣布废除他曾宣誓遵守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同时公布按其意旨炮制的《中华民国约法》。该约法以法律的形式将各种封建专制特权固定下来,确定了大总统至高无上的权力,取消了立法院的弹劾权,还规定成立参政院协助总统统管政务。新约法颁布后,袁世凯以徐世昌为国务卿,自己独揽行政大权,特设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令其子袁克定编练“模范军”,掌握军权。此外,袁世凯还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连任亦无限制,而且只要参政院议决,即可连任,无须改选。总统继任人由袁推荐候补者三人,书于嘉禾金简,藏之金匮石室。届时交大总统选举会选举。通过这些手段,袁世凯实际上成为了终身总统,并且有权传子,世袭罔替,中华民国已名存实亡。

三、复辟帝制,妄图恢复封建统治

(一)制造复辟帝制的舆论环境

袁世凯在建立独裁统治的同时,还积极制造复辟帝制的舆论环境。1913年6月22日和次年9月25日,他先后颁发了“尊崇孔圣文”和“祭孔令”,公开恢复了前清的祀孔规定。1914年9月28日,他亲率文武百官,进文庙祀孔,12月23日,又像历代皇帝一样到天坛祭天。他试图通过这些尊孔复古的活动,为复辟帝制寻找思想文化上的依据。

1915年8月,袁世凯御用报刊《亚细亚日报》发表美国政治学会会长古德诺博士撰写的《论共和与君主》,以鼓吹君主制。与此同时,国史馆副馆长杨度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发起成立“筹安会”,公开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期间,被袁世凯收买的中外报刊不断散布君主制适合中国国情的观点,全国范围内都逐渐出现了要求实现君主制的舆论。筹安会成立后,立即剥去了“学术讨论”的外衣,派出专员到全国各大城市进行活动,并通电全国,要各地文武官吏和商会团体派代表进京,“讨论”国体,各省文武官吏都发函附和。不久,筹安会就通电全国说:各省机关及各团体代表投票议决,“一致主张君主立宪”,并组成“各省公民请愿团”,向参政院投递请愿书,要求改变国体。

(二)操纵“国体投票”,宣布称帝

在筹安会进行活动的同时,梁士诒、朱启钤、周自齐等一批京官,为了保护已有利益和扩大势力,筹资组建各种请愿团,如“商会请愿团”“人力车夫请愿团”“孔社请愿团”等,甚至地痞流氓和妓院老板也组织“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等请袁世凯称帝。1915年9月1日,参政院开会讨论请愿团的要求。杨度、孙毓筠、梁士诒等参政准备一举通过帝制,让袁世凯称帝。6日,袁世凯派中卿杨士琦代表他到院表示拒绝称帝。但梁士诒等人并未放弃,他们收买各请愿团发起人,又组织起一个“全国请愿联合会”,向参政院呈上第二次请愿书,要求召开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随后,在梁士诒、杨度等人的指挥下,“全国请愿联合会”又向参政院呈上第三次请愿书,要求参政院本着立法贵简,需时贵短的精神,另设机关,征求民意,决定国体。参政院便以“尊重民意”为名,决定不再召开国民会议,而以国民会议初选当选人为基础,选出国民代表,组成国民代表大会,决定国体。

1915年10月25日,在全国开始选举国民代表。三天后,各省陆续举行国体投票,投票地点规定在将军或巡按使公署内,将军和巡按使是法定的投票监督人。其票面只印“君主立宪”四字,令投票人写上“赞成”或“反对”字样。至11月20日,北京及各省投票结束,并推定参政院为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12月11日上午9时,参政院开会,以总代表的名义汇查票数。各省国民代表共一千九百九十三人,赞成君主立宪票正好一千九百九十三张,没有一票反对,也没有一张废票。各省的推戴书上都要求袁世凯登基称帝。参政杨度和孙毓筠趁机以总代表的名义拿一封早已准备好的推戴书呈送给袁世凯。当天中午,袁世凯收到这封推戴书并退回,表示自己无称帝意愿。同一天下午5点,参政院再次开会,通过早已准备好的第二次推戴书,当晚进呈袁世凯。次日,袁世凯同意当皇帝。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5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13日,他在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大肆封爵,以拉拢庞大的军阀官僚阶层,扩大新王朝的统治基础。

然而,袁世凯的复辟帝制行为遭到了全国各阶层的坚决抵制。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讨伐袁世凯背叛共和,护国战争爆发。贵州、广西相继响应,北洋派内部也危机四伏。在内外压力下,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君主立宪国体,退回各省区推戴书,所有筹备事宜停止,袁世凯复辟失败。1916年6月,复辟失败的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中病逝,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袁世凯的窃国及独裁统治行为,是对中国民主共和进程的严重破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他的所作所为,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封建专制思想的顽固和危害,也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在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的道路上,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始终坚持不懈,最终走上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关内容

陈永:王大雷染红因破坏明显...
8月2日,山东泰山客场1-2不敌成都蓉城。比赛第56分钟,王大雷禁...
2025-08-19 12:43:57
原创 ...
经过近半年的休息,谷爱凌因伤复出,终于重返训练场。然而,短短几天的...
2025-08-19 12:37:20
原创 ...
8月14日,一个令汽车界瞩目的消息传来——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正...
2025-08-19 12:36:44
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已于...
惊了,比亚迪居然建了赛车场!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已于8月14日正...
2025-08-19 12:36:28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重...
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
2025-08-19 12:36:06
原创 ...
8月19日凌晨,ATP1000辛辛那提大师赛决赛进行,对阵双方分别...
2025-08-19 12:35:55
原创 ...
武庙72将是宋朝时一个著名的团体,它的全称是“武成王庙从祀凡七十二...
2025-08-19 12:35:51
中国书法史:元代后期隐士的...
先说隐士的定义: 隐士,又称高士、隐君、逸士、处士等,以清高孤傲、...
2025-08-19 12:35:06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提起清朝,我相信大多数人是恨大于爱的。前期来说,清朝还是可以的,皇帝都很有作为,最大的贡献在于为新中...
原创 吕... 太史公司马迁记载的很明确,吕后和辟阳侯审食其有私情。 同时,太史公也记载了,吕后生下一双儿女,大的是...
原创 历... 历史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就是一个过去,而对于他们的功过,时间或许才是检验他唯一的标准,在整个的时代脉搏之...
原创 刘...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向来是奸诈小人的形象。其实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大多是...
原创 清... 难得一见老照片、珍贵。满清的服饰和发型最丑陋的,清朝的服饰比起前面几朝可是很丑啊,满清的装扮敢称最丑...
原创 清... 说起太监这个职业,自中国的商周时代就已经存在,只不过那时的太监大多是战俘或者是有罪之人的家属被连坐,...
原创 九...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对日本的帮助有多大。在918事变之前,其实日本国内很多民众对于即将的侵华战争都持...
原创 卢... 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中给“专制”下过定义,他说:“君主政体是由一人以固定和确立的法单独执政的政...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 大家一定听说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那一幕让诸葛亮铭记一生,因为他感动得泪流满面。 尽管这件事非常感人,...
原创 杨... 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打江山,他们在打江山的过程中是非常需要各种贤臣良将来辅佐协助的。这个时候的皇帝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