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最心灵手巧的“布衣元帅”。
上马能率兵800歼敌3000,下马能摄影弹琴穿针引线,曾多次挽救我军于危难之中。
曾被蒋介石评为“最没出息”的学生。
在他去世后,儿子提出他临终前三条请求,但大多被组织上驳回。
他便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徐向前。
【开国元帅——徐向前】
徐向前临终前到底提了什么要求?
作为我军战绩资历天花板的开国元帅之一,为何组织上要驳回呢?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1924年,原本在家乡担任教员的徐向前受到号召,前往黄埔军校学习。
适逢蒋介石到黄埔军校视察,正好遇见了当时还籍籍无名的徐向前。
蒋介石心血来潮,便问道:“你是什么地方的人?”
徐向前回答道:“山西人。”
蒋介石又问道:“你在家是干什么的?”
徐向前回答道:“教员。”
蒋介石见徐向前只会一问一答,便失去了兴趣,离开后还对身边人说道:“这个学生肯定最没出息。”
殊不知,在三十年后,徐向前将会站在我国军人的最高峰。
早年的徐向前在黄埔军校毕业后,跟随部队参加了几次大型战役。
1927年,徐向前加入我党,后来蒋介石背叛,徐向前才离开原来的部队,正式在我党任职。
徐向前在加入我党早期发动过多次起义,曾经的军旅生涯给予了徐向前底气,徐向前先后在广州、海陆丰地区进行了武装斗争。
1929年,面对蒋介石的围剿,徐向前还曾在鄂豫皖根据地发动游击战,靠着手中800装备极其落后的部队歼敌3000余人,拿下了反围剿期间的大胜。
经此一役,徐向前也得到了组织上的赏识。
1930年,年仅29岁的徐向前便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也没有让组织上失望。
次年徐向前便指挥3万部队迎击蒋介石20万大军,并且取得了胜利。
两年后的1933年,又以1万人击溃敌军7万大军,两次击败三倍于己兵力的徐向前一时间名声鹊起。
徐向前还独创并实施了“收紧阵地、决战防御”的战略,这才使得我党在面对几倍于己的敌人得以幸存。
可以说我军能存活并发展这么久,徐向前功不可没。
那为何徐向前去世后,组织上要驳回功臣之子的请求呢?
原来正是因为徐向前名声大、功劳高,所以组织上驳回了徐向前临终前的请求。
徐向前之子在徐向前去世后,向组织上传达了徐向前的三个遗愿:
“第一,不搞遗体告别;
第二,不开追悼会;
第三,把我的骨灰撒到太行山、大巴山、大别山以及河西走廊上。”
徐向前生前便无比节俭,他身上的衣服都是徐向前自己一针一线缝补几十年的旧衣服,而唯一一件毛背心也是徐向前元帅自己织的。
如此节俭的徐向前元帅自然是不希望组织上为自己大张旗鼓的办遗体告别与追悼会,徐向前元帅生前说过:“国家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但组织上将第一二点都驳回了,徐向前元帅身为我国开国元帅,地位非同一般,最后组织上为徐向前元帅举办了遗体告别会以及追悼会。
而最后一点组织上同意了,并且让徐向前元帅之子亲手将父亲的骨灰洒在了自己曾经奋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