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85年吉林兄妹访朝,朝鲜馈赠二十捆人民币,金日成:我也不多送
创始人
2025-08-18 19:33:32
0

前言

1984年5月,中国领导人应邀访问朝鲜,并与该国领导人金日成举行会谈。在会议中,朝方决定派遣一支“抗日战迹地考察团”前往中国东北搜集朝鲜人民革命军文史资料。

可就在临行之前,身为考察团团长的朴永纯突然受到了金日成的接见。

金日成面色凝重地望向朴永纯,坚定地说道:

“此次前往中国,务必要去吉林抚松县寻找一名烈士的遗属。”

对此朴永纯并没有在意,他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随口说道:“好的,我去中国后会尽力去找。”

“啪——”金日成愤怒地拍了拍桌子,并用他略显红色的眼睛瞪着朴永纯,厉声说道:

“如果他们不在抚松县,肯定是搬到其他地方了,这时候你要请中国的公安机关帮忙,一定要找到他们的去处,即使是找遍全中国,也要把他们找来!”

说完之后,金日成心情一下子低沉了许多,他一步步地走向卧室,将一部相机和一个皮箱放到了家中最显眼的位置,并若有所思地看着它们。

这位让金日成念念不忘的革命烈士究竟是谁?为何要借助国家力量寻找对方的遗属?相机和皮箱究竟有何意义?让我们把时光倒回1907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东方来客,革命之火

1907年8月22日,占据朝鲜的日本终于撕下了最后的伪装,《日韩合并条约》正式签订,作为朝鲜政府的李氏王朝被迫灭亡,朝鲜半岛也在此刻彻底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国家的沦丧,人民的奴役,致使众多的朝鲜国内的能人志士穿上军装,拿起武器,与侵略者们做着最后的斗争。

然而,当时的朝鲜国内布满了日寇的血腥镇压,一场场失败的起义也接踵而至,一大批革命者被迫离开朝鲜,只能涌入中国东北寻求生计,而金亨稷便是其中的一员。

1917年,金亨稷在平壤组织的地下反日组织朝鲜国民会,但多次遭到日军逮捕,只能带着自己的妻子康磐石向中国进发,而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日后成为国家的顶梁柱,因此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为金成柱,

这便是我们熟知的金日成。

1924年12月,金亨稷带着年仅12岁的金日成来到了吉林省抚松县,并在这里和一个叫张万程的地主相识。

初入抚松的金亨稷吃得不好,过得不好,每天还要担心日本人的追捕,生活十分地艰难;而当时的张万程也陷入了危机,因为身患伤寒,县里的医生都束手无策,仿佛随时都会驾鹤西去。

万幸的是,金亨稷懂一些医术,他直接来到了张万程的府邸,毛遂自荐的要给张万程治病。

张万程感觉自己命不久矣,便死马当作活马医地答应了他,没想到的是,金亨稷居然真的将他的病治好了。

为了感激金亨稷的医治,张万程不光送给了一笔钱财,还主动将其视为好友,两人因此有了来往。

可是好景不长,日本方面向东北军阀张作霖施压,要求他限制朝鲜人民向长白山地区迁移,张大帅只得听命,要求各地对朝鲜移民严加管控。

因此,抚松县令刘天成立即下令,可怜的金亨稷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过着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

得知消息的张万程拍马赶到金亨稷面前,对他深情地说道:

“中朝两国是唇亡齿寒的邻居,自古以来,我们两国就有着共击日寇的历史,现在你这个朝鲜老弟出事,我这个中国大哥岂能冷眼旁观?”

说完便拉着金亨稷的手,直接来到了抚松县政府的公署,亲自面见县长刘天成。

因为张万程在本地商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刘天成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金亨稷这才有机会到中国定居。

当张万程将这则消息告诉金亨稷时,金亨稷眼含泪水,激动地握住了张万程的双手,哭喊道:

“恩人!恩人啊!您是我在中国的大恩人!”

在这样的关系之下,金张两家的小孩自然也成为了至交,但金日成怎么也想不到,那个“高高在上”的张家少爷居然会在多年之后,为自己抛家舍业,付出自己的生命。

年少挚友,命运纠缠

在张万程的资助下,金亨稷也有能力将自己的儿子金日成送到学校读书,在张家建议之下,金日成被安排到了抚松第一小学读书,而他的同桌便是张家少爷张蔚华。

看着朝鲜朋友的到来,张蔚华十分豪迈地伸出了双手,热情地说道:“您好!我叫张蔚华,字亚青。”

在父亲的熏陶下,金日成自然知道张蔚华就是张万程的孩子,面对这个帮助过自家的朋友,金日成一把就握住了张蔚华的手说道:

“我叫做金成柱,你以后就叫我成柱,我叫你蔚华如何?”

在金日成热烈地回应之下,两个小孩逐渐就成为了朋友,因为金日成年长一岁,他们二人便以兄弟相称。

因为两家关系极好,金日成经常跑到张蔚华家吃中国美食,在两人交谈之中,金日成便向张蔚华讲述自己的国家正遭受日寇侵占,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下的生活。

张蔚华感到震惊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担忧,因为中朝两国之间隔着一道鸭绿江,在日寇的虎视眈眈之下,如今的东北又能否保全?中国的道路将是哪里?

金日成自然看出了张蔚华的担忧,于是他将父亲的革命书籍送给了张家,张蔚华正是在这段时间接触的《共产党宣言》、《俄国革命史和列宁》等共产主义书籍。

于是,在金日成带领下,张蔚华这个财团少爷加入了革命,他们惩治了殴打学生的坏警察,讨回了工人的工资粮饷,一起为劳动人民伸张正义。

在多次的革命斗争之中,张蔚华终于向金日成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成柱同志,我以后想和你一起革命,你升学,我也升学,你当共产党,我也当共产党!”

金日成看了看张蔚华,一脸淡然地询问道:“你可知道?革命是要蹲大牢、掉脑袋的!”

张蔚华的小脸蛋立马红了起来,他坚定地说道:

“我不怕!只要革命能够成功,蹲大牢也好,掉脑袋也好,我张蔚华没有一丝怨言!”

其实在张蔚华看来,跟着金日成便是跟着共产主义,跟着共产主义便能消灭剥削,驱赶日寇。

然而,就在他们二人筹划未来的革命发展之时,一场意外打断了所有准备。

1926年6月5日,朝鲜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以光复祖国为目标的革命战士金亨稷,倒在了病床之上,临终之前,他对妻子说:

“你把我的两支手枪保管好,等成柱(金日成)长大干革命时给他。”

作为金亨稷的好友,张万程亲自帮他处理了后事,并且给康盘石(金日成的母亲)送来了一些粮食和钱财,康盘石自然不肯收下。、

但张万程却说:“你不要和我说客套话了,你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不容易,金日成才14岁,你让我怎么忍心抛弃你们不管?”

沉默良久之后,张万程将一袋大米交到了康盘石的手中,说道:

“你记住,只要我张万程有一口吃的,就有你们一家吃的,以后有困难就找我!”

1927年,15岁的金日成打算继承父亲遗志,发展朝鲜爱国人士,因此他离开了张蔚华,来到了吉林市求学工作。

在这里,金日成加入了当地的反帝组织,创办了朝鲜第一份革命刊物《红日》,建立了打倒帝国主义同盟。

而张万程则因为家庭的阻力,只能继承家中的基业,继续读书学习。

难道,张万程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的事业?

一天晚上,张蔚华悄悄地偷走了父亲的手枪离开了家门,冒着鹅毛大雪登上了火车,来到吉林寻找金日成。

经过两个月的奔波,张蔚华终于来到了吉林,在课堂上的金日成看到这位小兄弟时,泪水忍不住地向下流淌。

在此之后,张蔚华便来到了离吉林不远的榆树屯当起了教书先生,并暗中从事地下党的工作,为革命同志传递情报。

在金日成的回忆录中,记载了当时的情景:

“一天,他瞒着家人,偷偷带着父亲的手枪,找我来了。张蔚华的突然出现,使我目瞪口呆。成柱,我终于跳出家庭圈子,来到你身边。看,这就是我的决心。说罢,张蔚华掏出了手枪,做出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直到第二年金日成毕业之后,张蔚华才在家人的劝说下回到了抚松老家继承家产,金张两家至此断开了交集。

可没想到的是,革命的火焰再次燃烧,他们兄弟二人这才有缘再次相见。

舍命营救,助朝建军

1929年6月,金日成在东北武装革命失败后遭受逮捕,直到第二年的8月才被救出来,可正当他要逃离吉林之时,才发现城门、路口、小巷,到处都是抓捕他的哨兵。

万幸的是,几位女同志站了出来,掩护他登上了火车。

但金日成还没有高兴多久,他就发现火车上都是军警和特务,而他的身上正好有着机密文件,要是被捕,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一个军警注意到了他,缓缓地向他走来,金日成紧张地看向四方,不知该如何是好。

“跟我来!”

突然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到了金日成的耳边,一身少爷装扮的男子拉住了他,将他扯进了自己的一等车厢。

惊魂未定的金日成这才看向对方,没想到救自己的居然是张蔚华!

原来,张蔚华知道金日成被捕后就四处筹集资金,想要把好友赎回来,可到达吉林后才知道金日成已经脱狱,自感万幸的他便准备乘坐火车回到抚松,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金日成。

于是,在张蔚华的帮助下,金日成这才躲过了一劫,可就在下火车时,他们又遇到了麻烦。

当时下火车时,每名乘客都是要被检查搜身的,如果军警仔细检查,金日成必将暴露,可就在这时,站外传来了一声巨响:

“少爷!请上车!”

接着,七八个保镖向张蔚华走来,直接将旁边的军警推开,大大方方地将张蔚华和金日成两人带回。

这一切都是张蔚华的父亲张万程安排的,他认为金日成前来自然会有危险,于是他特意派人接送,并将金日成送到了革命区。

临行之前,张蔚华满脸愉悦地问道:“成柱,快说说你要啥?我给你搞。”

看着张蔚华嘚瑟的样子,金日成开玩笑道:“

我们要枪,有了枪我们就能打败日本人了。

张蔚华点了点头,默默地记在了心中,而金日成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随口一说,居然会给自己一个大惊喜。

1930年,张蔚华将家中的黄金换成资金,亲自来到铁岭一带购买了十二支手枪,并将其装在皮箱之中,打算给金日成送去。

可半路上遇到了日本特务搜查,张蔚华只能提着皮箱跑到车厢相接处,带着皮箱跳下火车。几天之后,一瘸一拐的张蔚华将皮箱送到了金日成的桌前,并将十二支手枪递到了好友手中。

一句戏言,张蔚华居然以性命相托,金日成紧紧地握住了张蔚华的手,连忙说道:“蔚华,谢谢你,这是我们革命部队的第一批装备啊!”

不久之后,张蔚华又凭借一己之力为金日成搞到了四十多支枪械,多年之后,金日成依旧感慨道:

“没有张蔚华送来的枪,就没有今天的朝鲜人民军。”

随后的一段时间,张蔚华经常会来到革命区送大批的粮食物资,为革命军解决了燃眉之急,可后来张蔚华来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完全“失踪”。

1937年10月,张蔚华经营的照相馆中突然来了一个朝鲜人,此人名叫郑学海,曾经是张蔚华的工作下属。

此番故人相见,张蔚华自然十分高兴,两人寒暄之后,郑学海突然说道:

“蔚华老哥,你知不知道成柱在哪里啊?”

张蔚华脱口而出:“知道,自然是知道的。”

还未等他说完,郑学海急切地说道:“在哪儿?”

“杨木……”这时张蔚华突然看到了郑学海鲜红的眼神,顿时感到不妙,他警惕地问道:“我们是单线联系,不能越级和成柱交流,组织的纪律难道你忘了吗?”

郑学海的脸色略带慌张,随口敷衍了几句便走出了照相馆,看着郑学海的背影,张蔚华突然感到了一股莫名的寒意。

郑学海的预感是对的,郑学海前不久在临江被捕后当场叛变,此番回到抚松就是要抓捕金日成。

几天之后,在郑学海的带领下日本人将张蔚华逮捕入狱,面对敌人的皮鞭、火把、烙铁,张蔚华全然不惧,即使是死也不能暴露自己的朋友。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两天之后日本人就将他放了出来,任由自己的父亲和三弟接自己回家。

看到满头白发的父亲张蔚华愧疚地说道:“父亲,为了救我花了不少钱吧。”

张万程摇了摇头看向了远方,而坐在一旁的三弟张蔚民凑到了张蔚华耳边,向他低声地说道:

“哥,他们不光要钱,他们还要命,金成柱的命!”

离别时刻,烈士遗属

日本人在收到贿赂后答应释放张蔚华,但他们要让张蔚华在一个月内交代金日成的去向,并随时听候宪兵询问。

张蔚华这才看向窗外,发现有三个鬼鬼祟祟的男子在后面跟着,原来敌人是想要放长线钓大鱼,想通过自己抓捕金日成。

看到眼前的一切,张蔚华十分心急,此时的他已被日军团团包围,根本不能出城报信,思来想去之下,张蔚华向妻子说道:

“我一个人的死,可以换来同志们的安全,报答成柱的信任,值!太值了!”

随后,他为金日成写下了最后一封绝笔信:

“郑学海叛变,日寇正派特务侦查朝鲜人民革命军司令部的所在地,记得要将司令部转移到别处。张蔚华绝笔!

永别了,成柱,我的朋友!”

写完之后,张蔚华将一瓶照相用的显影剂送到口中一饮而尽,倒在了革命的路途之中。

1937年10月27日,年仅25岁的张蔚华服毒自尽,而他那封绝笔信也顺利地送进了山中,金日成含泪看完之后,对部下说道: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记住,在中国东北有一个叫张蔚华的小兄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朝鲜人民终于得到了解放,并开始了日理万机的国家治理工作,可他始终没有忘记张蔚华。

十四年后,朝方决定派遣一支“抗日战迹地考察团”前往中国东北搜集朝鲜人民革命军文史资料,金日成打算借此寻找张蔚华的后人,他对朴永存说:

“如果他们不在抚松县,肯定是搬到其他地方了,这时候你要请中国的公安机关帮忙,一定要找到他们的去处,即使是找遍全中国,也要把他们找来……他牺牲二十多年了,可我至今都没有见到他的后代。”

那这些年,张蔚华的家人又经历了什么呢?

张蔚华牺牲之后,他的父亲张万程悲痛欲绝,病逝于家中,而他长子张金泉、小女儿张金?则过着没有父亲陪伴的平凡生活。

1985年,五十多岁的张金泉、张金?兄妹在金日成的邀请下来到朝鲜访问,一下火车便看到孩子们手持鲜花,一声声地说道:“欢迎!欢迎……”

金日成在见到他们后,仿佛看到了那个东北汉子的身影,思考良久后,金日成专门用东北话大声喊道:

“欢迎你们!”

随后将张家兄妹紧紧地抱入怀中,哽咽地说道:“孩子们,见到你们就像见到你们的父亲,他是为我牺牲的,以后我就是你们的父亲。”

在访问朝鲜的这段时间,金日成居然以国家元首的待遇招待他们,临走之前还将一部照相机、一个皮箱送给了他们。

张金泉打开一看,里面是整整一箱子的人民币,这些面值10元的人民币共有二十捆,有着2万元整。

金日成摸了摸他们的手说道:“你父亲当年用皮箱给我们送来了第一批弹药,现在我也给你们一个皮箱,我也不多送,就两万人民币,希望你们以后能用着。”

说完,金日成又看了看那部相机,遗憾地说:“当初,你们的父亲就是开照相馆的,但却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1994年7月8日,金日成在朝鲜病逝,他在回忆录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如果不能如愿以偿,但愿在梦中能去到老战友的身边……”

生死之交令人敬仰,服毒保友让人敬佩,这便是真挚的友情,这就是我们的革命先烈!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 《大秦帝国之裂变》主要讲述了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君臣相遇相知,携手变法强秦二十年的故事。诸侯国纷争、庙...
原创 难... 一、艰难的蜀汉开国 刘备建立的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开国是最难的。当曹操官渡之战灭掉袁绍时,孙策已经...
原创 基... 70年代,基辛格访华,就苏联威胁一事询问毛主席,主席巧妙回应。 作为广为人知的中美破冰推动者,基辛格...
原创 为... 01 公元420年,刘裕逼迫东晋末代皇帝晋恭帝禅位,以刘宋取代了东晋,做了曹丕和司马炎做过的事,这一...
毛主席批评张爱萍:说“胜败乃兵... 你可能听过“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但它背后真是宽慰人的灵丹妙药吗?有时候,它不过是一句漂亮的借口,...
韩国历史上,第一次! 当地时间12月27日,韩国国会对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的 弹劾动议案进行表决, 共有192名议...
原创 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人口大约100来万,军队不到20...
原创 日... 前言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在艰难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提出...
原创 他... 他是统兵十万的兵团司令,三年后却成了小旅长,大授衔难倒罗荣桓 在辽阔的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将领...
原创 二... 二战时期,德国战斗力确实彪悍,他们在很短的时间拿下东欧,接着在挑战苏联,只不过,苏联成为了他们梦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