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古装电视剧爆火,每年寒暑假总能看到电视上轮番播出的《还珠格格》、《甄嬛传》等清宫戏。清朝无疑是古装剧最热衷拍摄的朝代了,观众们在津津乐道宫廷秘史的同时,也对满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阿哥、格格身上独特的服饰了。
然而,《知否》、《梦华录》的热播却将另一个朝代也代入了大众的视野,演员们身上充满着清雅之气的服饰让人感受到宋朝士大夫特有的风骨,展现出了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独特风格。
现代人的穿着往往随意,风格各异,然而宋朝正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普遍注重社会等级,统治者对于服饰、车马、住房这些能够彰显特权的东西往往特别重视,还会制定一系列的规范。
南宋的《庆元条法事类》就记载了一条规定:“如果有人穿了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衣服,要判他两年的徒刑;如果胆敢用日月星辰图案作为衣服上的装饰品,就要打一百大板;就连制造这些物品的匠人,也要被牵连受到同样的处分。”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作为皇帝身边的大臣,在这些细节上更是不能怠慢,很多人可能都从电视剧上看到了站在殿上的官员头上戴着一种特制的帽子,被称作是“直脚幞头”,这种帽子除了主体以外,在两边还各加上了一根长长的翅膀,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作是“长翅帽”。这种装扮不但是前朝未有,就连之后朝代也没有出现过,可谓是宋朝的独一份。
这种在现在看来转头都不方便的打扮方式,怎么会被用到朝廷大臣身上呢?谈到这个,就不得不说说它的发明者——宋太祖赵匡胤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上台之后,一心要根治从前五代的乱象,建立一个稳固的政权,因此他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大幅度提高了文官的地位。
然而,一天上朝的时候,有个大臣正在上奏,赵匡胤坐在龙椅上,发现下面有文官在那里悄悄说话,顿时影响了他的好心情。赵匡胤觉得这样的举动有损他的威仪,退朝后便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就是在原先的官帽两侧分别加上一根长长的翅膀。
这种长翅采用铁片、竹篾做骨架起到支撑的作用,一侧的长度起初是33厘米,后来又增加到了40厘米,这样子再加上帽子主体的宽度,整体就将近1米了。戴着这种帽子的官员并排站着说话的时候因为间隔过大,很影响效果,于是要想交流便只能是面对面,但这在朝堂上是不被允许的。
从此以后,赵匡胤在殿上再看不到下面的大臣们窃窃私语了,他也可以安心做皇帝了。但是我们从剧中还能够看到不光大臣,就连皇帝头上有时也会戴着长翅帽,这岂不是对先前所说的封建等级制度的背离吗?其实,这就要说到赵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追求了。
“重文轻武”是宋代的主旋律,赵匡胤从乱世中走来,心底里充满了对于战争的厌恶,后世皇帝也继承了他的这一思想。宋代的皇帝对此并不只是嘴上说说,尽管像文章开头所说,穿了皇帝的衣服要被判两年的徒刑,但皇帝主动和文官大臣戴一样的帽子却切切实实地体现出宋朝皇帝对士大夫的尊崇。
后世尽管批评宋朝积贫积弱,失地丧城,被外族人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但却毫无疑义地一致认为那是个士大夫生活最好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