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公主下嫁到蒙古,为何大多都没有子嗣?只因蒙古有一恶习
创始人
2025-08-18 09:33:00
0

许多电视剧都出现过一个情节,公主被送往塞外和亲。或是由皇帝主动将公主下嫁,或是由边塞小国向皇帝请求达成和亲。公主的反应一般是强烈的抗拒,即使勉强答应也不由地潸然泪下。生在帝王之家的她们享受着荣华富贵,其弊端就是不能任由自己选择人生。

表面上和亲有利于边境的安定,实际上所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唯独可怜的是公主,就算没有和亲她们依旧无法选择自己的幸福,依旧会沦为巩固皇权的棋子。但是起码无需远离家乡,前往完全陌生的地方居住生活,异族他乡又有几人能够诉说愁绪呢?

历朝历代几乎都存在着和亲公主,直到清朝时期达到顶峰。和亲公主的数量并不渺小,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她们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们属于那个时代的少数群体,理应得到更多的关心。除此之外,许多公主下嫁到蒙古却一直没有子嗣,这其中一定另有隐情。

优秀演员杨幂曾经饰演过王昭君一角,她在宫中受尽小人的算计。原本样貌倾国倾城,却被画师恶意丑化导致不得宠爱,甚至没有机会面见皇上。恰逢匈奴想要与公主和亲,真正的公主备受宠爱,皇上自然不愿意让她嫁给匈奴。

皇帝准备物色合适人选封为公主与匈奴和亲,王昭君此时被有心之人推向皇上成为和亲人选。倘若换成其他女子或许会啼哭不止,但是王昭君却没有如此,反而坦然地接受这份使命。即使皇帝被她的美貌吸引一度后悔,王昭君也甘愿放弃留在家乡的机会。

嫁到匈奴的王昭君贤良淑德,将汉族文化教授给匈奴,并且帮助匈奴王统治各部。匈奴给予她尊贵的地位和崇高的敬意,她一生都致力于两族的和平。这便是有名的昭君出塞,她是闻名中外的和亲公主。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知道几乎没有人将和亲看作是幸福,和亲公主是人人却之不恭的角色。皇帝是和亲的直接受益者,因为和亲可以保证疆域的稳定。强盛的王朝和亲是为了给予他族安慰,意味着彼此扶持不相侵犯,这种和亲不是必需而是赏赐,许多小国拼命争取机会。

此时和亲公主出嫁后地位会偏高,但是并不能保证终身如此。换句话说,和亲公主的处境与形势息息相关。和亲公主的人选不会是含有皇室血脉的公主,而是牺牲普通人的幸福。相反,衰败的王朝和亲是为了赢得生机避免战乱,意味着利用亲缘关系打消他人侵犯的念头。

这种和亲是必需且急切,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女子身上着实可笑。这种行为无疑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局势。朝廷走向衰败的原因在于皇上的错误领导抑或是官员的腐败无能,不能从根本上肃清朝廷那么和亲只是徒劳。

此时的和亲公主恐怕难以得到尊重,她们的生活无疑举步维艰。唯有身份尊贵的公主才能表示诚意,即使皇帝十分宠爱自己的女儿,恐怕也只能忍痛割爱。没有任何一位君王会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江山,权力将最后一点亲情消磨殆尽。

如王昭君一样能够赢得尊敬的和亲公主少之又少,她用她娇小的身躯建立起两个民族之间友谊的桥梁。也许最初的和亲只是为了文化传递和象征和平,只是慢慢被权势者利用沦为政治工具。

在真正的利益争夺之中,没有人会在乎是否存在亲属关系,兄弟之间尚且能够痛下杀手。没有人会因为一场婚姻而放弃野心,冷酷无情是他们的代名词。和亲公主出嫁后鲜少有人提及,或许最后唯有逝世时间会被记录下来。

根据记载不难发现,下嫁到蒙古的公主普遍没有子嗣,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别有用心。这一切源自于蒙古的恶习,那便是利用人为因素让和亲公主无法怀孕。他们担心子嗣会影响宏图大业,所以干脆切断一切阻碍的可能。

最可怜的无疑是和亲公主,丧失自己原本的权力。这一行为说明蒙古从未将和亲放在重要地位,没有子嗣就意味着和亲公主的离世等于契约的结束,他们随时准备着发动战争。倘若关系需要维持他们会再次索要和亲公主,百般算计牺牲的只有和亲公主。

或许他们不屑于与汉族的基因结合,蒙古族一直保持着桀骜不驯的风采。他们自称为草原上的雄鹰,向往着自由和洒脱。或许他们出自于对孩子的考虑,毕竟和亲公主的地位不高,生下的孩子怕是会饱受嘲笑和讥讽,倒不如让孩子免除这份伤害。

这样一来和亲公主的处境更加艰难,她们需要忍受着嫔妃之间的争风吃醋,却不能拥有孩子稳固地位。拥有孩子或许可以获取一份精神寄托,让她们暂时忘记现实的苦楚。她们想念父母亲人和故土,但是却没有办法回乡探望。

她们不适应各种各样的习俗和礼制,但是她们没有拒绝的权力只能被迫接受。她们曾经是娇生惯养的孩子,生长在父母的庇佑下却承受着地位的变化,崩溃是在所难免的。她们忍受着周围人的流言蜚语,却找不到能够敞开心扉的朋友。

然而她们默默牺牲的作用微小,根本得不到人们的赞扬,最终只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偶尔遇到对的夫君,她们可以收获爱情和幸福,可谓因祸得福,但是这样的情况并非常态。古代女子的地位终究低微,即使贵为公主也无法摆脱。

和亲公主不仅包含着从朝廷下嫁到各部落的公主,而且包含着被当作礼品送到皇室的边境部落的公主。虽然两者身份不同,但是所承受的伤痛是相同的。她们年少时驰骋在草原之上,拥有精湛的骑射技艺。她们热爱无拘无束的生活,向往自由和浪漫的未来。

然而长大后却被送入宫闱,离开喜欢的家乡和喜欢的少年。一入宫门深似海,再没有重拾过往的可能。一群正值美好年华的少女被莫须有的大义捆绑牺牲整个人生,这样的制度是没有意义的。倘若历史可以重来希望历朝历代可以铭记和亲的初衷,是文化交融而非巩固皇权。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又是北雁湖!大型室内滑雪场项目... 8月14日,合肥高新区迎来冰雪产业发展关键一步。而今管理与世界顶级冰雪综合运营服务商热雪奇迹,就落户...
原创 陆... 引言:在三国时期北伐是一个十分熟悉的词语,关羽发动过北伐,诸葛亮更是四出祁山展开了五次北伐,而姜维更...
原创 关... 提起三国英雄谁最强,恐怕“关羽”一定位列榜首,尽管“吕布”武力可能比关羽更胜一筹,但看为人,论智商都...
原创 李... 如果选评中国第一诗人,你会选谁呢?李白当之无愧,那么李白之后还有大诗人能跟他争锋吗?自然是有的,而且...
原创 司...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经数百年仍然备受喜爱的经典之作,其中许多三国故事至今读起来仍然引人入胜,如三英战...
以守正创新绘文化发展之景 【专家视点】 作者:种建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院〔馆〕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原创 开... 十大开国元帅,是开国功勋中的功勋,但是要论他们之间谁的贡献最突出,对我们党的影响最深刻,肯定绕不开这...
原创 日... 日本人的祖先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中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就是徐福。在很多日本人的心中,徐福被奉为...
原创 中... 每逢乱世,群雄争霸,大鱼吃小鱼,形成几股强大的势力,比如三国。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