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蜀汉灭亡83年后,出土姜维给刘禅密信,桓温:诸葛亮可以瞑目了!
创始人
2025-08-18 06:03:56
0

从诸葛亮临终前,放弃主战派的魏延来看。

早在诸葛亮星落五丈原时,蜀汉的北伐就已经难以维系了。刘禅派李福询问托孤之人时,诸葛亮将昔日北伐立功的文武之首魏延、杨仪全部放弃,而是推荐了尚书郎出身的蒋琬。

这意味着在诸葛亮看来,自己死后蜀汉将再无强人北伐,转变为官僚化割据政权成为蜀汉未来方向。

李福问蒋琬之后谁可为相,诸葛亮很快给出了答案费祎。但当李福再问费祎之后时,诸葛亮却选择了不再回答。

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资治通鉴》

相同的场景发生在400年前,当时汉朝刚刚建立,还是吕后询问刘邦托孤重臣。刘邦在说出萧何、曹参之后,吕后继续追问,刘邦又推了一对组合王陵和陈平。吕后再问时,刘邦却说:

“以后的事你也不会知道了”!

与刘邦临终前对答相似,诸葛亮一是沉默两代人之后,究竟谁堪大任他也不确定;二是蜀汉从刘备起兵,到五丈原一直都是军事实体高于政治实体;

停止北伐两代人后的蜀汉,会官僚化到哪种程度,还能不能继续高效军事动员,连诸葛亮都不清楚了!

事实也如诸葛亮担忧一般,蒋琬主政的11年里,蜀汉还大规模讨论过从汉中,顺着汉水北伐。但在费祎为相的10年里,蜀汉已经转为全面防守。

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三国志》

安逸了20年的蜀汉,上上下下都懈怠了,不愿意再北伐去打了。不仅朝廷层面没有大的北伐计划,连姜维这种主动请战的将领,军队也被严格限制在了万人规模,丝毫没有打大仗的本钱。

后祎果为魏降人郭脩所害。——《三国志》

但巧合的是,魏国降将郭修舍命刺杀了费祎,姜维自此彻底扭转了蜀汉方向。

郭修为什么要刺杀费祎?不清楚,肯定不是为了魏国。因为此时蜀汉政权日渐保守,上上下下人心思定,少一个休养生息的循吏还会上来更多人萧规曹随。

也肯定不是为了自己,毕竟刺杀完费祎,郭修本人也死了。但不管怎么说,费祎的意外身亡,确实让姜维有了再次北伐的机会。

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三国志》

让诸葛亮死后已经官僚化了20年的蜀汉,再次成了一个一切为了北伐的军事集团。

而且在邓艾混出名头前,与夏侯霸联手打出了大破曹魏雍州刺史,杀伤魏军数万人的光辉战绩。

蜀汉在诸葛亮星落五丈原20年后,在姜维的带领下再次取得光辉战绩,北伐让蜀汉再次伟大!

所以尽管正史中诸葛亮没有托孤姜维,但在《三国演义》及民间故事中,姜维都是以诸葛亮的学生继丞相遗志身份出现的。

他们虽然没有真实的师生关系,但在北伐的理想上是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可惜姜维比诸葛亮的命更苦,诸葛亮怎么说是掌管军政大权,姜维只有军权,无法凝聚整个蜀汉力量。

十八年春,卫将军维复议出征,征西大将军张翼廷争,以国小不宜黩武,维不听。——《华阳国志》

比如征西大将军张翼,就在朝堂上与姜维明确争执过——蜀汉是个小国,国力支撑不起北伐了!虽然没能阻止姜维,而且张翼本人高风亮节,在之后的北伐中也很卖力。

但可以看出,姜维在蜀国的地位,与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

连大将军职下的武将,他都无法完全威望压制,更不用说文官了。

宦人黄皓与尚书令陈祗相表里,始预政,皓自黄门丞至今年为奉车都尉、中常侍。姜维虽班在祗右,权任不如,蜀人无不追思董允者。——《华阳国志》

当宦官黄皓与尚书令陈祗争权时,姜维的大将军官位比他们都高。但长期在外征战、朝中无人,根本不敢与黄皓、陈祗争斗,只能任由蜀汉内耗力量。

皓协比阎宇,欲废维树宇,故维惧,不敢还。——《华阳国志》

甚至在黄皓斗赢陈祗后,姜维连自保都做不到了,只能率军去沓中避难,不然黄皓都要用阎宇夺走他的大将军之位了。

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三国志》

就是这种情况下,姜维依旧上书曹魏增兵关中,不久就要南征了。汉中一定要守好,要派廖化、张翼去增援。

黄皓却不信,压下了姜维的奏报,导致钟会、邓艾轻松突破汉中防线。

这时姜维再也坐不住了,也不管什么避难,直接兵出沓中,甩开诸葛绪的大军前来支援。并汇合廖化、张翼在剑阁,挡住了钟会了十余万大军猛攻。

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三国志》

甚至防守到钟会都考虑退兵了,成都又出问题了。

先是江油守将不战而降,导致偷渡阴平的邓艾获得补给。接着诸葛瞻率领禁军出城作战,在绵竹全军覆没。最后刘禅坐拥成都坚城,连一天都没有守城就投降了。

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於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三国志》

前方如此血战,后方却是这种表现,而且丝毫不与前线沟通。当姜维、张翼、廖化率军率军,还在猜测刘禅到底是守成都、去吴国、去南中时。

刘禅命令姜维大军原地投降的圣旨就到了,姜维大军上下的反应是——全军上下气得拔刀砍石头!

咸熙元年春正月壬戌,槛车徵邓艾。——《三国志》

但如此屈辱,姜维依旧没有放弃,他煽动起了钟会的野心。胜利的魏军自相残杀,钟会把邓艾陷害致死,并准备自立谋反。

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会时年四十,将士死者数百人。——《三国志》

可惜大势已去,魏军家眷皆在关中、中原。姜维手杀五六人,最终与钟会一起被杀。

姜维以自己性命,把魏军两个统帅邓艾、钟会拖下水,后人称之“一计害三贤”。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三国志》

关于姜维的功过,后世一直褒贬皆有。比如《三国志》作者陈寿就说,姜维粗有文武,有立功名的志向,但常年兴兵北伐,国内事务处理不清,最终导致蜀国灭亡。

可从实际来看,姜维与诸葛亮本就不同,他从来只是大将军,而不是丞相。

蜀国内政崩坏与姜维无关,反而在内部崩坏至此的局面下,姜维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到与邓艾、钟会同归于尽。

以至于蜀汉灭亡83年后,西晋都亡国了,东晋桓温灭成汉入成都时。还在档案中发现姜维投降前写给刘禅的密信: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这份忠贞让桓温都意外感叹,诸葛亮没有看错人。

自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蜀汉国力衰弱已成事实。然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如果没有诸葛亮和姜维两次掀起北伐高峰,蜀汉早就人心涣散了。姜维作为最后的坚守者,虽然没能阻止蜀汉灭亡,但也无愧于大将军之名。

汉大将军,始于韩信登台拜将,终于姜维胆大如斗!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千名少年株洲竞逐武道 “奔跑吧... 开幕式在株洲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8月16日讯(记者 周雨墨 实习生 吴迪)近日,“奔...
原创 实... 一张老照片,开启一段被岁月尘封的记忆。 挖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展现老照片的魅力,让被岁月冲淡的记忆重...
周振华分享:内蒙古博物院《大辽... 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主题展》 巡礼下篇 周振华分享 内蒙古博物院的前身是内蒙古博物馆,始建于195...
原创 粟... 粟裕王耀武:两路英雄将帅 在中国近代史上,粟裕与王耀武这两个名字犹如两把利剑,彼此交锋,激烈对决。从...
原创 日... 原来日本老天皇着急退位的背后竟然还藏了这么一出“宫斗大戏”。 1.2016年日本王室正式宣布他们8...
原创 粟...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右上角“关注”,持续为您奉上诚意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1981年,粟裕突发...
毛主席觉得授上将的人太多,贺老... 在1955年的授衔过程中,一场关于“谁能成为上将”的博弈就像一部悬疑大片。五十八位候选人的名单几经删...
原创 汉... 宫廷权力斗争的悲剧:戚夫人、刘如意、吕后与汉惠帝的故事与启示 一、戚夫人 戚夫人,秦汉时期定陶(今...
原创 街... 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三国志》 这是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的谆谆告...
原创 北... 前言 蔡京是北宋末年著名的权相、书法家,蔡京同时也被视为奸臣。他在政治上出专横跋扈、权谋心机和政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