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策略的利弊分别是什么?
创始人
2025-08-17 21:34:14
0

一、历史背景与曹操决策

(一)乱世风云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自黄巾起义开始,人口急剧下降,据记载,公元157年汉朝人口多达5600万,而到了三国前期的208年,人口已不足800万,仅为公元157年的七分之一。人才选拔制度的举荐制导致大氏族崛起,皇帝弱小,氏族强大。氏族贵胄们把持着人才上升通道和朝廷肥缺,使得朝廷内部矛盾重重。

同时,瘟疫加上兵灾,让本就混乱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从公元119年至217年这百年间,出现过十次大瘟疫,其中五次集中在汉灵帝在位期间。朝廷无所作为,民不聊生,张角等人趁机发起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成为东汉王朝灭亡的序幕,各地武装起义、叛乱不断,诸侯相互征伐。

在这样的乱世风云中,各路诸侯纷争不断。袁绍身为四世三公,坐拥冀州、并州、青州,一统河北,势力强大。袁术心气高傲,有称帝之心。刘表、刘焉、刘虞等汉室宗亲则各自为战,只求自保。吕布、刘备等也在乱世中寻找立足之地。

(二)曹操的抉择

曹操在这样的乱世中,面临着诸多选择。其谋士毛玠提出“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曹操身为宦官之后,在社会上的声望尴尬。而迎奉汉献帝,则会为曹操带来大量的政治资源。如赵俨、杜袭、李通、荀攸、钟繇等大汉旧臣,以及王朗、华歆、陈群等地方豪强的代表,在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后,纷纷来投。这使得曹操在政治上占据了优势,有了更多的人才支持。

其次,从军事角度考虑,“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为曹操带来名义上的优势。在古代战争中,强调正义之师,曹操以天子之名兴师问罪,可以站在社会正义的一面,取得道义上的支持。例如,官渡之战前,汉献帝下诏给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虽然袁绍没有因此投降曹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袁绍造成了压力。此外,在击败敌人之后,敌将也更愿意向曹操投降。袁绍死后,投降的武将就有吕旷、吕翔、苏由、焦触、张南、马延、张顗等一大长串。

再者,曹操的其他谋士如荀彧等人,也希望通过“奉天子以令不臣”来匡扶汉室。在官渡之战前,曹操想的确实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本质还是为了匡扶汉室。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曹操的野心也逐渐膨胀。

总之,曹操在谋士的建议下,综合考虑政治、军事等多方面因素,选择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二、策略之利

(一)广纳人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在招揽人才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以荀彧为例,他本为汉室忠臣,因曹操迎汉献帝,认为曹操有匡扶汉室之心,于是离开袁绍转投曹操。荀彧的到来,为曹操带来了巨大的人才资源。他举荐了陈群、郭嘉、钟繇等一大批顶尖人才。这些人才在曹操的阵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曹操成就大业的核心力量。

郭嘉,智谋超群,为曹操出谋划策,在许多关键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陈群则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有着卓越贡献。钟繇更是在书法和政治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为曹操稳定后方、治理地方做出了贡献。

此外,还有许多人才因曹操挟天子所带来的正统地位而前来投奔。他们认为效忠曹操就是效忠朝廷,名正言顺。这种人才的汇聚,为曹操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局部统一

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以官渡之战为例,袁绍为了打败曹操,多次派人联络张绣一同对抗曹操。但张绣因“夫曹公奉天子以令不臣天下”,最终选择投降曹操。这使得曹操可以一心一意地对付袁绍,没有了后顾之忧。

曹操攻打荆州时,刘琮投降也是因为曹操挟天子的政治优势。刘琮认为曹操代表着朝廷,抵抗曹操就是违抗朝廷,因此选择了投降。

可以说,挟天子这个筹码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曹操没有汉献帝这个筹码,他不仅难以吸引到那么多顶级人才,统一北方也会变得极为困难。

(三)软实力优势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了强大的软实力优势。首先,在招揽人才方面,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征辟人才,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前来效力。这些人才不仅有才能,而且对曹操的事业充满信心,认为自己是在为朝廷效力,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

其次,在政治上,曹操挟天子可以用名爵官位来挑拨或者安抚其他军阀。例如,以大将军的官位安抚袁绍,既显示了曹操的大度,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袁绍的矛盾。同时,曹操还可以利用天子的名义发布政令,对各地进行治理和管理,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最后,在社会舆论方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他可以以天子之名谴责其他军阀的不臣之举,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和同情。这种软实力优势为曹操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压制士族内斗

曹操凭借天子名义,在压制士族内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汉末年,士族集团势力强大,他们垄断了政治人才,并且内部矛盾极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拥有了压制士族内斗的大义名分。

一方面,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对士族进行管理和控制,削弱了士族的势力。他推行任人唯贤的人才策略,打破了士族豪绅察举制的垄断,让出身寒门的学子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这不仅削弱了士族的硬实力,还加强了曹氏集团的统治能力。

另一方面,曹操拥戴汉献帝,承认各地士族在当地的利益关系,安抚笼络人心。他利用儒家思想,强调忠君爱国,让士族忠于朝廷,从而减少了士族内部的争斗。同时,曹操还以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对士族形成威慑,使其不敢轻易内斗。

总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在广纳人才、局部统一、软实力优势和压制士族内斗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他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策略之弊

(一)诸侯反抗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带来了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引发了各地诸侯的不满和反抗,导致社会更加不稳定。

一方面,曹操以天子之名对各地诸侯发号施令,这让许多诸侯感到被侵犯。在他们看来,曹操此举是对他们权力的挑战,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例如,袁绍作为当时势力强大的诸侯之一,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极为不满。袁绍认为自己四世三公,地位尊崇,曹操不过是宦官之后,却凭借天子之名对他指手画脚,这让他难以接受。于是,袁绍与曹操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爆发了官渡之战。

另一方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也让一些诸侯有了反抗的理由。他们以曹操为“汉贼”,打着讨伐曹操、匡扶汉室的旗号,联合起来对抗曹操。这种诸侯的反抗不仅给曹操带来了军事上的压力,也使得社会局势更加动荡不安。据历史记载,当时曹操在与诸侯的战争中,经常面临着多线作战的困境,这极大地消耗了他的军事力量和资源。

(二)内部矛盾

曹操阵营内部因天子的到来也产生了诸多矛盾。其中,与荀彧等的分歧尤为明显。

荀彧作为汉室忠臣,他最初支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希望曹操能够匡扶汉室。然而,随着曹操势力的不断壮大,他的野心也逐渐膨胀,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汉室的臣子。这与荀彧的初衷产生了严重冲突。荀彧开始对曹操的行为产生质疑,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与曹操产生分歧。

例如,在曹操进爵魏公的问题上,荀彧坚决反对。他认为曹操此举是对汉室的僭越,违背了他一直以来所坚守的忠君爱国之道。荀彧的反对让曹操极为不满,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最终,荀彧在忧郁中去世。

此外,曹操阵营中的其他一些人也对天子的到来持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天子的存在会限制曹操的权力,影响他们的利益;而另一些人则担心曹操会因为天子的存在而变得过于谨慎,失去进取之心。这些内部矛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曹操阵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权力争夺

曹操与汉献帝之间的权力斗争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

汉献帝虽然被曹操控制,但他并非完全没有权力和影响力。汉献帝一直试图摆脱曹操的控制,恢复自己的皇权。他暗中联络董承、吴兰、王子服等人,密谋发动政变,这就是著名的“衣带诏”事件。这次事件虽然最终失败,但却让曹操意识到汉献帝的反抗之心。

曹操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得不对汉献帝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他派遣自己的心腹担任汉献帝的侍从和官员,监视汉献帝的一举一动。同时,曹操还加强了对朝廷的控制,削弱了汉献帝的权力。这种权力斗争不仅让曹操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也使得他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

此外,曹操与汉献帝之间的权力斗争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一些人认为曹操是“汉贼”,对他进行口诛笔伐;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汉献帝软弱无能,无法掌控局势。这种争议不仅影响了曹操的声誉,也使得社会局势更加复杂和不稳定。

四、综合评价

(一)历史地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策略在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这一策略成为曹操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政治格局,使曹操在众多诸侯中脱颖而出。

曹操通过挟持天子,掌握了政治话语权,为自己的军事行动和政治统治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这一策略也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在曹操的统治下,北方地区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经济得以恢复,文化也有所繁荣。

(二)积极影响

政治稳定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北方地区的政治稳定。他以天子之名治理地方,发布政令,使得各地的统治秩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同时,他也通过这种方式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为北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经济发展

:曹操实行屯田制等经济政策,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他以天子之名号召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加强了对商业和手工业的管理,使得北方地区的经济逐渐恢复繁荣。

文化传承

:曹操重视文化教育,招揽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以天子之名提倡儒学,恢复了一些文化传统,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消极影响

社会动荡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引发了各地诸侯的反抗,导致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道德争议

:曹操的这一策略也引发了道德争议。一些人认为他是“汉贼”,违背了忠君爱国的传统道德观念。这种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曹操的声誉和形象。

权力斗争

:曹操与汉献帝之间的权力斗争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这种权力斗争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也使得政治局势更加复杂和不稳定。

(四)历史启示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历史启示。

首先,在政治斗争中,合法性和话语权至关重要。曹操通过挟持天子,掌握了政治话语权,为自己的统治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其次,政治策略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曹操的这一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带来了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最后,历史的发展是复杂多变的,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政治策略和治理模式。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兄... 在这个规则和理智交融的世界里,偶尔会闪现出一些光辉的瞬间,以至于让人仿佛能够触摸到那种清新和活力。8...
原创 新... 我党内线显身手破重围 1942年深秋,在苏中区一处秘密据点,新四军高级干部会议刚刚落下帷幕。就在各路...
原创 大... 很多人的印象里,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形象自然要十分高大,起码也是一个像李...
原创 日... 日本在二战中扮演了一个极具侵略性的角色,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仓皇地投降。很多人把日本的投降归结于美国在...
原创 七... 1962年1月中旬开始,进行了一场长达27天,参与人数达7000人之多的超大型会议。在这场重要的会议...
原创 许... 标题:许褚几百刀都砍不断马超的枪杆,十分生气,抢过来用手掰断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渭水之畔,两道...
原创 日... 这是日本最神秘的一支部队了,而且他还是皇家的特种兵,他们还有专门的标志,这支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骷髅兵...
原创 朱...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但成器的却很少。晚年,他越来越担心,到底该由谁来继承皇位? 马皇后的儿子,长...
原创 我... 自从泰山封禅无疾而终齐桓公仿佛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平时也不专心朝政了也不召开诸侯大会了,这位霸主把政事...
原创 清... 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一定社会群体的出现,反映出社会的变革。 如果积极的思想能够解决社会矛盾,那么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