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唐史,看到这一段很有点不爽——
经贞观之治,大唐盛景呈现。但帝国继承人的问题依然让人担忧:唐太宗李世民先后废黜了承乾青鸟两位太子,后来唐高宗李治进入视野。但李治仁厚懦弱,唐太宗怕辅佐大臣太过强势,对君权构成威胁。
怎么办?
此时,老一辈打江山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和李靖均已不存或风烛残年,只有长孙无忌和李世绩(即李责+力,,原名徐世绩,字懋公。唐宗室赐姓李),徐懋公随唐太宗李世民创业,荡平天下,早年间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与高丽,成为与李靖齐名、为大唐开疆拓土居功至伟的战将之一。
肩并肩浴血奋战终生,但李世民依然对他百年后的李世绩不放心,怕靠战友不效忠他的继承者。于是想了个办法。李世民跟李治说——
我与李世绩出生入死,建立了牢固关系,但我也有大恩惠于他,给他的官爵已到了无以复加地步。你则不同。所以呢,我在的时候,把李世绩外贬,等你即位后召他回来,给他左仆射职位(相当于丞相)。这样就有恩于他,他就会听命于你。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外派李世绩为叠州都督(即今甘肃迭部县境内)。次年,李世民薨,唐高宗即位,召李世绩还朝拜洛州刺史,继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很快拜为尚书左仆射。这一年,李世绩六十五岁。
承蒙新主青睐,李世绩鞠躬尽瘁为唐高宗服务19载,尤其是他后来北征攻灭高丽,打下176座城、获得人口69.7万户口,再立不世之功,加封太子太师,班师后唐高宗在长安南郊慰祖祭天,李世绩继皇帝之后成为第二位祭酒(即“亚献”)。实在是无法再封赏了,李世绩当之无愧立于凌烟阁功臣序列。
李世绩以86岁(亦有说76年)高龄得享天年,他陪伴强势的太宗李世民和仁厚的唐高宗李治,伴君伴虎,得以平安落地,委实不易。
#头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