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博青铜器掠影1
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
李将仕分享
“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
展览分为两部分,共展出文物132组件。从精巧的铸造技术、奇特生动的造型、精美的纹饰等方面展示北京地区古代灿烂的青铜艺术和古代工匠们高超精湛的技艺。
为突出燕文化的特色,在展厅中心设计了一座显示出夯土层理的方城,象征着房山琉璃河燕国西周都城。城墙内、外壁与展厅四壁的展柜形成了三层同心展线。西周展品位于展厅中心,东周展品则位于展厅四壁的环形展柜,两周展品都依照兵器、礼乐器、杂器的顺序对应摆放,实现了两种青铜文化的对比。
圉方鼎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高33厘米 径18.2厘米
此鼎器盖可倒置做浅盘。口沿下装饰的双身共首龙纹系同时表现龙的两个侧面,体现了当时独特的艺术透视法。器盖内、器腹内铸有相同铭文:"休朕公君,燕侯赐圉贝,用作宝樽彝"。铭文记载了贵族"圉"参加周王典礼并获赐贝币,铸鼎纪念这一殊荣。
班簋
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公元前9世纪中期)
高22.5厘米 径25.7厘米
班簋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一件蜚声中外的器物。此簋有4个兽首环耳,以内卷象鼻为足将簋身悬起,造型奇特罕见。器腹内底铭文多达198字,记述了贵族"班"追随大贵族"毛公"东征的史实,这一史料与秀丽的文字都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