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霍纳,这位曾经的F1车队老板,从年轻车手到红牛车队的掌舵人,经历了无数的起伏,见证了红牛车队二十年的辉煌与低谷。霍纳的职业生涯始于1990年代,在那时,他是一个年轻的卡丁车选手,逐渐转向单座赛车。甚至有传闻称,在卡丁车时代,霍纳曾多次被维斯塔潘的母亲击败,这也为他后来的赛车生涯埋下了伏笔。
1996年,霍纳参加了F2系列赛,并驾驶Formula 3000赛车,最终在总积分榜上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1997年,他与父亲加里共同创办了雅顿国际车队,并参加了Formula 3000锦标赛。虽然只获得了四次参赛机会,其中一次获得了第六名,但这为他未来的车队管理奠定了基础。到了1998赛季,雅顿车队与库尔特·莫勒肯斯的KTR车队联手,但并未带来成功,霍纳的成绩名列第33位,而队友的表现则更为出色,排名第七。
1999年,霍纳决定结束自己的赛车生涯,转而投身车队管理,并依靠俄罗斯的财政支持,雅顿车队从2000年起更名为俄罗斯雅顿队。车手达伦·曼宁在这段时间内两度登上领奖台,为霍纳赢得了初步的车队管理经验。2004年,霍纳迎来了突破性的一年,他与两位未来的F1车手柳兹和多恩博斯一起,帮助雅顿车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柳兹更是凭借七次胜利成为当年的车手冠军。
这为霍纳打开了F1的大门。红牛创始人迪特里希·马特希茨看中了霍纳的管理才能,在2005年收购了捷豹车队并聘请霍纳担任车队负责人。霍纳的领导下,红牛车队迎来了新的突破。2006年,阿德里安·纽维的加入,让红牛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真正的成功来自于德国车手塞巴斯蒂安·维特尔。2008年底,维特尔加入红牛并迅速让车队走上了F1的巅峰。
2009年,霍纳迎来了自己的F1首胜,而维特尔和队友马克·韦伯更是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尽管那一年车队依旧未能赢得车队冠军,但霍纳与红牛车队已经开始接近巅峰。2010年,维特尔和霍纳共同带领红牛车队赢得了首个世界冠军,随后的几年里,红牛车队牢牢占据了车手和车队的世界冠军宝座。
然而,随着2014年混合动力时代的来临,红牛车队的统治地位逐渐被梅赛德斯所取代。2015年,维特尔的离开让红牛陷入低谷,里卡多和科维亚特试图重振车队,但霍纳的红牛车队在这一年仅获得了总成绩的第四名。
2016年,红牛车队引入了年轻的天才维斯塔潘,他在西班牙大奖赛中接替科维亚特,成功获得了胜利,给红牛带来了新的希望。接下来的几年,尽管梅赛德斯继续主导赛道,维斯塔潘仍然在某些比赛中展现了个人的冠军潜力。直到2021年,维斯塔潘终于赢得了他的第一个车手世界冠军,霍纳也迎来了红牛车队的第五个车手冠军,尽管车队在车队积分榜上仅位居第二,落后梅赛德斯。
然而,随着2022年红牛创始人迪特里希·马特希茨的去世,车队管理层发生了变化,明茨拉夫接任为奥地利红牛集团的首席执行官。霍纳的职位逐渐变得不再稳固。2024赛季,霍纳的名誉受到了丑闻的影响,据传他与一名员工发生了不当行为。红牛对此展开了调查,虽然霍纳得到了泰国大股东许书恩的支持,保住了自己的位置,但内部的权力斗争已无法避免。
2024赛季,红牛车队经历了人员的不断流失,首先是首席工程官马歇尔离开,随后纽维、惠特利和考特尼等关键人物也纷纷离开车队。尽管维斯塔潘继续带领车队赢得车手世界冠军,红牛车队却失去了曾经的竞争力,特别是在赛季后期,车队未能赢得车队世界冠军,冠军头衔被迈凯伦夺走。
到了2025年,红牛车队的困境愈加严重。尽管维斯塔潘在赛季初庆祝了铃鹿和伊莫拉的胜利,红牛车队却在争夺两个世界冠军头衔时毫无机会,维斯塔潘甚至传出有转会梅赛德斯的可能。
2025年7月9日,霍纳的命运终于迎来终结。在执掌红牛F1车队20年后,明茨拉夫作为奥地利红牛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宣布解雇霍纳。尽管霍纳的合同到2030年底,但他将立刻失去车队负责人的职务,结束了他与红牛的长达二十年的关系。
这是一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故事,霍纳从年轻车手一路走到车队负责人,再到迎来事业的高峰,却也在逐渐失去控制和方向的过程中迎来了最后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