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斗赢四代权相,却输给自己教出的皇帝
创始人
2025-08-06 06:33:01
0

最近新丽影视要拍摄《凤禾尽起》,改编自,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熊召政的《张居正》。

讲述大明首辅张居正最后十年,进行改革的故事。网友们为了谁来扮演这个美男子,还发起了投票,非常热闹。

可见张居正这个人物,在中国人心中的份量。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中说纷纭,有人说张居正的改革毁了大明,也有人说张居正的改革给大明续命70年。

那么我们就看看张居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读书改变命运

大明朱元璋建国后,就将人划分为不同类型,商户,就要世代经商;军户,家里的子子孙孙都必须参军。

张居正家是军户,爷爷张镇在辽王府做低等侍卫,护卫,没有什么产业。

军户家中有人去当兵,可允许其他子孙科举,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发奋读书,一辈子都没中举人,儿子都中了进士,他还没有考中,最后在儿子的劝说下,放弃了。

嘉靖四年(1525),首辅杨廷和被少年皇帝嘉靖斗败回乡,远在江陵的张居正出生了。

这个孩子是天才,12岁就中了秀才,湖广巡抚顾璘,他第一次见到张居正,就认定这孩子,拥有治国救民的抱负,是将相之才,只是需要磨炼。

他担心伤仲永的故事,发生在这孩子身上。于是让张居正等三年,晚一届再考举人。

即使这样,张居正15岁就中举了。但之后考试张居正两次落地,来源于他太骄傲了。

之后张居正在外游历,结交朋友,才名在湖广一代是人人皆知。

不久发生了一件事,让张居正意识到,考试考得再好,在皇亲国戚面前,永远只是打工人。

因为张居正在湖广的才名,让鸡娃失败的辽王太妃,整日的在与张居正同岁得儿子面前,提起张居正如何如何。

这让老朱家的巨婴藩王备受打击,熊孩子十分生气,为什么自己一个皇家血脉,要与一个低等侍卫后代比较,于是将张居正的爷爷叫到王府,拼命灌酒,最后张镇被活活灌死。

当时的张居正面对亲人被杀,除了仇恨,束手无策。

这让张居正亲身体验到,权力的重要性,哪怕你是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在权力面前,一文不名。

初入官场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2岁张居正中了二甲礼经科进士,选庶吉士,两年后进入翰林院做编修。

这一届的科举,是明代最牛的一榜,具有重大意义,是嘉靖留给隆庆和万历的人才储备库。

这榜进士约300名,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就有70多人,李春芳、殷正茂、王世贞、杨继盛、汪道昆、宋仪望、殷士儋等等,年纪绝大多数在30至39,年富力强。

这科的坐师是被贬多年,回京不久的徐阶,之后张居正跟着老师徐阶学习治国理政,以及阳明先生的心学。

张居正的编修职位听起来很威风,但其实是没啥权力的小官,七品。

嘉靖二十八年,年轻气盛的张居正上了一封《论时政疏》,指出了国家的不足,阐述了他改革的主张,这是张居正抛出的一个试探,可皇帝和首辅谁也没当回事。

这是大明的不幸,却是张居正的幸运,要是没有石沉大海,弄不好张就要去诏狱了。

不久之前,严嵩在长期布局下,斗败首辅夏言,并安排了夏言斩首弃市的结局,此后严嵩开始了长达20年的把持朝政的局面。

因为心灰意冷,张居正到嘉靖去世,再也没有上过奏疏。

张居正不愿意投靠严嵩,在七品编修这个岗位上,干了十年,当时清流领袖徐阶,是张的老师。

张居正一心希望老师能够反抗严嵩,尤其是嘉靖三十一年,徐阶进入内阁之后。

但大明腹黑男徐阶,一生行事就一个苟字。他的精神导师是司马懿。他想扳倒严嵩,经验告诉他,靠着一腔热血和忠君爱国都是空谈,必须要等到严嵩出现致命把柄时,皇帝对他忍无可忍时,才能致命一击。

嘉靖三十一年,徐阶被提升为吏部尚书,第二年他提升张居正右春坊右中允,领国子监司业事,只是从七品到了从六品,但有了实权,有了被提拔的资源。

右中允是给太子当侍读,也就是给未来皇帝当老师,今后前途光明。

徐阶还是很看重这个学生的,之后让他参与《永乐大典》重校对,以及 编撰《兴都志》。

不要小看这个兴都志,是关系到嘉靖皇帝得位的合法性,里面每一篇文章,嘉靖都要亲自过目,审阅。

聪明的张居正没有犯浑,在文章中将皇帝以及他的父亲一番吹捧,文化人拍马屁,连韦小宝都自叹不如。

嘉靖晚年修仙走火入魔,徐阶联合皇帝最信任的道士蓝道行,通过扶乩,传明喻严嵩是奸臣,让严嵩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嘉靖四十三年,严世藩因通倭的罪名被斩,严嵩倒台。

以清流徐阶为首的走到了前台,1566年,在位四十五年的嘉靖皇帝终于去了极乐世界。

徐阶和自己的学生张居正连夜一起草拟了,嘉靖的遗诏,几乎可以看作皇帝的罪己诏,内容是承认自己沉迷修仙,被奸人蒙蔽,铺张浪费等等。

被打压多年的大臣们,看到这份东西,好评如潮。

权相的倒台

徐阶此时志得意满,他站到了权力巅峰,他是张居正的老师,提拔他的恩人,但是俩人的思想并不一致。

徐阶是一个杰出的官僚,权术大于治术,争权夺利能力突出,能协调各方。

但徐的思想保守,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张居正满脑子都是改革的念头,俩人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事实上张居正和他并不是同路人。

在徐阶张居正单独草拟遗诏之时,忽略了一个人,隆庆帝的老师,高拱。

高拱和张居正在嘉靖晚期一起工作,志同道合,他大器晚成,比张大12岁,为了对抗严嵩,与徐阶站在同一战线。

因为他是裕王的老师,并且当了9年之久,徐阶有意交好与他,在嘉靖去世前一年推荐他入了内阁。

高拱曾经是国子监祭酒,张居正是副职,一起共事。

之后张居正被调去《永乐大典》重校时,恰好高拱是总校对,俩人关系极好,但高拱性格急躁,为人也傲慢,他之前从不站队,也算仕途顺遂。

徐阶和高拱的矛盾首先爆发,高拱被直接赶回了老家。

一年后,隆庆皇帝继位,张居正被火线提拔,从一个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到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他终于从一个低等军户的孙子,奋斗到大明权势最高的一群人中的一个。

隆庆二年,徐阶失宠,他主动退休。这不完全是他的错,裕王被压制了三十多年,登基后迅速沉迷于享受,徐阶段劝阻自己的学生,要好好做事,结果皇帝让首辅回家去了。

徐阶走后,高拱卷土重来,当上了内阁首辅。他是皇帝的正派老师,他不在意皇帝做不做事,只要皇帝支持他的主张就好。

隆庆年间,张居正和高拱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为后来张居正改革打下了基础。

但高拱此人脾气不好,他与张居正在改革中矛盾激化,张居正又无法撼动他帝师的位置,只能僵持。

但是隆庆皇帝登基六年就去世了,高拱此时失去了最大的依靠。

这个人又犯了老毛病,他既看不起幼年的万历,也看不起司礼监的冯保。

还说出“十岁的孩子怎么治天下”的话。

于是张居正、冯保与万历生母李太后结盟,在隆庆帝去世后六天,将高拱赶回了老家。

大明王朝自此进入了张居正时代。

江陵柄政

大明皇权集中,不可撼动,但是张居正却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权臣。

不得不说,张居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产生的。

他本人能力突出,才学出众。万历才十岁,李太后十分信任他。万历登基时与他能力一般的大臣,都已经被斗跑了,他的却是时势造英雄。

张居正是一个没有脱离低级趣味,同时拥有崇高理想的人。

从他第一次给皇帝上奏书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他依然不改初心,要求改革。

嘉靖留下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北边蒙古人虎视眈眈,南方海盗一直不停,朝廷财政一塌糊涂,各级官吏更是贪墨不断。

张居正发起了改革,涉及吏治、司法、边防、田赋、驿运、水利、科举等各个方面。

放眼历史,可以与王安石改革齐名,在张居正铁腕的操作下,将大明这辆破战车重新推动起来。

十年改革中,通过一条鞭法遏制了土地兼并,这是帝国最大的恶瘤。

边关外患得到缓解,地方大族得到限制,官员们有了考成法,全国三万余名宂官被开除,扶植了李成梁戚继光等名将,也挖掘出潘季训这样的治水专家。

张居正对万历皇帝,倾注了全部心血,非常努力的教育万历皇帝,让他成为一代明君。

隆庆去世两个月后,他亲自为皇帝制定学习计划,编写课本《帝鉴图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收录了历朝历代皇帝施政得失。简单明了,是一本很容易读懂的小册子。

张居正规定万历皇帝,三六九上朝,其余时间学习,每天和哪个老师学习什么内容,都一一计划,在万历帝眼中,张老师简直比亲爹都负责。

但是张居正耗费十年心血,也没有能将万历教育成他理想中的皇帝,反而相去甚远

大明夕阳

万历五年,张居正父亲去世,他要回家丁忧三年,但是改革不能停,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停下来意味着失败,于是张居正让万历下达了夺情令。

但他没有想到,不仅对手反对,就连自己的学生也反对,张居正不得不压制反对声,他在孤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他在去世前,已经感觉到自己要被清算,要求退休回家养老,可李太后不允许。万历十年六月,(1582年)张居正病死在工作岗位上,享年58.岁。

被压制十年的反对派,在张去世后,立刻弹劾张居正,他确实有把柄,不是一个私德完美的清官。

贪墨、任人唯亲,以权谋私等等一大堆。

张居正为儿子科举作弊,罪名列举越来越多,去世两年后张居正,就变成了恶贯满盈的大恶人。剥夺了张居正的谥号,撤销太师职务。

张居正全家,大儿子在狱中上吊自杀,其他儿女全部流放。

万历皇帝下令抄张居正的家,原以为可以抄出金山银山,结果只搜出十万白银,万两黄金,已经不算少了,但是要看和谁比,同时代的徐阶、严嵩哪个不比他多,严嵩抄家物品,还写出一本书。

万历皇帝废除了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将张居正撤职的人全部启用,经过万历三大征之后,大明更是江河日下。

大明经历了几代皇帝的折腾,已经积重难返,依靠强人手段,只能短时间扭转局面,但无法根除问题。

张居正是大明最后一个试图托举起大明的首辅,此后大明的首辅们,即使有革新的想法,看到张居正的下场,怕是只能保持缄默。

万历一朝,没有人敢给张居正说话,直到天启、崇祯朝,从百姓到官员都在追忆张居正时代,都要为他翻案。

随着大明王朝渐渐走向终点,替张居正正名,利用他的名声换取民心,是大明最后两位皇帝,垂死自救的手段,一陂黄土,又怎么能挽救大明的江山?

#张居正#

相关内容

原创 ...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
2025-08-06 04:34:27
原创 ...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
2025-08-06 04:34:24
原创 ...
许世友深思熟虑:一定要打好1948年春山东兵团的第一仗 1948年...
2025-08-06 04:34:08
原创 ...
宋英宗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宋仁宗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结束后。宋英宗...
2025-08-06 04:34:05
原创 ...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
2025-08-06 04:33:58
原创 ...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场,因为德国与苏联都是已...
2025-08-06 04:33:51
原创 ...
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军事领域无与伦比的大家、高人,两位各自指挥...
2025-08-06 04:33:50
原创 ...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拥有大量被广泛流传的经典...
2025-08-06 04:33:42
原创 ...
1968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中南海游泳池门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小插...
2025-08-06 04:33:29

热门资讯

疯狂引援!伯利时代切尔西已签5... 自从伯利财团接手切尔西以来,蓝军在转会市场上一直很活跃。近三年时间里,切尔西已经签下了50名球员(包...
原创 家...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严先生拥有一枚珍贵的家族传家宝——北洋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铜币。这枚钱币,承载着家族...
清丰县检察院高质效保护 域内“... 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通讯员 谭会彬 濮阳市清丰县因隋朝大孝子张清丰而得名,古称顿丘,汉高祖时期设置...
原创 如... 关羽与夏侯惇之间的单挑,是三国历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战役,也是武将勇猛与战略智慧的典范。这段历史发生在...
如果曹操听信吕布临终遗言斩杀刘... 吕布出生于西北的普通人家,家境贫寒,与袁氏兄弟的公卿世家、曹操的官宦门第以及刘备的皇室血统相比,可谓...
原创 国... “她!她就是我的上级!” 1941年,一名叫黄特的国民党特务被新四军一师逮捕,证据确凿。但是在牢中,...
全面升级!延庆长城沿线25处乡... 大庄科乡香屯村乡情村史陈列室揭牌开放,八达岭镇石峡村乡情村史陈列室集中展出数百件珍贵展品,四海镇红色...
原创 法... 178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开由教士、贵族和资本家以及市民三个等级的代表参加的“三级会议”。结果第...
原创 三... 说到三国时期的名将吕布,大部分人对他主要是两个印象:勇冠三军、三姓家奴,因此吕布也成为三国时期评价最...
铭记历史 守望和平——瑞丁小学... 2024年12月13日 第11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家公祭日 我们以国家的名义 祭奠30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