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的“人才”储备库:是真不会用人,还是另有隐情?
话说,国民党败走台湾,这老蒋的用人策略可是被翻来覆去地“鞭尸”了无数遍。有人说他手下猛将如云,却偏偏放着不用,硬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其中究竟是老蒋真眼瞎,还是另有乾坤?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老蒋的“人才”储备库,看看这些“悍将”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诸葛”白崇禧:既生瑜,何生亮?
白崇禧,人称“小诸葛”,桂系大佬,军事才能那是杠杠的。想当年军阀混战,能跟张作霖掰手腕的,也就只有他和李宗仁了。可偏偏这位“小诸葛”在老蒋手下却总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难道是老蒋嫉妒他的才华?
其实,老蒋对白崇禧的感情,那叫一个复杂。一方面,白崇禧的军事才能确实让他眼馋,恨不得立马收入麾下;另一方面,白崇禧的桂系背景又让他心存芥蒂,生怕养虎为患。再加上白崇禧和李宗仁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夺权”戏码,老蒋更是对他“又爱又恨”。所以,白崇禧在老蒋手下,注定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剧。
“东方隆美尔”孙立人:留学镀金,却难逃牢笼
孙立人,留美海归,堪称国民党中的“高学历人才”。不仅在美国镀过金,还在英法等国“游学”。按理说,这样的“高端人才”应该备受重用,可偏偏老蒋对他也是“若即若离”。
孙立人在抗战时期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缅甸战场上,更是让英美刮目相看。这下可好,老蒋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他担心孙立人“功高盖主”,更担心他跟美国人“勾结”,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孙立人就被调去台湾“练兵”,最终落得个被囚禁的下场。看来,留学镀金也未必能改变命运啊!
“长沙之虎”薛岳:抗日英雄,却遭冷落
薛岳,抗日名将,长沙保卫战的“MVP”。他11岁就进入军校,资历老,经验丰富。可偏偏这位抗日英雄在老蒋手下却始终得不到重用。
原因很简单,薛岳是孙中山的“嫡系”。老蒋这人心眼小,容不下“异己”。再加上薛岳既不拉帮结派,也不对老蒋溜须拍马,自然就入不了老蒋的法眼。所以,薛岳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一直很尴尬,抗战结束后更是被“打入冷宫”。
老蒋的用人哲学:听话比能力更重要
看完这三位“悍将”的遭遇,我们不难发现,老蒋的用人哲学其实很简单:听话比能力更重要。他需要的不是能打胜仗的将军,而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奴才”。那些有能力但“不听话”的人,最终都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老蒋真的重用了这三位悍将,历史的走向会不会有所不同?对此,你怎么看?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