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抗战时期古北口是国军和日军最先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地区,中央军关麟征师抵达古北口之时东北军107师已经和日军血战三日,按照计划中央军抵达之后便要接手古北口的防御。
当时蒋介石调遣了三个主力师组成第十七军北上支援,由于关麟征师是热河抗战时期便接到了命令的因此也最先抵达,第十七军的另外两个师还在路上,关麟征师根本不可能独自守住古北口。
不过还没等关麟征在北平站稳脚跟,他就发现驻守古北口的东北军竟然自己先乱了起来,师长张廷枢竟然和军长王以哲在指挥部里拔枪对峙。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原本驻守古北口的东北军应该是张廷枢师,但是张廷枢因为畏战而拒绝参战,同时他还是东北军辅帅张作相的儿子后台强硬,无奈之下只好让实力较差107师顶了上去。
107师其实就是九一八事变当晚驻守北大营的第七旅,107师认为这是一个一雪前耻的好机会和日军在古北口前沿阵地血战三日三夜,军长王以哲认为107师已经尽力下令撤退。
按照王以哲的意思107师撤退之后张廷枢应该带人顶上去,毕竟古北口本来就是他们的阵地,但是张廷枢对日本人怕得要命,对于自己的上司却是有恃无恐,直接在指挥部里拔了枪。
双方拔枪的这一幕正好让赶来交接的关麟征和杜聿明看到,关麟征自然不能视若无睹只好上去劝架,然而他没想到他刚刚开口,张廷枢和王以哲均表示既然中央军到了那就没东北军什么事了。
关麟征此人非常耿直的,西方人称其为“东方的巴顿”,对于王以哲和张廷枢如同耍无赖一般的做法自然是恼怒万分,他当即表示谁也没规定中央军来了东北军就能逃跑。
于是原本两方的对峙变成了三方的争吵,王以哲可能觉得在外人面前被下属顶撞实在没有面子,期间以军长的职务直接命令张廷枢率部进驻古北口。
然而张廷枢却提出既然是军令那么他可以执行,但是他驻守古北口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王以哲必须留在古北口主持大局,这一下直接将了王以哲的军。
看到两人实在是争不出一个结果,关麟征只好退后一步提出他的部队和张廷枢部一起驻守古北口,张廷枢师驻守一线而关麟征师紧跟在后进驻南关防守二线共同抵御日军进攻,至于王以哲则带着107师撤下了休整。
平心而论关麟征的这个计划几乎满足了张廷枢和王以哲之前的全部要求,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即便如此张廷枢和王以哲仍不满意,二人其实没别的想法就是一心想要远离古北口战场。
关麟征这一次是真的被二人的无赖给气的说不出话,反倒是一直跟着他的杜聿明想明白了,东北军这明显是已经吓破了胆,即便是勉强留下来也未必真能有什么用。
不过关麟征是一个直人,杜聿明也要照顾老长官的面子,他便开始劝说张廷枢和王以哲二人,他对张廷枢说现在一味地想跑肯定是不现实了,日军飞机已经全面出动就是真的放你走,你也未必走得了。
既然走不了还不如靠着阵地躲一躲日军,一线阵地位于整个战场的最高点安全系数最高,而且也确实不用守多长时间,等关麟征部的辎重装备赶到就可以把东北军替换下来。
与此同时杜聿明还额外加了一个筹码,由中央军协助防守张廷枢部的侧翼阵地,张廷枢知道杜聿明所言不虚,107师撤退的时候便让日军死死地咬住造成大量伤亡。
最终杜聿明连哄带吓唬的终于说服了张廷枢暂时驻守第一线,张廷枢的问题解决了王以哲自然不可能继续“特立独行”也只好答应暂时留在了古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