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清朝是什么样子?是宫斗剧、古装剧中演的那样吗?
由于清朝已经属于历史,我们不可能回到古代去亲临现场。不过幸运的是,晚清时期不少外国摄影师来过中国,他们拍下了不少高清老照片。
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国博物馆,对外公布100多年前在中国拍的照片。其中就包括法国吉美博物馆,他们对外公布了《中亚考察团摄影集》,里面就包括夏尔·努埃特1908年在西北拍的照片。
这批对外公布的罕见照片,让我们有机会一睹,116年前的中国清朝是什么样子。而且有别于在京城拍的照片,这是一组在晚清时西北拍的照片,包括兰州的街头、民宅、浮桥、牌坊等。
清朝时的西北城区,居然是这个样子!虽然牌坊十分雄伟,但街头上的马路,不是柏油路、水泥路,而是土路,下雨就麻烦了。
1908年,白塔山附近,两名清朝地方府衙的工作人员,他们连制服都没有,看上去十分寒酸的样子。
清朝的时候,长江、黄河都很少桥梁,人们只能走浮桥到对岸去。这是由许多船只组成的,在上面铺上木板,让行人通过。如今,在江西赣州还有这种古浮桥。
虽然清朝时人口不多,但由于桥梁的数量很少,兰州浮桥上还是非常拥挤。那时没有汽车,只有运货的手推车。
这座浮桥的名字叫作“镇远桥”,从山顶上俯望非常雄伟。遇到河水大涨时,要收走绳缆,避免让大水冲走浮桥。
清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一些“现代化”的气息:白塔山的一座古建筑上,居然写有“河北稽查局”。当然这是指黄河以北,而不是如今的河北省。
在浮桥的两侧,都建有坚固的“将军柱”,这和铁锚的作用相似,用于拴住铁链,让黄河上的浮桥不被大水冲走。
清朝时,西北人喜欢用羊皮筏子渡河,但是速度太慢了。建设现代大型桥梁,当时又缺乏这样的财力和技术,所以浮桥非常适用。
在浮桥的北岸,可以看到清朝时西北人民的房子,看不到高楼大厦,还是原始的简陋平房。
清朝时的兰州城,是仅次于西安的西北第二大城市。不过街头看上去破烂不堪。几个兰州市民,慢悠悠地在街头走着。
照片中居然发现一个火车头?其实仔细看,并不火车头,而是一个大型锅炉,这在清朝时属于高科技了。
黄河水的冲击力很大,为了确保浮桥坚固,使用了很多又大又粗的麻绳。这些麻绳定期需要更换,否则容易出现大型交通事故。
最后,再来看一张兰州城区俯瞰图,当时的城楼和城墙保护完整,古浮桥和整个城市搭配谐调,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以上就是法国博物馆对外开放的老照片,那是116年前的清朝西北照片,让我们得以看到那个时代兰州人的日常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