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平之战:40万被坑杀的赵军没有反抗?考古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创始人
2025-08-03 07:02:59
0

文|四季文史

《法言义疏》:蚩尤之乱,不过于此矣。

《法言义疏》里记载的这场战争不是蚩尤大战,而是长平之战。意思是,蚩尤之战在长平之战的规模面前不过如此。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战,经此一战,秦国奠定了统一华夏的基础,而对手赵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作家王东满:

当年血战染长平,功过至今不厌评。竖子无情杀降卒,赵王有恨愧书生。两千余载一词训,四十万魂同日坑。

提起长平之战,总的来说让人惋惜。一方面战争是满腔报国热情豪情万丈,然而战争也是异常残酷的,马革裹尸裹的未必是一腔报国的热血,更多的是百姓们无可奈何地悲凉。

当年,赵王赵烈侯不听平原君苦劝,认为韩国即便是祸水东引也无所畏惧,能拿到上党的地盘,比什么都重要。最终决定派出了40余万大军剑指上党郡,令人遗憾的是赵国大军最后被困在了狭小的山区内,最终全军覆没,只有寥寥数人侥幸得活。

不禁要问,兔子急了还咬人,为何数量庞大的赵国大军在命悬一线时不抵抗?这个谜底最终在两千多年后的一次考古发掘中找到答案。

白起的离间计

提起赵国,你不一定会想起赵烈侯,但你一定会记起“负荆请罪”的主角之一廉颇。

廉颇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此人作战勇猛,深明大义,是战国末期名声鹊起的沙场名将。然而,“廉颇尚能饭否”的决定权,始终在封建君王的手里。

长平之战在即,白起的一个计谋却让廉颇处境异常尴尬。

白起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不论是军事策略还是临场杀敌,堪称完美。在著名的伊阙之战中,他率秦军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而魏国和韩国只能割地求和。秦昭襄王时期,白起更是三战而亡楚。相较于耿直且无谋的廉颇来说,白起要阴险狡诈得多。

长平之战打响时,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面对秦军的攻势,赵国内部人心惶惶,尤其大家纷纷把矛头指向了主帅廉颇。为了避其锋芒,廉颇在长平一带修筑了百里防线,固守不出。廉颇想用牵制敌军的办法,拖垮秦军。

就这样,秦赵之间开始了长达3年的对峙,期间,双方虽然小规模摩擦不断,且双方都有输赢,但秦军想快速攻破赵国的计划破灭,面对这种情境,幕后主帅白起开始焦虑起来。

白起深知,秦军因长期跋涉、人困马乏,人力和物资都支撑不起了,面对稳重老成的廉颇,白起打算使出一招离间之计。

白起派出很多间谍到赵国,到处散播谣言,说秦国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奢(曾大败秦国)之子赵括,而且扬言廉颇已经叛变。

经过秦国线人有心渲染,这些消息最终传到赵王和那些“主战”大臣的耳朵里,赵王心里泛起了嘀咕,最终廉颇被换下,赵括接替主帅之位。

熟读这段历史我们知道,赵括虽熟读兵法,但却没有上过战场,典型的“纸上谈兵”。赵王如此荒唐的决定,直接中了白起的圈套。

赵括上任之后,为了在赵王面前强势表现一下自己,他急于求胜,将“主守”的那些副将全部撤换,甚至更换了作战防务图。

然而,廉颇在军中已经有了绝对的地位,赵括这一波换帅、更改布防的骚操作,直接动摇了军心,而且大家都知道,赵括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会摆花架子,真要对战沙场,只会是一败涂地。

可赵王却偏听偏信,不分青红皂白,接下来,赵王将是一路悔恨的开始。

长平之战

两军对垒智者胜。

事实上,长平之战的结局几乎已见分晓。白起的第一招离间计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接下来,他又亲自换下秦国主帅王龁(hé),自己从幕后跃至台前担当指挥。

白起当然不是为了争功,以他在秦国的地位,他不需要显山露水。之所以冲到前面,他是想速战速决,因为对付赵括,他胜券在握。

再看赵括,自担任赵国主帅之后,他便蠢蠢欲动,也想以速度取胜,最主要的是他想用实际行动证明赵王的决策是英明的。于是他率领大军走出了壁垒,决意与秦国军队一决雌雄。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赵括却犯了大忌。赵括对秦军换帅之事一无所知,面对强大的白起,就是廉颇都不敢轻举妄动,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又怎能占得了便宜?

在冷兵器时代,很多时候拼的还是人头数,对于这一点白起深知肚明。当时对战双方,赵国45万大军,实力不容小觑,如果采取强攻的办法硬碰硬,即便取得胜利,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要说白起不亏是一代“战神”,他利用上党地形是个典型的台地这一特点,向东向南皆呈居高临下之势,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合围击杀的打法。白起边打边退,让赵括觉得白起徒有其名,而这种假装失败的假象也巧妙地骗过了赵括。

占据上党制高地的白起让赵括不知所措,才知自己被白起上了一课。史书记载,天下劲弩皆从韩出,可再强劲的弩箭也射不到上党了。此时此刻,深陷泥潭的赵国军队要如何能化险为夷?

回看赵括的种种鲁莽行为,正中白起下怀,当40万大军被秦军团团围住时,赵括悔不当初。

……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随即派出一支2万5千人的精锐突击队,突袭赵军后方,又派出一支5000余人的骑兵,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切断了赵军的后路。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条血路。此时白起已经占据了地利,双方都拿出了最擅长的弓弩互射,准备一决高下。

前文有述,上党的台形地形为秦军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可以说谁占据了制高点,谁就可以赢得胜利。很明显,赵军被吊打。

在弓弩大战中,那个心高气傲、志气满满的赵括被乱箭射死,被困46天的赵军,终因断粮而不攻自破,他们只能向秦国投降。

不过此时白起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面对降将,他将如何处置?常规收留,显然已不合时宜,为什么?

“坑杀”疑云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国的白起将军,大破赵国于长平,杀尽了赵国的四十万将士。

两军阵前,不杀降将,这是从古至今约定俗成的兵家法则,但此时白起却狠心杀了这些赵国降将。作为有名的军事家,他不怕犯忌吗?

长平之战中,虽然有很多赵军被杀,但至少还有20万降将。对于剩下的数量庞大的降将而言,白起不敢轻易纳降。原因很简单,他怕这些人再度抱团拿起武器,而且留下他们,也是一笔不少的费用支出。

经过慎重考虑,白起宁愿背负“杀俘虏”的骂名,也要将这些人处死。但20万人不是小数目,怎么杀,如何杀,白起一时间犯了难。

有史料只言片语地记载,说白起只放走了200多个孩子,其他降将是被“坑杀”的。很多人把“坑”理解为“活埋”,但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杀完人之后,将尸体扔进土坑?

很多年来,对于长平之战中赵军降将被“坑杀”的说法莫衷一是,直到1995年,高平市永录乡将军岭下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大坑,才将疑团揭开。

考古人员发现,这处由无数大大小小尸坑组成的尸坑群,就是当年白起坑杀赵国降将的地方。他们发现坑中的尸骨大多杂乱无章,随处堆叠。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尸骨致命伤大多是在头骨上,且大多数头骨已经与躯体分离。

后经专家分析,白起坑杀这些降将的手段,主要是“各个击破”。白起将这20余万降将瓦解成一个个仅有五六万人的小团体,然后进行“团灭”,这就比集体坑杀要容易得多。

专家猜想,白起为了安抚这些降将,将他们“化整为零”分成小队,前往秦国营地进行调整和静养,可让这些俘虏没想到的是,等带他们的不是受降仪式,而是被分散虐杀。2020年7月14日,《山西晚报》再次报道称长平之战尸骨坑中的尸骨数量众多,但分布不均,可见白起这一招确实够狠。

长平之战,白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瓦解了赵国的实力,为秦国一统中国打下基础。虽然白起坑杀俘虏给人留下口舌,甚至觉得他惨绝人寰,但自古以来,每场战争都是残酷的,就像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自古慈不掌兵,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白起作为一个优秀的将帅,没有被仁义所限制,选择了最合理的决策,他没有错。

事实证明,白起的做法于秦国是有益的,随着赵国的衰败,其他弱小邦国已经无力再与秦国争雄,秦国自此走上巅峰。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相关内容

手握86亿元现金仍赴港IP...
港交所官网显示,继6月初宣告将在港股IPO后,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08-03 04:42:31
成都近郊自驾露营宝典:5 ...
一、藏在城郊的露营宝藏地 1. 崇州道明竹里・竹隐营地 距市区 1...
2025-08-03 04:38:40
《刺客信条:影》潜行机制革...
《刺客信条:影》已经跳票到了明年,除了“弥助武士”和各种设定问题外...
2025-08-03 04:33:37
原创 ...
文|季婉白 编辑|季婉白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有争议的皇帝...
2025-08-03 04:33:36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种在唐朝时期的酷刑,是一位叫做来俊臣的酷吏发明的...
2025-08-03 04:33:35
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希...
澎湃新闻获悉,“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于11月20日在...
2025-08-03 04:33:14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会随着国力的变化而...
2025-08-03 04:33:11
原创 ...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以王朝为主,这种封建国家与现代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2025-08-03 04:32:47
原创 ...
老蒋打指挥打仗的水平怎么样?这个问题,不光是我军会说他不行,就连国...
2025-08-03 04:32:41

热门资讯

原创 1... 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陆军中将张自忠 (1891年—1940年) 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
从《高逸图》品鉴古人的音乐雅集... “ 上海博物馆东馆开放“三部曲”已步入尾声,即将于11月底前实现全面建成开放。由于文物保护的特殊性...
原创 古...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现代社会当中,纸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大家每天都必须用到的。因为纸币可以买到大...
原创 二... 公元581年,8岁的北周静帝将帝位禅让给大丞相杨坚,就此隋朝建立。 隋文帝杨坚为这个国家不辞辛劳的忙...
原创 刘... 如果你当了皇帝,会给自己发达前关系好的亲戚好友加官进爵吗? 汉朝的创始人,汉高祖刘邦就有那么四个在他...
阎守诚 吴宗国:唐玄宗与杨国忠... 杨国忠其人 国富兵强历来是统治者追求的目标。唐初贞观君臣就曾用“甲兵强盛”和“府库丰溢”来赞美隋朝...
原创 盘... 古代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华夏文明就是建立在农业昌盛的基础上,而水利则是农业的根基。历史上有四大水...
原创 明... 跟福建人聊聊福建,他们大概率不会跟你提鼓浪屿、武夷山,而是会一脸神秘地问你:“你知道福建以前老虎有多...
原创 【... 文|阿朝 编辑|朝子亥 如果说三国时期哪一个联盟最为人所知,那么想必各位读者们会脱口而出孙刘联盟。 ...
原创 三... 三国二十四名将排名有一个顺口溜: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