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以王朝为主,这种封建国家与现代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古代政府的最高的统治者为皇帝,皇帝下面的官员机构也有所变化,名称方面极具古色。
这样一来也让许多没有过多了解的人产生一些误解,在看古装电视剧时,听到一些官员的官职名就会觉得很搞笑,同时觉得这个人肯定是一个小官,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看上去不起眼,实际上地位却高得吓人的官职。
首先是郎中,这个官职名一看上去就非常别扭,因为我们一般都称呼那些古代医生为郎中。所以就会给人一种这个官不够大,多半是一个小角色的印象。可实际上郎中是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妥妥的朝廷高官。古代读书人能够爬到这个位置就已经是不枉此生官途了。
其次是侍中,这个官职名也让人感觉很弱,一个专门侍从皇帝的近臣,搞得像是一个太监一样。很多时候还是一个传话筒,帮丞相传话给皇帝。最初的时候这个官职地位的确不是很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晋朝的时候这个官职就不一样了。它的地位相当于宰相,唐朝的时候也是如此。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可见其官职并不小。
再者是大司农,这个官职名如果只看前两个字倒是颇有感觉,但是后面一个农字就感觉拉低了格调。觉得这就是一个管理农业的官员,权力或许是有,但是地位不会很高的感觉。其实这个官员地位很高,就相当于现在的全国财政经济的主管官,这么一说顿时就给人感觉不一样了吧。
最后就是学士,这个官职名也是让人吐槽,在我们看来学士不就是指那些读书人嘛,而且一般来说都是说那些没什么多大功名的读书人,这样的官员也多半是不太行的存在。但是在魏晋时,这个官职是掌管典礼的存在,到了唐朝地位更是大幅度提高,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和顾问,一时间便有了内相的称呼,地位着实不一般。
不得不说古代的官职名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只是因为我们了解不多,习惯了现代的称呼,所以才会觉得那些官职名古怪。一旦真的明白了这些官职的职责,就会发现这些官名还是挺有雅致的感觉,如那些尚书、司马、都督等等。所以不太清楚之前还是不要妄下定论,不然会闹出不少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