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狂飙飞车》★★★★
1. 疫情后的今天,能够投资3亿美元(相当于20亿人民币)来拍一部电影,简直让人难以相信。或许这是史上最贵的赛车电影,毕竟,赛事本身就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电影自然也得烧钱。结论是:这部电影真心好看!从视觉效果来说,20多个机位提供的360度视角,让你完全沉浸在极速赛车场的震撼中;从表演来说,布拉德·皮特与影片主角相辅相成,互相成就;而剧情方面,尽管是典型的类型片套路,但通过细节的深刻处理,人物塑造合理,剧情转折自然可信。整部影片充分展现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强大实力。
2. 《F1狂飙飞车》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因为影片中的赛车戏份,几乎都来自F1 2023和2024赛季在全球多个分站赛道上的真实比赛间隙拍摄。除了皮特和他的黑人队友,其他车队成员全程参与了比赛,甚至连F1七冠王刘易斯·汉密尔顿都作为联合制片人参与其中。而影片的核心创作团队更是实力强大,来自《壮志凌云2》的原班人马,包括制片人、编剧、导演和作曲。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曾执导《创战纪》《遗落战境》《龙卷风》等电影,作曲大师汉斯·基默更是响当当的名字。有了这样的投入、主创阵容和实景拍摄,这部电影怎么可能不好看呢?
3. 说到剧情,虽然是“逆袭英雄重回巅峰”的经典套路,但我们在谈论这些套路时,实际上是在讲什么呢?套路是类型片的基础,而非结果。这些被多次验证的元素,最终成为了一种类型,并被广泛模仿、复制。比如先有低谷,后有高峰;比如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所以我常说,所有类型片都可以归类为励志片。像《F1狂飙飞车》这样的电影,不可避免地会设定三个典型角色:一个濒临破产的车队老板,一个失败的车手,以及一个被质疑的新秀。而剧情的进展,也必然是从散漫无序到团队协作,再到最终的胜利和团圆。
4. 但是,即便有了套路,剧本结构和人物塑造的细节仍然值得讨论。比如,如何让一个看似松散的团队凝聚起来,这些过程中的台词技巧和矛盾冲突,正是编导功力的体现。比如,影片中的皮特和黑人小伙子,这两名天赋异禀的车手,难免会有“谁才是车队老大”的问题。作为团队,他们需要遵循战术——皮特负责压制对手,而黑人小伙则负责最后的冲刺。对于一个20年没尝过冠军滋味的老车手来说,是否值得为了团队牺牲自己的荣耀呢?
影片首先塑造了皮特的反叛个性,随性不羁,但当他为团队奋力阻挡对手时,又展现了他克服自我欲望、走向成熟的历程。当你以为这位老牛仔再也无法触碰巅峰时,影片又出乎意料地让他的黑人队友复制了他的行为——为团队牺牲,挡住对手,让出赛道。主角皮特终于走向个人荣耀,而黑人队友也完成了“自我牺牲”的精神传承。
看完影片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西方文化同样强调利他和牺牲精神,但与东方叙事不同的是,西方的叙事不仅要求通过自我牺牲展现主角的伟大人格,还要让他最终赢得冠军。这种“既要兄弟情深,又要个人出彩”的双重要求,造就了一种少见的人物塑造方式,让你不得不佩服好莱坞在打造超级明星方面的非凡能力。通过这种叙事技巧,电影不仅放大了明星的个人魅力,也让观众为之疯狂、为之欢呼。
从这个角度来看,剧作的能力其实也代表了一种工业能力。
视频版观看地址:《F1狂飙飞车》:62岁老男神布拉德·皮特尚能Fun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