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主功勋大,兴邦名誉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举统一北方,在这个时候,曹操准备南下,将整个国家完全统一,却在赤壁中遭到孙刘联军的顽强阻击,最后大败而归,此战之后,天下一分为三,史称三国时期。
在历朝历代中,人们最喜欢的历史无疑是三国,正是因为其影响力,导致千百年来关于三国的书籍、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彼时,有着无数武功盖世的猛将,也有着沉鱼落雁的美人,还有擅长计谋的谋士,构成人们心中最为精彩,也最为壮阔的史实,而在三国之中,常山赵子龙可谓是人气非常高的人物,因为常年一身白袍,手持长枪,勇猛中透露着一丝潇洒。但事实上,赵云并没有受到刘备的重用,这是为何?只因在长坂坡之战时,他做错了一件事。
赵云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一名大将。赵云在三国里塑造的就是一个非常正人君子的形象,他富有正义感又十分的隐忍,武功高强且有着常人无法实现的忍耐力。但是这样一个富有才华的人,竟然没有被刘备重用,可谓是非常遗憾。当然赵云没有被重用,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所在。
赵云从来没自己当过冲锋大将,虽然赵云是五虎上将之一,在很多战役中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也能为打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赵云从来没有自己在这些战役中起到一个独挡一面的作用。在这些战役中,赵云多数都是充当将军旁边的护卫军或者运送粮草的一个职位,很多时候并没有能够自行做决定的权力。
刘备周围的亲信太多,看人的眼光很准,早在他的周围就聚集了很多能人。其中就有年少时期还未功成名就的关羽和张飞,刘备和这两个人情同手足,明显关羽和张飞的关系就要比赵云要好得多。而黄忠也因为年长和劳苦功高,在刘备那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马超也是同理。唯独赵云,一没财力二没人际,只能在这些能人后面当一个不大不小的将军。
没有合适的职位给赵云,刘备没有重用赵云,也是因为实在是不知道给赵云安排什么样的职位。刘备身边大将众多,大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理由留在刘备身边,而赵云就只能因为自己的武功和勇猛在刘备身边当一个不高不低的职位。但刘备也不是特别不重用赵云,赵云对刘备来说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比如他特别忠心,能把自己交代的事情都做好,没有那么多的心计,这也是为何赵云能并列五虎将里的原因之一。
但是最为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在长坂坡之战中,当刘备等人杀出重围却发现甘夫人以及糜夫人还有阿斗都还在城内时,赵云义无反顾地杀回到城内前去寻找两位夫人以及阿斗,这对于刘备来说,虽然是足够重情重义,但在危难的情况下,应该第一时间保护的是自己的主公而并非是主公的家人。
如果因为赵云的离开而使得刘备身处险境,那么这种举动无疑是得不偿失的,也正是因为这个举动,让刘备对于赵云的看法重新刷新了一遍。毫无疑问,赵云是一个十分重情义的人,但在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很多事情都只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本能反应去实施,而赵云却会因为自己的重情重义而导致错过最重要的事情,这也让刘备在对于赵云的行事方面产生了一些其他的看法。
总的来说,就是因为太过于看重情谊,导致赵云经常会抓不住重点,虽然他武艺高强,但对于这些事情来说,主公的安危才是首位,如果不能够保护主公,那么再强的功夫、再大的力量也没用。如果说赵云没有去寻找二位夫人以及阿斗,而是守护在刘备的身边,可能人们就会认为赵云不是那么重情义,在史书上的口碑也不会这样好。
但刘备可能因为这种行为而对赵云的为人稍微看好一些,毕竟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思维是不一样的,能够保护主公的将领就是好将领。当然,历史没有如果,这些事情都是后人的猜测,至于为什么到死没有重用赵云,其最真实的理由可能只有刘备自己才知道,这也从侧面证实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寻找真相的快乐。
参考资料:
《庙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