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楚汉相争,刘邦为什么赢,项羽为什么输?
创始人
2025-08-02 02:02:39
0

刘邦,一个不事生产、年过半百的“宽厚长者”;

项羽,一个年少成名,战力爆表的“西楚霸王”。

两大势力在烽烟四起的秦末风云际会,上演了一出楚汉相争的大戏。

只是结局来得异常地突然且迅速:

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被他曾经在鸿门宴上轻视的不屑杀害的这位“宽厚长者”追至乌江,自刎而逝。

刘邦在一众追随者的拥护下,顺利登位。

成王败寇固然是历史必然,但是成功者的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都是值得我们反复学习借鉴的。

复盘刘邦的登帝之路,主要做对了这几件事。

一、先入关中,约法三章得民心,萧何收集秦国资料,预谋天下。

早在由楚怀王率领的反秦大军时期,就跟诸位将军们约定:先攻入关中的封王。

由于那时候,秦军势力仍然强大,各个反秦大军的军头们摄于秦军的威猛,不敢深入关中大秦腹地,而项羽深深痛恨秦军格杀项梁,发誓要挖秦政府的根。

楚怀王与各位将军也积极交换意见,一致认为项羽残暴(每攻一城,就将男女老少全部坑杀),刘邦仁慈,可以利用他的仁慈去大秦故地收买人心。(毕竟大秦百姓被暴秦蹂躏已久,一旦遇到明主,必会望风而降)

于是,刘邦被楚怀王安排率先西进。没想到一试,果然率先攻入了关中。

刘邦作为一个在社会上混迹多年的老油条,完全明白楚怀王安排自己作为进攻关中的先锋部队的缘由——就是要利用自己仁慈的人设,收买天下人心。

刘邦索性将计就计,跟关中军民约法三章,与民休养生息,大获好感。

取得关中大捷后的刘邦,沉浸在楚怀王约定的“封王”美梦之中,忍不住被咸阳深深吸引。

咸阳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取之不尽的宝藏财富、奢华壮丽的皇室宫殿、惊艳绝伦的香车美人;

另一方面是秦国的制度文书以及全国山川的地图,人口,财富分配等机要资料,这些都是能够帮助领袖通过秦王朝的治理情况快速掌握天下情况的重要信息。

说直白点,

前者只能为领袖增加财富、沉溺享受,而后者才能为领袖扩展权力、掌控天下。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身为刘邦阵营核心元老的

萧何

,由于担任过秦国律吏,完全知道咸阳最宝贵的资产是什么。

当众位将领争先恐后地从秦王宫室搬走财物的时候,唯独萧何抢先进入皇宫搜集了秦朝丞相御史府的法律条文以及其它图书等资料收藏起来。

正因为萧何及时收集了秦国统治者收集的这些资料,刘邦才能对天下军事关隘位置、人口情况、各城池的综合实力强弱情况、人民所疾苦的事情,做到充分的了解。

因此,萧何才成为刘邦最为信任的后勤部长,为刘邦在面对项羽的苦战中,源源不断提供兵粮。

这样一来,刘邦阵营才能在日后对天下的形势了然于胸。这对刘邦之后的

还定三秦、力夺成皋、垓下之围

等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安排张良贿赂项伯,从项羽手中获取汉中郡

项羽攻入关中后,发现自己日夜期盼的关中之地,居然被刘邦这个老流氓给抢先夺走,心情特别郁闷,一上来就是一把火烧了咸阳三个月。

然后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厚着脸皮说巴、蜀、汉中也是关中之地,强行将刘邦封为汉王,而不是关中王。

刘邦感觉自己被摆了一道,但是摄于项羽的武力,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

好在项羽阵营中的一个韩国贵族张良对刘邦很有好感,在刘邦社会磕的感情攻势下,张良帮助他贿赂了项羽最信任的人——项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合法地拿下了汉中郡。

仔细看看地形图,就可以知道,汉中可不是一般的位置,它四面有群山保护,易守难攻,是连接关中和巴蜀地区的重要关节点。而是否控制汉中,

决定了刘邦从巴蜀出川还定三秦是要花一年还是花十年的时间。

他的后辈,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跟曹操在汉中大战中消耗了过多的精力,无暇东顾,最终间接导致关羽痛失荆州,造成战略上的被动。

三、韩信献计,还定三秦,一统关中,得兵员粮草

要说刘邦发迹,必提还定三秦,而还定三秦之策,还是献出“汉中对”的韩信所提及的。

要说刘邦阵营的韩信,可真是军事奇才。他的发迹之路,也堪称传奇。

先是在项羽阵营觉得不被重视,于是跑到刘邦阵营,但是其才华同样没有展示的机会,只是当了一名仓库管理员,而且触犯法律,即将被斩首。

临行刑之前,他嘟囔了一句:“主上难道不打算统一天下了吗?为什么杀壮士”夏侯婴吃了一惊,又看到他相貌堂堂,就释放了他。

释放以后的韩信,又鬼事神差般地跟宰相萧何聊到一起了,笔者猜想应该是他屡次谈吐中展现的雄谋大志获得了萧何的respect。

可是,韩信是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急性子,他看刘邦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又要出逃。于是,萧何又贡献了“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在经过萧何的隆重推荐后,刘邦也大气地赏赐了韩信为大将军。于是,韩信终于有机会将心中的雄才伟略一吐为快,留下“汉中对”。

紧接着,刘邦依据“汉中对”的思路,开始了还定三秦战略。

第一个阶段,击败雍王章邯。

刘邦首先派遣了曹参作为先锋部队从南郑出发,取道下辩、故道进入关中。

同时,刘邦亦从故道进军,准备攻取雍地,但章邯及时发现了刘邦的意图,便亲自率军在陈仓拦截住了刘邦的部队。

当章邯率军在陈仓迎击刘邦之时,刘邦意图从陈仓进入关中的道路就已经被堵死了,他本欲暂回汉中,但这时一位谋士向刘邦提出了一条“他道”,即另一条进入关中的道路,结果这条道路走通了。

刘邦成功绕过陈仓,突袭章邯大军,并成功将其击败,章邯没办法退守废丘。

第二个阶段,东下咸阳,击败三秦王主力。

章邯坚守废丘之后,刘邦的下一个目标便是东下咸阳,而在陈仓与咸阳之间,有章邯的弟弟章平率军固守好畤城。

章平退出好畤城,好畤被汉军攻破,咸阳也因此暴露在了汉军的面前。

而后,曹参成功攻破咸阳城,并将咸阳改名为新城。

拿下咸阳之后,汉军则成功切断了三秦王之间的联系。

之后刘邦迅速命令灌婴东进攻打塞王司马欣,同时派遣周勃向北进攻,向翟王董翳施加压力。

而为了阻隔三秦之间的互相救援,刘邦派遣曹参固守景陵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曹参,参出击,大破之。

至此,三秦王的主力部队悉数被汉军消灭。

第三个阶段,击降塞王、翟王,略地关中。

三秦王主力被消灭之后,汉军多路开花,灌婴东进攻打塞王司马欣,司马欣抵抗不住投降汉军,塞国亡。

翟王董翳向汉军投降,翟国亡。同时,派遣郦商攻克了今陕西北部的大片地区,关中北部基本被汉军拿下,关中西部地区则是周勃等人率军将其平定。

至此,汉军仅仅历时四个月,便基本拿下了关中所有地区。于是,大秦故地的兵员粮草便能源源不断地给刘邦拉胯的军事战斗力续命。

四、用齐王之位握住韩信,争取支持围项羽

公元前203年10月到8月,刘邦与项羽正在广武激战正酣。

此时,刘邦已处于巨大的军事焦虑之中,因为他之前在跟项羽的交锋之中接连失利:

先是率领56万大军,被项羽的3万大军完全击溃,丧失彭城。紧接着,又被项羽连续攻占荥阳、成皋,可以说是守一城,丢一城,毫无还手之力。

在广武对决期间,刘邦面对项羽烹杀其父的威胁毫无理会,而且还列出项羽的十大罪状,彻底激怒项羽,导致刘邦被项羽用伏弓击伤。

因此,刘邦处于军事失利和身体负伤的双重打击之中,情绪彻底跌入谷底。

当此刘邦危急之时,韩信却派使节向刘邦请求授予自己代理齐王之位,刘邦自然要破口大骂。

你想想看,任何一个老板在无比危急之时,面对有能力的干部对自己提出升职加薪的请求,是否会有一种被胁迫出让利益的感觉?因此老板内心愤懑,破口大骂,发泄情绪,也都是人性使然。

但刘邦真的不愧为千古一帝,发完脾气后,经过身边谋臣张良、陈平的理性劝谏,居然能瞬间冷静,而且继续“将计就计”一般地发着脾气说:“他祖宗的,大丈夫平定一个王国,当然就是一个实任国王,代理个锤子!”

于是,直接将韩信封为了真齐王!

这一招“顺水推舟”(为啥说是顺水推舟呢?因为韩信已经打下了齐国故地70余城,已成为齐国的实际控制人,就算不封他为齐王,他也拥有着齐王的实权,不如封他齐王,还能让他对刘邦感恩戴德)让韩信在接下来对项羽的围攻计划起到了关键作用。

五、力夺成皋,断绝敖仓,用饥饿给予楚军致命一击

刘邦虽然在跟项羽的对峙中连续失利,而且面对各种突发的不利情况也总是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毫无办法的样子。

不过,刘邦始终善于吸收周围谋臣的献言献策,而且立马落实执行。

尽管,刘邦在项羽的军事威慑之下,失去了彭城、荥阳、成皋,但他依然牢记着顶级谋士郦食其那一番精彩绝伦的规划:

夺取敖仓,断绝楚军的粮食供给,并围困他们,向天下英雄展现刘邦的地利形势。

刘邦按照这一指导原则,不停激怒成皋的守将曹咎,终于逼他出战,遭到汉军的打击,成皋丢失,敖仓粮道被断。

项羽因此失去了敖仓这一粮食重地,陷入战略被动。

正是因为项羽大军粮道被断,开始陷入到类似于“当年长平之战,赵括大军被白起大军包围”的断粮绝境中,项羽只能被迫一直逼刘邦早日战略决战,项羽又是将刘邦的老爹作为人质威胁,又是要跟刘邦单挑,十分焦躁。

在刘邦依次给韩信、英布、彭越封王之后,这一顿统一战线操作下来,项羽被各诸侯合围的态势已经不可避免。

接下来,垓下之围,韩信又通过四面楚歌,让项羽绝望地感到自己的大军可能被完全拿下,开始陷入天人交战的痛苦之中。

至此,韩信又玩了一招“欲擒故纵”,故意让项羽仅仅率领800骑兵从十万大军突围,而项羽突围与包围圈越远,就说明其与主力的分割越成功。

正是这精妙的一招,汉军避免了与楚军的大规模血战,让刘邦以极小的代价一统天下。

反观项羽在楚汉相争中,璀璨开局,但居然最终尽失优势,自刎乌江,就是因为在这几件事上决策失误。

一、杀降卒、焚秦宫、失民心

巨鹿之战,项羽率领自己掌控的5万核心精锐在各诸侯的10万军队围观下身先士卒,破釜沉舟,一战打服了秦军,也在各诸侯面前树立了兵威,最终收复了秦国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以及他们的20万降卒。

可是项羽一直生性多疑且异常残暴,动不动就要屠城。在攻入关中之前,楚军并没有善待这20万降卒,肆意凌辱他们,招致投降的秦军上下一片怨恨,萌生异心。

项羽也是担忧这20万降卒影响攻入关中的决战,就擅自将他们归入到自己的对立面,尽数屠杀。

攻入关中之后,项羽因为两方面的怨恨(1.秦军诛杀了他的起义领袖、亲人项梁;2.鼠辈刘邦抢了他的“先入关中”之功),于是引兵西屠,焚烧秦王宫室,大火三月不熄。

自此,项羽的西楚军尽失秦地民心,也为后来三秦将失去三秦之地埋下深深的隐患。

二、不都关中都彭城,烹杀智慧韩儒生

平定关中之后,谋士韩先生向项羽积极建议:“关中地区,拥有险要的山川形势,在四座要塞保护之下,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称霸天下。”

谁知道,这么一条珠玉之策居然完全没有得到项羽的重视,还得到了一条经典的回复:“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虽然当时天下未定,但满脑子都是富贵还乡、光宗耀祖等粗浅想法的项羽自然无法理解韩先生的精妙之策。

韩先生听到项羽的答复之后,惊讶之余,深感自己的珠玑之言被完全忽视,于是赌气地说出了灭身之言,讥笑项羽“沐猴而冠”。

实话实说,韩先生对项羽的批评,有人信,有人不信,但经过项羽因“沐猴而冠”之言将韩生烹杀,就是向世人证明了自己就是一只戴着帽子的猕猴。

项羽不过是一个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粗人。

所谓粗人,不是指他没有文化或是行为粗鲁,而是指他的行为欠考虑,为人处事不通人情,属于那种想了就干、干了再想的人。

其实他的性格一向如此,就算不在这件事上犯错误,迟早也会在那件事上捅娄子。

项羽只会战场上的厮杀,却没有政治上的思考力。

韩先生所做的分析,项羽既看不懂,也不了解,远超他的智商。

向蠢驴提出只有龙驹才可以了解的建议,一定碰壁;如果愤而揭露蠢驴的真相,结果一定严重。

韩先生以自己的亲身悲惨遭遇告诉大家。跟蠢驴讨论龙驹之事,不仅浪费时间无意义,甚至可能丢失性命!

从此之后,项羽自断言路,很难再听到如此智慧的建议了。

三、分封天下失策,埋下隐患全是坑

公元前206年春季,项羽尊称芈心为义帝,说:“既然称帝,而古代称帝的人,都拥有土地千里,住在河川的上游。”下令芈心迁都江南郴县。

二月,项羽瓜分天下,大批封王。

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建都彭城,领土包括故魏王国和故楚王国的九个郡。

项羽跟范增都疑惧刘邦,可是既已和解,又不愿承担毁约的恶名,秘密商量说:“巴蜀道路艰险,又是秦政府放逐罪犯的地方。”于是宣称:“巴蜀也是关中土地。”封刘邦当汉王,首府设南郑,领土包括巴郡、蜀郡、汉中郡。

然后把关中分为三国,安排秦政府降将,包围刘邦,阻塞他的归路。

封章邯当雍王。

司马欣从前当过栎阳监狱官,对项梁有恩,所以项羽封他当塞王。

董翳曾劝章邯投降,所以封他当翟王。

项羽既把魏国土地纳入自己版图,于是封魏王魏豹当西魏王。

瑕丘人申阳,本是张耳最宠信的随从,因首先攻下三川郡,并在黄河沿岸迎接楚军,所以封他当河南王。

韩王韩成照旧,首府设阳翟。

赵国将领司马卬,平定河内,建立不少功勋,所以封他当殷王。

改封赵王赵歇当代王。

赵国宰相张耳,素有贤名,又追随项羽入关(函谷关),封他当常山王。

当阳君英布,是楚军大将,勇冠三军,封九江王。

番阳县长吴芮,率南方百越部落参战,又追随项羽入关,封他当衡山王。

芈心的上将共敖,攻击南郡,功劳很多,封他当临江王。

改封燕王韩广当辽东王。

燕国(韩广)将领臧荼,随楚军救赵国,再随楚军入关,封他当燕王。

改封齐王田市当胶东王。

齐国将领田都,随楚军救赵,再随楚军入关,封他当齐王。

当初,项羽北渡漳水救赵,田安收服济北(济水以北)几个城市,率军归降项羽,项羽封他当济北王。

而田荣,屡次拒绝项羽的命令和约束,又拒绝发兵加入西征联军,所以独不加封。

成安君陈余,交出大将印信后就行他往,又没有追随项羽入关,也没有加封。

很多门客提醒项羽:“张耳、陈余,都是赵国的复国功臣,张耳既然当王,对陈余不应不理。”

项羽勉为其难,听说陈余在南皮,就把环绕南皮的三个县,封给陈余。番君(吴芮)部下将领梅的功劳最多,封十万户侯爵。

从这一长串项羽的分封,可以看出项羽贫乏的政治头脑以及对人性的严重低估。

不过,他对刘邦的封地还是做了精心的谋划处理。

首先,项羽宣称巴蜀那乌烟瘴气的地方也属于关中,以证明项羽兑现了“怀王之约”,将刘邦封为关中的王,然后将三个秦将封为王镇守大秦故地,用来堤防、堵塞刘邦。

其实呢,用三秦将堵塞刘邦的方法也足见项羽花费了不少心思。把三个背负着“卖国求荣”骂名的降将分为原来秦朝的核心地段,可谓一石三鸟:

其一

,虽然是项羽操刀屠杀的20万降卒,但关中的百姓认为,是这三个秦将坑了自己的军队和百姓,他们之间会无休无止地互相恶心;

其二

,正因为三秦王和关中百姓已经离心离德,所以他们的退路被项羽全部堵死,没有造反的基础;

其三

,基于以上两方面因素,走投无路的三秦王只能一门心思帮助项羽守着不安分的刘邦。

除了对刘邦封地的精心封锁,项羽的这次分封,完全被自己的喜怒和他左右政客们的喜怒所操纵,为自己制造出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严重危机。

1.政治博弈中,最忌讳树敌过多。就算你项羽想逼着田荣这样的人造反,那你就得提前安抚好像陈余、刘邦这样的人。

2.利益分配中,不能让既得利益者们的利益和风险隔断得太干净。比如,把英布这样的不羁之辈分到齐地中间,难道他能对齐地造反熟视无睹?

3.围师必阙、穷寇勿追,千万不能把身处绝境的人逼得太狠。你项羽要想让三个秦王给自己当看门狗,封牢刘邦,你就应该给他们足够的防守力量。要是完全不放心这三个叛将,就索性让他们当清闲王爷,自己派信任之人严加看守。

4.越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势力,越应该将他放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否则,把这股势力扔到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去,人家关起门可以放心大胆地发展实力,翅膀硬了就可以飞出来搅动风云。等你项羽前往剿灭,即使成功,也代价巨大。

5.身居权威之位,不要越俎代庖,贸然干涉下属的既有管理体系。

像燕王韩广,派遣他的大将臧荼,率领军队参加项羽的联军西征,臧荼即令有功,正常的情形应由项羽对臧荼加以赏赐,遣送回国,再由国王韩广酌予擢升。

可是项羽却卖弄他的权威,把臧荼封燕王,反而把本来的燕王韩广,逐出首府蓟县,贬到偏僻的无终当辽东王。对齐国和赵国也都如此。

后来,更把韩王韩成当作罪犯一样地诛杀,韩成的智囊张良,遂被逼入刘邦阵营,跟项羽作对到底。

正所谓: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正是项羽分封天下之后带来麻烦的写照。

四、猜疑范增,痛失贤臣。

公元前204年,项羽围困荥阳,攻势猛烈,荥阳危在旦夕。刘邦恐惧,向项羽求和。范增警告项羽,决不可接受,继续加强攻击。

范增是项羽最顶级的谋臣,早在

鸿门宴

之前,他就积极向项羽提醒:刘邦在山东(崤山以东)贪财好色,现在进入关中,反而对美女财物不再关注,证明其志不在小,并且看他有帝王的气相,要在鸿门宴上尽快除掉。不过,由于项羽的犹豫跟不屑,刘邦借此逃过一劫。

刘邦对项羽阵营的范增十分畏惧,于是只能乞求陈平的诡计。

当项羽的使节到荥阳时,陈平烹制最丰富、最昂贵的酒席,包括一只全牛(太牢),用最尊敬的礼节,向使节呈献,可是却忽然间大吃一惊,懊丧说:“我以为是亚父(范增)派来的人,原来是大王(项羽)派来的人!”把酒席原封抬回去,更换一桌粗茶淡饭(全牛太牢当然没有了)。

使节回到西楚大营,把这类事情报告项羽,项羽果然对范增怀疑。

范增催促对荥阳发动急攻,项羽既对范增已有戒心,所以偏偏不肯急攻。

范增终于发现原因何在,悲愤说:“天下大事,已经底定。大王好自为之,请允许我退休还乡。”

项羽巴不得早日排除这位居心不良而又整天唱反调的老汉,于是立刻批准。

范增从前线返回彭城。就在中途,背上的疽疮复发,病故。

五、失去敖仓,令自家军队陷入饥饿困境

自从彭城之战后,项羽用3万精锐就把刘邦的56万大军完全击溃,而且攻击夺取了汉军一边逃跑、一边据守的荥阳、成皋等若干城池,刘邦一直都是抱头鼠窜的态势。

项羽在正面战场,无论逆境、顺境,优势、劣势,都是勇猛无敌,未尝败绩,他也完全想不到刘邦的诡计都有什么威力。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一直都是大军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粮食基地和粮道必然是大军主帅首要考虑重点防御的位置。

而项羽为了攻击彭越,拿回陈留、外黄、睢阳,只派了情绪不够稳定的曹咎来镇守成皋,护佑

敖仓

。虽然他对曹咎反复交代,面对刘邦百般挑衅,都不要出战。

可惜,汉军吃准了曹咎的情绪暴躁,肆意凌辱他,逼得他气得发抖,出门迎战。

果不其然,曹咎出战后,就被汉军歼灭,成皋丢失,楚军敖仓的粮道也断了,饥饿的魔掌伸向项羽大军。

总结

刘邦虽然在军事斗争中拉胯,遇事情急躁无主见,但他为人有亲和力,自带领袖气质,认真听取周围谋臣们的意见,从善如流,并且对有建设性的意见迅速落实。

因此,刘邦周围能集聚起“人才库”,并且人才推荐人才,形成了正向反馈。

夏侯婴发现了韩信,萧何推荐他为大将军;郦食其毛遂自荐,并带来了郦商;张良被刘邦深深吸引,从项羽阵营出逃。

刘邦的“汉初三杰”中的两位都是来自项羽阵营,可见刘邦魅力之大!

项羽虽然年少成名,功勋卓著。在军事战场上,历经70多场战役,未尝败绩,打遍天下无敌手。

他就是成功的代言人,目之所及,毫无对手。他肌肉发达、头脑简单,从来都是以拳头软硬论输赢,完全不屑于阴谋诡计,更无法理解运筹帷幄。

直到自刎乌江之前,他依然一直强调“此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真是

可敬可叹英雄胆,可怜可笑莽汉脑。

全文结束,如果觉得内容有价值,请随手点个赞,非常感谢!有任何见解、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广州二中飞出“空中F1”选...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杰 七月午后的阳光,将位于广州市白...
2025-08-02 08:39:34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初赛正式启动啦!此次初赛的开启,犹如在福...
2025-08-02 08:38:14
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
近日,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隆重举行。赛场上,来自各行...
2025-08-02 08:36:39
原创 ...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会...
2025-08-02 08:33:38
原创 ...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秋战国时期楚越之间地关系在当时影响有多...
2025-08-02 08:33:34
原创 ...
楚汉相争时,项羽作为盖世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却高开低走,被刘邦逆袭...
2025-08-02 08:33:21
第一功臣,权力大,刘邦还会...
萧何作为第一功臣、第一丞相,那他适不适合做呢?日子好不好过呢? ...
2025-08-02 08:33:13
原创 ...
皇权,受命于天,但是当到了这个孤独又清冷的位置上的人,还是当初的那...
2025-08-02 08:33:08
原创 ...
木木:小月月,快来啊!我给你暖好被窝了。 月月:来了来了,请开始你...
2025-08-02 08: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群... 前些日子看到了一个关于“传国玉玺”的介绍: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
原创 课...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很多人在看历史的时候,总免不了会进入先入为主的误区。 其实我们印象中的历...
原创 “... 我们平时在看古代电视剧中经常能见到秀才,而最常听到对他们的称呼就是“穷秀才”。 因此在多数人眼中,秀...
原创 借... 引言: 世人皆知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却不知在这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大战之前,曹操竟做出了一个令后人费解的决...
原创 吴... 荀子说:“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战国末期,各个诸侯国都在施行变法,奖...
原创 此... 中华民族上上下下五千年历史长河浩浩汤汤,自始皇帝嬴政一统天下到晚清溥仪帝制的彻底粉碎。这其中历经多少...
原创 2... 秦始皇的皇陵至今仍未被挖掘,主要是因为担心现代的技术不能完全保证开挖的时候,皇陵内的文物不遭受到破坏...
原创 猪...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风林秀 编辑:吃硬盘吧 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的时候,菩提祖师曾经对他说...
原创 奇... 公元9世纪,大唐帝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国力日衰。然而,就在这看似日...
为什么人们把成吉思汗的三女儿叫... 监国公主阿剌海别:成吉思汗背后的巾帼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巾帼英雄的身影屡屡闪现,然而,除了花木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