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伯奢一家惨遭灭门,凶手曹操差点遭到报应,死在陈宫手里。
要不是陈宫觉得自己是追随曹操而来,杀了他有违仁义,曹操早就去见阎王了。
但是,曹操的所作所为,让陈宫彻底认清了他的真实面目: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狠毒残忍。
所以,陈宫抛下曹操一人,自己另寻活路去了。
等曹操醒来,不见了陈宫,心想陈宫肯定是觉得自己不仁不义,才选择离开的。
当下,也不再多想,曹操收拾行囊往陈留去了。
到了陈留,曹操竖起“反董”大旗,广发英雄帖,号召各地诸侯联合起来,一起讨伐董卓。
对董卓蛮横跋扈、专权乱政行为看不过去的诸侯,不在少数,于是他们纷纷响应曹操的号召。
最后,总共集齐十八路人马,浩浩荡荡杀向洛阳。
值得一提的是北平太守公孙瓒,他经过平原县的时候,顺带把刘、关、张三兄弟带上了。
离线很长时间的哥仨,再次上线,马上就会迎来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敬请期待。
就这样,“讨董联盟”正式成立,推举袁绍为盟主。
袁绍能当盟主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威望很高。
在那个看出身的时代,这就是最重要的政治资本。
一切准备就绪,“讨董联盟”准备大展拳脚,盟主袁绍开始排兵布阵,调兵遣将。
首先,袁绍安排自己的弟弟袁术督运粮草。
接着,又派出孙坚担任先锋,攻打汜水关。
这时候,董卓也得到了十八路联军要讨伐自己的消息,先是吃了一惊,随后又平静了下来。
因为他有个好儿子,能征善战、勇猛无双的吕布,有吕布在,董卓就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
不过,这事还不需要吕布出马,董卓手下有一员猛将,自告奋勇,要去击溃联军。
这个人很有名,他叫华雄。
有没有觉得很耳熟?
华雄也的确是一员猛将,他一出手,直接击杀鲍忠。
这时候,你也许要问,鲍忠是谁?前锋不是孙坚吗?
这我得好好跟你说说!
这“讨董联盟”也不是铁板一块,里面的诸侯,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谋划着为自己争功夺利。
首先蹦出来的,就是济北相鲍信,他怕孙坚夺得首功,就派遣自己的弟弟鲍忠,偷偷地赶在孙坚前面,先去攻打汜水关,只是鲍忠不给力,被华雄一招秒杀。
接下来,袁术又耍起小心思,偷偷扣下要发给孙坚的粮草。
孙坚军中缺少粮草,顿时人心浮动,毕竟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去打仗?
华雄抓住这个战机,一举击溃孙坚,差点把孙坚送去见佛祖。
你看吧,就这样的“讨董联盟”,能取得好的战绩,那才是活见了鬼。
孙坚战败的消息传到袁绍营帐,袁绍大吃一惊,赶紧把所有人招来开会。
袁绍问大家有什么办法,能够灭掉华雄?
所有人都不言语,袁绍环视众人,发现公孙瓒身后站着三个人,长得都很有特色,虽然都不说话,但是脸上都挂着冷笑。
所谓“枪打出头鸟”,既然所有人都不言语,那这三个面露冷笑的人,就被袁绍揪了出来。
现在的情况跟这个画面有点像:老师要提问了,下面的学生都低下了头,老师发现有三个人不但不低头,还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你说,这种情况下,老师会不会盯上这三个人?
这三人,正是刘、关、张哥仨,公孙瓒就把带头大哥刘备的出身、地位,立过的功劳,一股脑说了出来。
听完公孙瓒的介绍,两个人流露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第一个是曹操,他在意的是刘备哥仨的战功,就是剿灭黄巾军的功绩,曹操关注点是个人能力。
第二个是袁绍,他在意的是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袁绍关注点是个人出身。
两人截然不同的反应,也为他们将来不同的命运埋下伏笔,这个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
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华雄的叫骂声,他直接堵了“反董联盟”的门口,要把他们一举歼灭。
被人打上门了,袁绍等人也是要脸面的人,这口气怎么能忍得下?
于是,觉得自己武力值还不错的人,就想替自家主公争争脸面,前去斩了华雄。
第一个,是袁术手下,名字叫俞涉,能力不大,口气不小,结果还没出三招,就被华雄斩了。
第二个,是上将潘凤,手握巨斧,去挑战华雄,无奈能力不行,还是被斩了。
接连的失败,让袁绍很难受。
这时候,袁绍开始想念他的上将颜良、文丑了,要是他们在,区区华雄,何足挂齿?
可是,他们毕竟不在,接下来要派谁出战呢?
袁绍正在苦恼的时候,有人突然大喊:“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喊话的是谁?聪明的你,能猜到吗?
接下来,又是一出好戏,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好了,这次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后面的故事更精彩,关注我,我们一起读《三国演义》。
曾经我有一个问题。
名著是什么?
后来我知道了,名著就是我们经常在谈论,却死活读不下去的书。
关注我,我们每天一起读名著。
现在读的是《三国演义》,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早晚读完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