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935年,毛泽东喝完一碗辣椒汤,跟随红军爬雪山
1935年,蒋介石派以薛岳为总指挥的围剿大军,在红军大渡河的必经之路进行了层层封锁,试图采取当年的太平天国石达开的惨痛经历,让红军主力也被国民党军消灭在大渡河。
可正当蒋介石信心十足的对各路将领游说,干掉红军的最佳时机到了,建立功勋的时候在此一举等等众多振奋军心的电报纷纷发给围剿大军将领时,令他们猝不及防的事情又发生了。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听取刘伯承和聂荣臻的强烈建议后,不再冒险抢渡大渡河,而是选择了更为危险的泸定桥。哪怕当时刘伯承领导的先遣队已经占领了大渡河的渡口,但架桥的条件实在是太过艰难,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于是,只能选择泸定桥。
那么,国民党的围剿大军在大渡河附近严防死守,布下天罗地网又如何,纵使他们的大网织得密不透风,可红军不从那里经过,也是徒劳一场。
于是,红军又再一次在蒋介石觉得万无一失,信心十足的当口,悄悄“溜”走了。
为了与红一、红四方面军顺利会合,红军过了泸定桥后,选择火速往北行军。
可是,要想实现这条北上之路,红军必须爬越夹金山。
一、为何红军非要翻越气候恶劣的夹金山
你可能会想,不就一座山嘛,红军这一路走来,爬过多少山,越过多少沟壑,吃过多少苦头,这一座山又算得了什么呢?
可夹金山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它的海拔高达4900多米,空气稀薄就不用说了,而且山上常年都覆盖着深深的积雪,仅仅一天内的天气都可以发生许多次的变化。
当时正值六月份,红军在长征路过云南时也就五月份左右,当时云南的天气温暖舒适,但一下子赶到夹金山后,红军战士一下子难以适应是在所难免的。
据当地的村民描述,得知红军要翻越夹金山,村民们都十分震惊,因为他们深知,哪怕是飞禽走兽,都很少甚至没有能够顺利翻越夹金山的,夹金山常年堆积着累累白骨,有动物的尸骨,也有人的。
但中革军委的战略指示是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面对多大的困难,必须不顾一切北上与红四方面会合,而且国民党的围剿大军一直对红军紧追不舍,只有尽快与红四、红一方面会合,红军的战斗力才能发挥到最大。
所以,纵使眼前困难重重,明知夹金山气候有多么的恶劣,红军有且只有一条路可走——翻越夹金山。
二、毛泽东靠着两样东西翻越夹金山:辣椒汤和木棍
1935年6月7日的早晨,红军踏上了翻越雪山的漫漫长征路,因为行军路上为躲避蒋介石围剿大军的追击,红军只好一路的东躲西藏,物质条件极其有限,甚至已经无法解决温饱了。
毛主席发明了一种抵御寒冷,又有饱腹感的方法,那就是吃辣椒。
在6月7日的早晨,毛主席也是喝完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辣椒汤后,跟着红军队伍踏上了无比陡峭,又无比湿滑的夹金山的雪路。
据中央文献研究室所著的《毛泽东传》得知,毛主席当时穿的仅仅是
夹衣夹裤
。
夹衣夹裤对于当时云南的天气来说,可能也就刚刚好,但对于常年积雪覆盖的夹金山来说,就显得太过单薄了。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因为积雪路面太过湿滑,战士们都在路上尽可能的准备了木棍作为支撑,毛主席也不例外,他和战士们一样,
手持木棍
,穿着单薄的衣裤,坚定不移的跟随在红军队伍中。
作为红军的指战员,毛主席其实可以不用靠两只脚走,他可以骑马,也可以使用特权,以稍微轻松的方式翻越雪山。
可是,
毛主席没有搞特殊,甚至还把自己的马让出来给伤员和女同志使用。
长征路上,一边要与蒋介石的围剿大军作战,一边要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交战,红军战士受伤的很多,生病的也很多,加上女同志本身的生理特征,比男同志来说,吃的苦要更多一些。
此时,毛主席把自己的马让出来,有时候给体弱的女同志骑,有时候给伤病员们使用。
毛主席这样的做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朴实,他说,多一个同志爬过雪上,革命的力量就多保存了一份。
刚走到半山腰,夹金山的气候却突然间发生变化,天空中硕大的冰雹劈头盖脸的砸下来,怕战士们吃不消,
毛主席赶忙拉着战士们的手一路前进,还一直耐心的叮嘱战士们:“低着头走,不要往上看,也不要往山下看,千万不要撒开手!”
四千九百多米的高山,哪怕只是半山腰,也是非常陡峭的,加上是积雪路面,稍有不慎就可能摔下悬崖,粉身碎骨。
所以,哪怕毛主席也是第一次走这样的路,但作为42岁吃过太多苦,见识过太多风雨的他,太清楚在悬崖峭壁上小心翼翼攀爬时,往下看的后果,所以才一次次叮嘱战士们,一次次主动拉起战士们的手,传递着信念,也传递着力量。
以为一场冰雹就结束了吗?夹金山更让人难受的是山顶稀薄的空气,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士们,面对冰雹可以靠年轻硬朗的身体抗一抗,但面对稀薄的空气,那种超越身体极限的挑战才是最致命的。
冰雹停止后,红军战士们逐渐来到山顶,一些身体毕较虚弱的战士们只是想稍微休息一下,给自己补充点体能,却自此再也没能够站起来。
在极端环境下,身体紧绷的那根弦,只要有一丝一毫稍许放松的念头,很大程度上就撑不下去了。
当看到坐在雪地上稍作休息的戴天福时,毛主席心疼的对他说:
“你坐在这里非常危险的,来,我背着你走。”
这是一个怎样的主席呢?自己的马给相对弱势的战士们骑,看到战士们累了,会想着背一把。
单单这几个举动,那种和蔼亲切的毛主席形象便非常立体的浮现在了眼前,此时,作为高级指战员,作为红军领袖,他完全没有高高在上,只是像一个和亲和爱的普通战士,或者一个温暖的长辈,怀着一颗善良、体贴的心,关心着每一个战士的安危。
对毛主席了解太深的警卫员眼见毛主席要背起戴天福,于是抢先一步背起了戴天福,毛主席没抢过警卫员,但他一直在警卫员身边帮扶着,小心翼翼的来到了山顶。
爬到了夹金山的山顶,下山就相对容易了许多,当天下午红军就来到了达维镇,终于遇上了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
1935年的6月18日,毛主席会见了早已等候多时的红四方面军的第三十军政委李先念。
结语:
毛主席凭借着单薄的衣物,
就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辣椒汤,握着一根木棍,带着红军主力翻阅了令多少人闻风丧胆的夹金山,看得人几度泪目。
作为红军的创建者,作为在军队中拥有极高权威的指战员,他本可以搞特殊,甚至红军战士们也希望他搞特殊,可他却选择了和战士们一起吃苦,一起面对夹金山无比恶劣的气候条件。
过雪山的毛主席,是一个暖心的长辈,一路上鼓励着战士们前行,在战士们需要帮助时,他会竭尽全力伸出援手,他会贴心的提醒战士们,翻越悬崖峭壁时,不要往下看,会主动拉着战士们的手,一起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却丝毫没有退缩,选择勇往直前。
在军事指挥上,毛主席是神,多少次将红军从绝境中“营救”出来,在行军队伍中,毛主席是个贴心的大哥哥,有困难,他会伸出援手。
这一年,他其实也不过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