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LG杯决赛第二局,柯洁执白对阵韩国棋手卞相壹。 第82手,柯洁起身倒水时,将提子随手放在棋盒旁。 卞相壹突然举手示意裁判,镜头捕捉到他犹豫数秒的微妙表情,这一幕被中国网友戏称为“神之举手”。
裁判依据韩国新规,以“未将提子放入棋盒盖”为由,判罚柯洁2目。
而当他因同样问题第二次被判负时,当场质问:“喝个水回来就输了? ”
裁判在卞相壹长考时中断比赛,追溯柯洁此前提子违规。 柯洁怒斥:“他还在思考,你凭什么用他的时间封盘?
卞相壹以“零胜夺冠”捧杯,创下围棋史上最荒诞的冠军纪录。
争议新规的“量身定制”疑云
韩国棋院2024年11月突然推出新规:提子必须放入棋盒盖,首次违规罚2目,二次违规直接判负。 但追溯时间线,规则修订恰在LG杯开赛半年后、决赛前两个月,被质疑“专为决赛设局”。
新规导火索疑似源于2024年5月的一场围甲联赛:中国棋手党毅飞因未及时放置提子,导致韩国棋手元晟溱误判形势半目落败。 赛后申诉因“无相关条款”被驳回,而半年后同一问题竟升级为判负规则。
执行双标:裁判权沦为“隐形武器”
韩国国内联赛已因新规陷入混乱。
卞相壹本人坦言“直到判罚才知此规”,并直言其“毫无必要”。
三星杯半决赛中,中国棋手丁浩多次未放提子,裁判未予处罚
LG杯决赛第三局,卞相壹白52手先按钟再放死子,裁判却视而不见。
当规则执行全凭裁判主观裁定,围棋的公平性彻底崩塌。
围甲联赛:韩援的黄金饭碗
十余名韩国顶尖棋手常年活跃于中国围甲联赛,朴廷桓、申真谞等顶级选手单盘报酬高达6-10万元,是中国新秀的3倍以上。 2023赛季,韩国棋手在华总收入超1.2亿元人民币,占其全球收入的68%。
禁韩令:击中韩国围棋的“七寸”
LG杯争议后,中国围棋协会火速起草“禁韩令”:新赛季围甲联赛全面禁止韩国外援。 若政策落地,韩国18-25岁职业棋手年均收入将从28万元锐减至12万元,相当于首尔便利店店员薪资水平。 韩国棋院理事金荣三坦言:“失去中国市场,我们的职业体系可能崩溃。 ”
韩国围棋的“三巨头困局”
近四年半,韩国仅有申真谞、朴廷桓、卞相壹三人夺得世界冠军,新生代棋手无一打入国际赛事四强。 反观中国,25位现役世界冠军中,00后王星昊、屠晓宇已崭露头角。 杨楷文以中国等级分第21名身份击败朴廷桓夺得春兰杯,印证了中国梯队的厚度。
独角戏舞台:从竞技场到“内战秀”
中韩分道扬镳后,韩国赛事收视率暴跌52%。 缺少中国棋手的LG杯沦为“卞相壹个人秀”,决赛观众人数不足上届三成。 韩国棋迷留言:“看申真谞虐菜,不如看AI解盘。 ”
棋道精神的消亡
围棋自古被誉为“手谈”,无声的智慧对话。 但新规催生的举报文化彻底摧毁信任。
”
民族主义绑架竞技
韩国网民翻出2003年“围棋起源于朝鲜半岛”的申遗旧账,中国网友则以《周易》《左传》古籍反击。 文化争夺背后是47亿元的中国围棋培训市场与仅8.3亿元的韩国市场之利益暗战。
韩国棋院的“文字游戏”
迫于压力,韩国棋院于2025年2月3日取消“二次违规判负”条款,但致歉声明仅面向“全球棋迷与赞助商”,对柯洁和中国棋协避而不提。 5月7日,其新版规程将罚则改为“累计两次罚1目”,被中国棋协视为“换汤不换药”。
柯洁的沉默抗议
LG杯后,柯洁拒绝所有赛事,甚至婉拒等级分关联比赛。 中国围棋协会亦未将其LG杯成绩计入等级分,以官方姿态否定比赛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