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境贫寒,他又因父母双亡,无家可归,被迫到家乡
皇觉寺
当了一名和尚,但是,不久家乡就闹了灾荒,寺中香火冷落,他只好外出化缘。在这其间他历尽人间沧桑,常常一整天讨不到一口饭吃。有一次,他一连三日没讨到东西,又饿又晕,在街上昏倒了,后为一位路过的老婆婆救起带回家,将家里仅有的一块豆腐块和一小撮菠菜,红根绿叶放在一起,浇上一碗剩米饭一煮,给
朱元璋
吃了。朱元璋食后,精神大振,问老婆婆刚才吃的是什么,那老婆婆苦中求乐,开玩笑说那叫“珍珠翡翠
白玉
汤”。
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他是怎么走上皇帝的宝座的呢?
朱元璋幼时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四,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所以又叫朱重八。
1343年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
蝗灾
和
瘟疫
。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邻居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去寺庙当起了和尚,不久,当地饥荒,住持只能打发和尚们出去化缘,17岁的朱元璋只能离开寺院开始流浪。
经过了3年的游历,朱元璋走遍了合肥
、
河南
、
固始
、
信阳
,又往北走到
汝州
、
陈州
、
鹿邑
等地,又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
淮西
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当时正是
元末农民起义
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
白莲教
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族矛盾
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纷纷铤而走险。1351年5月,
韩山童
、
刘福通
在
颍州
揭竿起义,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
红巾军
”,并推韩山童为明王。接着,
徐寿辉
起于
蕲州
,
李二
、
彭大
、赵均用起于
徐州
。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
第二年也就是1352年正月十一日,
定远
县土豪
郭子兴
联合
孙德崖
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
郭子兴
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
濠州
后,郭子兴自称元帅。随后,郭子兴据濠州而坚守,号令彰明。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
汤和
的来信,邀请他参加
郭子兴
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岁。
英勇善战
朱元璋参军后,
精明能干
,处事得当,打仗时
身先士卒
,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
当时
郭子兴
有一养女,
郭子兴
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的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
孙德崖
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
芝麻李
被元军杀害,其部将
彭大
和
赵均用
率兵到了濠州,彭大与
郭子兴
交好,而孙德崖等人则拉拢赵均用。在孙德崖的鼓动挑拨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将郭子兴弄到孙家毒打一顿,准备杀掉他。朱元璋闻讯后,在
彭大
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兴。从此,两派结怨更深了。
朱元璋见
濠州
城诸将争权夺利,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1353年6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
徐达
、
周德兴
、
郭英
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后来朱元璋又挑选了
心腹徐达、
汤和
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在路上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乘夜攻打定远
横涧山
的元军营地,元帅
缪大亨
投降。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
滁州
。
在路上
定远名人
李善长
求见,便留李善长做了幕府书记,李善长告诉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
知人善任
,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
在朱元璋进攻
滁州
时,
郭子兴
受到赵均用、
孙德崖
等人的排挤,所以,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
郭子兴
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
1355年,朱元璋一举攻克了
和县
。
郭子兴
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
郭子兴
病逝,小明王
韩林儿
任命郭子兴的儿子
郭天叙
为都元帅,妻弟
张天佑
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虽然朱元璋是左副元帅,但是军中的官兵大部分是由朱元璋招募的,所以朱元璋实际上是这只队伍的主帅。
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克太平。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因此,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朱元璋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1356年,朱元璋攻破
集庆,朱元璋升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
直至1360年,朱元璋骁勇善战,部下兵马已达到10万有余,
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
张士诚
,西面是
徐寿辉
,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
在此期间朱元璋一直在开展“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策略,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
皇朝
。
经过几年的发展,朱元璋治军有方,深的民心。
终在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
大明
,年号
洪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