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世纪之初,法国成为了整个欧洲地区反封建主义势力最为集中也是最为激烈的地方,随着反封建主义精神的日益激烈,在此期间所有反封建人民所产生的精神也成为了日后的法兰西民族精神。
每一种精神的存在都有他所代表的特定意义,例如像我国的长征精神代表着勇于战斗、不惧艰难,那么法兰西民族精神又代表什么呢?
马克思的“民族”
从最初以所在州岛作为分界的自然民族到以某一些家族作为定义,“民族”一词从其本意上就已经发生了天差地别的改变。
直到马克思将“民族”一词重新进行定义,如今的社会对此才有了新的认识,那么马克思又是如何定义“民族”一词的呢?
马克思认为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那些民族、家庭、人民等等的一系列的定义终究不过是在一起生活的一种生活共同体的集合。
既然马克思认为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那些都称不上民族,那么马克思所主张的共同体又是怎样的才能被称为民族呢?
对此马克思曾经在1848年所写的文章中对法兰西民族有过自己对“民族”一词的定义有过更为详细的论述。
“法兰西人,在中世纪不仅完成了伟大的发展甚至还走到了欧洲发展的前面,南方法兰西人更是同自己的压迫者斗争了好几个世纪,虽然结局惨淡,但是最后也让整个国民公会承认了南方法兰西人,并给予他们自由”。
在对法兰西人的民族斗争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法兰西民族本身就是一个所形成的历史的命运和文化发展的共同体。
那么对此我们是不是又可以理解为只要是有历史的命运和文化发展的共同体就都可以被称为民族呢?
首先,肯定不是,在此后的时间里马克思针对于德国、爱尔兰、英国等一系列国家都做出过自己的看法以及见解。最后得出结论,“民族”一词所代表的并不是一个特有的共同体,而是多民族的,每个国家都存在自己的民族主义,也正是因为有了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才实现了整个社会的繁荣昌盛。
法兰西的民族精神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法国反抗运动中的民族精神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相反为了更加适应时代的进步法国的民族精神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
对此马克思也是对法国的民族精神给予了肯定,而这种肯定的基础则主要是来源于当时处于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极其的反对德国所流行的因为民族危机而吞噬法国的思想。
那么马克思以这种对比且带有个人情绪的肯定到底是否正确,周围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作为他毕生同伴的恩格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恩格斯认为,法国也是站在唯物主义方面的,而对于唯物主义的选择是一种民族的倾向而并不是因为国家被破坏而产生的副产品!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从自己的观点对法国的民族精神进行了肯定,另一方面也高度认同法国国家的形式和其民族精神是高度契合的。
从民族的角度来看马克思自己已经认识到帮助法兰西民族一路过关斩将,不断发展的正是他们所特有的法兰西民族精神—“英勇的献身精神”。
巴黎公社
此后因为反动派的人不断的进行压迫,在1871年,终于底层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发动了巴黎公社运动。
而巴黎公社运动的展开也代表着以工农阶级为代表的z无产阶级政权开始建立,并在此后颁布了一系列的保护劳动者利益的法律。
虽然在法兰西民族精神的推动之下巴黎公社运动仅仅只坚持了72天,但是由此所带来的民族冲击,以及对无产阶级的启发确是无穷的。
马克思在这期间也是尤为的关注法国阶级斗争形式以及工人运动的发展,并且在巴黎公社运动结束之后,带着可惜以及愤恨的精神撰写了普法战争的宣言以及其他著作,想借此来为全世界的其他被压迫的无产阶级们提供帮助!
虽然在巴黎公社运动爆发的时候,马克思认为还并没有到无产阶级运动发动的最好时机。
但是在巴黎公社正式打响之后,马克思依旧肯定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自我牺牲以及勇于推动历史进程的精神给予了肯定。
并且在巴黎公社正式成立之际,马克思也和恩格斯一起通过文章以及报纸等一切能够传输到大众视野的媒介,大力宣传法兰西民族精神。
并且马克思为了能够让无产阶级得到帮助开始呼吁国际工人行动,从国际的视角开始激励巴黎公社的伟大壮举,并以此来肯定法兰西民族精神。
借着巴黎公社运动的启发,在此后马克思还论述了关于无产阶级同盟军的问题,在此中间特别强调,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以及其他非无产阶级之间共同联合的必要性。
虽然巴黎公社最后的结局并不是很好,但是马克思对此也说出,即使公社被打败,只能代表斗争被暂时的推迟,法兰西民族的精神是一直存在的,是被消灭不了的,一直到工人阶级被彻底解放为止。
巴黎公社运动从某一方面来说也正是代表着法兰西的民族精神,正是有了这样一种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才能够让法国的工人阶级在面对不公和压迫的时候能够奋起反抗,成为全世界工人阶级的代表。
巴黎公社运动的结果是失败的,但是过程是成功的,正是因为这样的一次举动唤醒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反抗。
究其结论,其实法兰西民族精神,对于法兰西人自己来说是整个国家整个人民前进的动力,对于整个世界的无边阶级来说,法兰西民族精神所代表的更是一种勇于反抗,不怕失败不怕流血的精神,这才是法兰西民族精神所代表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