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他穷,自卑,有学问,高傲,独来独往的一个人能干点啥,连打架都没个帮手。只要搞事,就得一帮子人,刘邦吃吃喝喝一帮子人,土匪打家劫舍一帮子人,一帮人中出个头子很正常,头子中出个最能打的,也算是盗也有道吧。
教员当年也是一帮子人,孙中山一帮子人,黄金荣,杜月笙都是一帮子人在一起混,刘关张一帮子人。玩个游戏都要一帮子人玩。只不过不同的帮派,所搞的事不同。
不要以现在的道德底线来衡量当时的社会,本身就有自己的原则,就因为感念刘邦的恩惠所以刘邦一而再再而三的夺权都毫无怨言,如果韩信真没政治能力,能把齐地治理得好好的,樊哙会那么佩服他。
韩信只是野心不大,只想当个王而已,还和刘邦有约定三不死,只能说刘邦这人做人做事没底线,符合现在多数人的处事原则。
秦末起义的几个势力的领导人,要么是六国的旧贵族,要么本身是地方的豪强。只有这些人既有行政资源,又有经济资源,能够组织起一支武装,并得到别人的投靠。
而韩信的出身太低了,他贫穷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自然没有名气,又没有资源,所以得不到别人的投靠。
在那个时候社会地位真的很重要,有社会地位才有名望,有名望才能附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