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比卢三国指的是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个国家。从世界范围来看,三个国家的面积都比较小,荷兰总面积约4.1万平方公里,比利时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卢森堡总面积约2586平方公里,即使在小国林立的欧洲,三个国家的面积也排不到前列。
作为三个面积较小的国家,荷比卢三国却位于两个欧洲大国之间。这两个欧洲大国分别是德国和法国。德法两国都是欧洲主要强国,在历史上,都曾试图确立自己国家在欧洲的霸权地位。直到现在,德法两国仍然是欧洲联盟的两架马车,在欧盟内部起着主导地位。
一般来说,历史上位于大国之间的小国或者弱国,都很难保持独立地位。这是因为,历史上的很多大国都具有侵略性,比如位于德奥俄三大国之间的波兰,历史上曾被多次瓜分。那么荷比卢三国位于德法两大国之间,为何没有像波兰那样被瓜分呢?
第一,小而不弱。荷比卢三国虽然总面积小于波兰,但并不是弱国。荷比卢三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整体。罗马帝国时期,荷比卢地区属于日耳曼行省的一部分。大航海时代开始后,荷兰逐渐成为了欧洲主要的殖民强国。
17世纪时期,荷兰商船数量激增,全球很多重点航运要道都可以看到荷兰商船的身影。由于海洋商贸繁荣,荷兰也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利用自身的航海优势,当时荷兰在全世界建立了很多殖民地,比如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也是在荷兰殖民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1626年,荷兰人从印第安人手中低价买下了曼哈顿岛,将其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在荷兰人的建设下,曼哈顿地区逐渐成为了海运贸易站。1664年,英国夺取了曼哈顿地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纽约市。
此外荷兰在美洲、亚洲,还有很多殖民地,比如荷属东印度,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包括一万七千多座岛屿,总面积达到了191万平方公里,可谓非常辽阔。随着荷兰的崛起,到了19世纪,荷比卢三国组成了统一的荷兰王国。因此可以说,荷比卢三国的面积虽小,但实力并不算弱。
第二,德法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法两国逐渐走向了和解,共同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即欧盟的前身。但在历史上,德法两国一直矛盾重重,比如德国统一之前,法国一直是德国统一的最大阻碍,控制了很多德意志邦国。
普鲁士崛起后,最终发动普法战争打败法国,完成了德国的统一。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被迫割让了阿尔萨斯洛林,赔偿了德国大笔军费。普鲁士国王甚至跑到法国法尔赛宫加冕为德国皇帝。德国的种种做法,结下了两国之间的仇恨。一战后,德国战败,法国力主惩罚德国,将极其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强加于德国,更是加剧了两国的仇恨。由于德法矛盾重重,因此历史上难以合作。
第三,英国的作用。荷比卢三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与英国隔海相望。从地理来看,荷比卢三国的海拔都比较低,特别是荷兰这个国家,全境为低地,25%的土地,海拔不足一米,还有很多地区位于海平面以下。
为了防止被大海淹没,荷兰建设了很多拦海堤坝,才保住大片土地。由于海拔很低,荷比卢三国也被称为低地三国。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只要占据了低地三国,就可以威胁英吉利海峡的战略安全,有了进攻大不列颠岛的踏板。因此英国历史上,一直维持欧洲大陆均势,保障了荷比卢三国的战略安全。综合这些因素,历史上荷比卢三国没有被德法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