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朝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更是达到了九千多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紫禁城究竟藏有多少宝贝呢?答案是非常多,多到没有人能说得清,要知道明清两朝时期,紫禁城的宫廷收藏达到了极致,八方朝贡,珍奇异宝数不胜数,上至原始社会、商、周、秦、汉,近到至唐、宋、元、明、清,藏品有百万之多,这些藏品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清王朝和皇族在政治、文化、经济、生活、宗教方面的历史遗存,二是历朝宫廷档案、民间档案和藏书,三是几百年间收藏的文玩字画和艺术珍品,其中每个类别又分几十个小类别,像什么绘画、书法、雕塑、铜器、玉器、石器、金银器、珍宝、珐琅、雕刻、陶瓷、外国文物等等,奈何中国近代史太过屈辱,被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太监偷盗、火灾、溥仪赏赐流失不少。
其中,让人最无奈的就是紫禁城失火事件,本来这件事是可以避免的,但偏偏溥仪想清点一下有多少宝贝,这才导致了大火,辛亥革命后,中国南北战争爆发,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6岁的溥仪宣布退位,溥仪退位后,民国政府与清室协商,保留了许多对清室的优待条件,并且承诺同意溥仪暂居紫禁城,每年给皇室400万两银元,这就造成一个事实,溥仪虽然还是名义上的皇帝,但他却没有了属于皇帝的权力,因此紫禁城的小朝廷就变得非常混乱,首先是里面的太监抽大烟和赌博,甚至偶尔还有人行凶杀人,这些事大都不了了之。
这些人赌钱有时候赌红了眼就开始打紫禁城的主意,紫禁城到处都是宝贝,没钱了随便偷个宝贝都能卖很多钱,一开始这种事还比较少,但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的时候,这种事就很频繁了,举个例子,溥仪刚买的大钻戒还没送人就不翼而飞,溥仪大婚后不久,给婉容的珍宝就变成了赝品,很多存放宝贝的盒子都是空的,这种情况数不胜数,溥仪的老师庄士敦给他说:“地安门附近的街道上,近来新开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古董店,这些商店的老板不是宫里出去的太监,就是内务府的管事,他们卖的大概都是从紫禁城中顺走的宝贝。”
溥仪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气的一蹦三尺高,眼睛里都快喷出火了,于是他开始派人调查此事,很快结果就出来了,这些偷盗的不仅仅是太监,还有内务府管事的人,他们偷盗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直接撬门,有的拿去当铺死当,遇到好的东西还会小规模组织拍卖,还有的名义上给溥仪借去鉴赏,然后就没然后了,涉及此事的有太监、内务府的管理人员、还有遗老遗少们。
为了遏制这种情况,溥仪和几位老师商议,决定对紫禁城的宝物进行一次大的清点活动,没曾想,还没开始清点,紫禁城就失火了,1923年6月27日晚上,紫禁城内廷西侧建福宫突然着火,因为紫禁城房屋都是木质结构,导致火势迅速蔓延,搞笑的是,首先发现着火的是意大利消防队,然后是民国消防队和警察,鉴于火势太大,他们只能采取隔离法,直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大火才终于完全扑灭。
这场大火将建福宫、静怡轩、慧曜楼、吉云楼、碧琳馆、延春阁、广生楼、凝辉楼等一大片地方全部烧成焦土,巧合的是这些地方全部是紫禁城存放重要珍宝的地方,造成的损失简直无法估量,火灾过后,内务府通过招标的方式让北京各个金店来招标处理,经过几番角逐后,一家金店以五十万元的价格拍到废墟处理权,据说后来这个金店从废墟中提炼黄金就达到了一万七千多两,这场大火最终也没查出了是谁放的,但是就这件事,对我国文物界而言,简直就是一场浩劫,这起因仅仅是因为溥仪要清点紫禁城宝物,实在是让人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