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之所以要在洪武30年的科举会试结束后,杀掉主考官刘三吾,并不是由于刘三吾科举舞弊,而是出于政治平衡的考虑,刘三吾只不过是帝王之术的牺牲品。
公元1397年,这一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已经有30年之久,在这年举行了全国第九次科举会试,但是正是这次会试爆发了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榜”案,这个案件影响非常深远,直接影响到了后世的科举制度,这次会考的主考官是刘三吾,是一位非常公正的巨儒,受朱元璋嘱托主持这次科举考试,可能刘三吾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次考试将永远的改变自己的命运,很多人认为刘三吾之所以被杀是因为科举舞弊,其实并不是,结果恰恰相反,刘三吾被杀就是因为太过公正。
这次会考选出的考生有61人,交给朱元璋复核的时候,朱元璋惊奇地发现这61人之中居然全部都是南方人,而北方居然没有一个人入选,朱元璋让人叫来刘三吾询问原因,得到的答复是北方长期在元朝统治之下,人们没有太多的精力用于学习,这才导致的南北差异如此之大。平心而论这个结果其实是公正的,作为主考官来说并没有什么过错,但是在帝王看来,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南北产生严重的分裂,对于北方的稳定极为不利,所以朱元璋就让刘三吾重新审核考卷,目的就是要给北方考生放水,但是刘三吾坚持了本心,最终触怒了朱元璋,为了政权的稳定,只能牺牲掉刘三吾,朱元璋亲自审核考卷,最终61名考生全部来自于北方。
你知道朱元璋为何在洪武30年的科举会试结束后,要杀掉主考官刘三吾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