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6月14日,旧历五月初一。
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的文煜与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上疏筹办台湾防务。为防范日本,提出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诸措施,主张借洋款以造枪炮铁甲舰,修电线以利台湾防务。清廷认可他的奏请,并指示做好落实的文章。
同日,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率福建布政使潘霨以及日益格、斯恭塞格等乘坐“安澜”、“伏波”、“飞云”等舰从马尾前往台湾。三天后抵达台湾安平。
1875年6月14日,旧历五月十一。
李鸿章致函海军衙门,称北洋水师现在仅有一只“镇海”船,昨天已调往辽宁省大东沟协助剿匪;“操江”轮去年回上海修理,尚未来天津,且都是炮船。
李鸿章指出创设一支水师,须有20只兵船,包括应有一二只铁甲船。下步继续购买或建造兵轮,需费将近千万,各省收入都匮乏,所以目前海防以筹饷为第一要务,也是第一难事。
1877年6月14日,旧历五月初四。
福建巡抚丁日昌奏请将台湾修建铁路改成修马车路,省下经费移作购买铁甲舰。光绪皇帝下旨交总署议奏,六月十五日,恭亲王奕?奏,同意丁日昌所请。
1879年6月14日,旧历四月二十五。
福建巡抚丁日昌以病为由,力辞会办南洋海防职务,并提出《海防应办事宜十六条》。
1886年6月14日,旧历五月十三。
李鸿章奏请第三批海军留学生,学习驾驶的学生以三年为限,学习制造的学生改为六年。
1891年6月14日,旧历五月初八。
清廷奖励出海巡阅海防出力人员,添筑烟台、胶州炮台著照所请,并称筹办海军至关重要,必须精益求精,仍著李鸿章、张曜认真经理,以期历久不懈,日起有功。
1894年6月14日,旧历五月十一。
北洋海军“扬威”开赴朝鲜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