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得国最正者唯有汉与明,那满清得国不正吗?
创始人
2025-07-31 18:33:57
0

中国历史上朝代有很多个皇帝,也是数百号之多,但是每个朝代的创立都有不正和正的区别。从夏朝开始,家天下制度一直到清朝,溥仪宣布退位,封建帝国灭亡。历史上得国最正的两个朝代只有刘邦的汉朝和朱元璋的明朝。难道清朝的创立属于得国不正吗?

什么叫做得国最正

2700年前,孔子在于地址的对话之中,讲解了什么是孝道,有的弟子只要孝顺父母就是孝道,有的弟子只要在父母身边陪伴就是孝道,有的弟子只要为国家尽忠,达到父母的政治需求,就是孝道每个人对于各个不同的环境和家庭有着不同的孝道区别。孝道在每个人身上有着不同的体现,但是得到国家的正确却只有几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造反之初,不是为了自己的野心,而是为了拯救天下万民。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说的就是老百姓对太平生活的追求,但凡只要能够吃饱饭生存下去,又有谁愿意造反呢?这种意思情况造就了中国绝大多数造反的人,都是因为朝代末期国家衰败,不聊生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被逼无奈造反。只不过这些人里面大多数都失败了。

所以我们才说创立汉朝的刘邦,他是得国最正的之一。因为牛帮所生活的战国时代,他根本就没有什么贵族身份,也没有造反的野心,是因为秦二世即位之后,天下大乱。百姓忙于赋税和劳役天天都是修长城,或者为秦始皇修建陵墓,又或者说是来到南方打仗,开辟两越地区。这种情况下,陈胜吴广首先在大泽乡起义了,后来全天下都开始造反。刘邦这个淮河旁边的穷小子也就跟着造反了。

刘邦在造反最初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取代秦始皇改变秦朝的格局。他只是想要在这个乱世继续生存下去。因为秦朝官吏和赋税制度实在让他们无法生活,可是后面的结局却是刘邦自己都没有料想到的,它取代了秦朝,消灭了项羽,项羽实行的分封制度再度被他消灭,继承了秦朝的大一统制度。开创的四百多年的大汉帝国,可以说的上是得国最正。

正是因为刘邦得国最正和对老百姓的体恤,因为它们出自民间,深知民间疾苦,所以汉朝才有了两次中兴。有了刘秀的东汉帝国,有了三国时代刘备在四川地区创立的蜀汉。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皇帝,他的身份比刘邦还要低,刘邦的家庭他有几个兄弟,而且刘邦的父亲刘太伯也是有几十亩地的普通农民。刘邦虽然游手好闲,但是他的家庭还算可以。而朱元璋生活的元朝末年就大不相同的,朱元璋的父母就是为了保留一点种子,活活饿死了朱元璋的几个兄弟姐妹后面朱元璋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躲在庙里去做和尚。那个时候的他都还没有想到造反起义。

是后面元朝天下大乱连做和尚化缘化斋都活不下去了,朱元璋才和自己曾经放牛的一帮兄弟们杀了官吏起义。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开局,一个碗,结尾就创造了一个国家。朱元璋最初的时候造反,就是因为做和尚也吃不饱饭,没有办法活下去了,根本就没有取代元朝做皇帝的野心是一步步的局势造就了他。他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传奇,懂得抓住机会,最后才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开创了大明江山三百多年的万世基业,在中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得国最正了。

清朝算不上得国最正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历来就争议十分之多,大家都认为清朝对于中国的历史是一种衰败影响的。清朝的皇帝,他们本来就是东北地区满洲女真人的贵族,他们本来就是部落的酋长,他们的身份本来就比普通平民要高贵很多。他们造反最初是以七大恨启家,本来就不是为了生存下去,而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权利和地位,获得更多的奴隶,为他们服务。这样的朝代创立算不上为天下着想,算不上为老百姓服务。

而且明朝的灭亡也不是清朝一手推翻的,明朝的灭亡是有着天灾人祸的影响,当时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统治的时候,正值小冰川时期,各个地区爆发旱灾,洪灾使得农作物年年歉收,最后关中李自成等人起义从西边进去,一直打到北京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宣布明朝结束了在中国的统治。

李自成没有抓住机会,他的政权进入北京城之后迅速腐化,没有接受吴三桂的投降,反而侮辱了吴山桂的小妾陈圆圆,使得吴三桂率领关宁铁骑导向了清朝玉芳。这才给了清朝成功入关的机会。清朝至始至终的创意都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制的,南明在长江以南的创意也没有把清朝作为最主要对手,而是认为那些起义军才是心腹大患。结果内斗不休,使得清朝迅速扫平江南,统一了天下。

在整个清朝统治时期。老百姓虽然是指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盛世和明朝的盛世根本不能相比。从海外引进了大量高产作物的清朝也只能保持基本的温饱。中国传统汉服装饰被废弃,传统的束发也被改成了丑陋的金钱鼠尾。在进入到19世纪中期以后,鸭片战争以来,清朝更是割地赔款战败年年,为中国近代史蒙羞。

相关内容

苏国辉任厦门市思明区代区长
近日,苏国辉正式担任厦门市思明区代区长这一重要职务。苏国辉凭借其丰...
2025-08-01 12:36:34
马斯克至今未注册“美国党”
马斯克作为科技界的传奇人物,在诸多领域展现出非凡影响力。然而,至今...
2025-08-01 12:36:10
原创 ...
刘渊,不要看错了,不是李渊,跟唐高祖李渊不是一个人,虽然名字都有一...
2025-08-01 12:34:26
万盛播州界石刻加固保护工程...
2024年11月13日,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万盛播州界石刻加固保...
2025-08-01 12:34:19
原创 ...
1936年的西安事变,孙铭九凭借勇气和智慧活捉了蒋介石,成为历史的...
2025-08-01 12:34:12
3175件!新疆开展单次最...
央广网乌鲁木齐11月14日消息(记者郭璁悦)让文物“走出”库房,“...
2025-08-01 12:34:11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位帝王都有其独特的形象与传奇。荧幕上的青年李世...
2025-08-01 12:33:47
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以及...
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以及它们的历史故事:西周利簋 利簋:西周青...
2025-08-01 12:33:15
原创 ...
了解宋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宋朝“积贫积弱”。虽然经济和文化比较繁荣...
2025-08-01 12:33:06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在济南近期举行的山东银丰围棋队成立仪式上,扎根于山东围棋23年的队主教练、知名国手曹大元九段情绪激动...
原创 破... 一、杨素生平 杨素,字处道,是弘农郡华阴县人。在北周时期就当了车骑将军,参与了平定北齐的战争,统一了...
陈毅被叛徒诱骗下山,途中口渴向... 1937年,陈宏被捕,供出了陈毅,敌人设计诱骗陈毅下山。陈毅下山时,因口渴向少妇讨水喝,谁知少妇一句...
原创 东... 陈俊也是东汉人物,著名的二十八将之一。他最初跟随刘嘉,后来被刘嘉推荐到刘秀。此后,他跟随刘秀纵横捭阖...
漕河泾开发区:当好一流创新生态...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40周年。从白手起家到硕果累累,国家级经开区阔步走到改革开放大潮...
甲午战争后期,清朝对淮军失望,... 文/陈悦 甲午战争淮军水陆溃败之后,满清转而乞灵于解散已久、名存实亡的湘军,湘军开赴东北与日军陆战,...
原创 曹... #头条创作挑战赛#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说什么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公元220年初,...
原创 历... 文|清风说史 编辑|清风说史 要说古代诗人,大多留下无数传世佳作,但有一位“最懒”的诗人,竟只凭两...
原创 3... 如果没有这3件天佑中华的大事,如今的中国根本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且很可能一个不慎就会遭遇亡国!你...
原创 清... 清代的军队有多少名目?恐怕大部分人能想起来的只有八旗、绿营、湘军、淮军这几个系统。其实,在清后期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