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砖壁村和王家峪村两处。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国保单位“八路军总司令部北村旧址”作为增补合并项目,并入“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建筑构成:由村东玉皇庙、佛爷庙、娘娘庙和李家祠堂等建筑组成。
历史事件:1939年7月,八路军总部各机关由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参谋长左权率领,从潞城北村迁到砖壁村;1940年6月总部又迁返砖壁村;1942年5月反 “扫荡” 后,彭德怀又率领总部机关第三次进驻砖壁村。在砖壁驻扎期间,八路军总部部署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 “百团大战”。
建筑构成:旧址由村北三所相连农家院落组成。西院有接待室、参谋人员住室、总部马棚;中院为总司令部参谋处、秘书处、刘少奇路居处和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警卫员等的住室;东院为刘伯承、邓小平、陈赓、陈锡联、李达等回总部开会时的住室。
历史事件:1939年10月,八路军总部曾从砖壁村迁到王家峪村,部分留守砖壁村。朱德、彭德怀、左权、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战斗,指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政治斗争。这里曾是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
历史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山区。1938年10月25日至1939年7月8日,八路军总司令部同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北村驻扎了256天。
建筑特点:旧址为一座具有北方特色的四合院,是民国建筑。大门上是杨尚昆题写的鎏金匾额“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院内房顶高挑的脊兽、门窗两侧的神龛、大门上的木雕以及墙头独具特色的石雕,仍保存完好。北屋正房七间,东西为上三下二共五间的厢房。七间北房曾是总部作战室,现陈列着众多珍贵照片、实物和历史资料。
重要意义:在此期间,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指挥了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反“围剿”斗争,建立了晋东南农、工、青、妇、武、文抗日救国总会,进行了多次“反摩擦”“反扫荡”“反攻”斗争,创建了华北大片敌后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故事与人物活动:朱德总司令曾在西房居住,在这里写下了《太行春感》《八路军抗战两周年来的经验教训》等文章。东房北间是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夫人浦安修的住处,彭总在此发表了《坚持河北抗战与巩固团结》《对敌作战的战术问题》等文章,还曾在此与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钟麟谈判。东房南间是左权副总参谋长的住处,他在这里发表了《伏击战术》《袭击战术》《坚持华北抗战两年中之八路军》等文章,并于1939年4月16日经朱总司令介绍,与刘芝兰同志在这里举行了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