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宣帝时期,中原王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西域第一次正式成为我国领土。后来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王朝外交失利,于是无奈之下撤销了西域都护府。西域地区于是又重新归匈奴霸占,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刘秀称帝登基建立东汉后,西域各国派遣使臣与王子前往京城拜见刘秀。并且主动提出愿意将王子作为人质压在京城,请求大汉王朝再一次在西域设立都护府。西域各国如此主动的请求归附,这本应该成为汉王朝收复西域的一个大好机会。
遗憾的是,刘秀没有把握住。刘秀认为,国内刚刚结束动乱,此时没有精力再去管辖西域了,于是将使臣与王子全部送走了,拒绝了西域各国的请求。
刘秀此举,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决策失误,这也导致了西域在几百年里都处于独立状态,没有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圈子里。很多人也因为刘秀的这个重大错误,而开始骂刘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大罪人。
2.建武二十七年,匈奴遭受了罕见的天灾人祸,旱灾、蝗灾、瘟疫,使匈奴人口锐减。臧宫和马武上疏:匈奴屡屡犯边,如今遇天灾,其力不如我们的一个郡,机不可失,请求立即派人,乘机灭了匈奴!
刘秀却说:治国以德,祸患不外乎外,时机不成熟,要与民休养生息。从那时起,满朝大臣就再也没有提过征讨匈奴。也因为他的这个错误决定,导致东汉两百年来,一直饱受匈奴、西羌、鲜卑、乌桓,甚至靺鞨、西南夷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刘秀的后代们只能因为为他这个先祖买单,不断地上缴求和费用。
3.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以及南北朝动荡的社会乱局,都是刘秀当时放纵贼寇所致。
作为中兴之主、开国之君的刘秀,他个人的军事统帅能力,几乎没有几个皇帝能与他相比。刘秀在开国战争之前的征战中,冲锋陷阵,不畏生死。但即位当皇帝之后,却整日优柔寡断地开始担忧起来。在外交上更是十分懦弱,畏手畏脚,被人称为“软脚蟹”。
4.东汉初期,王莽的政权被推翻不久。整个大汉其实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不仅仅内部极度混乱,外部也是一直饱受外族匪寇的骚扰。新生的东汉政权无暇顾及他们,而且战争过后的东汉财政极度紧张。如果刘秀真的设立了西域都护府,那么东汉财政就会透支。西域都护府是个大工程,一旦建立,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财力和人力负责保护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