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与其父明仁宗朱高炽统治大明王朝期间励精图治,这段日子被史学家称为仁宣之治。尤其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期,这位历史上的“好圣孙”命运是非常好的,他的出生使得朱棣下定决心造反,以至于朱棣称帝后直接将他爹封为太子,将他封为太孙。可以说他爹朱高炽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全靠朱棣对朱瞻基的喜爱。
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于谦,武有樊忠、张玉、张辅、丘福。可以说宣宗时期人才济济,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时代,这么一个志向远大的帝王却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首先要来说的就是边镇,明宣宗初期由于明成祖朱棣穷兵黩武到处远征导致明军开支巨大,政府有点开始入不敷出了。尤其是每年花在大明九边重镇的军费更是数不胜数,而朱瞻基想要修养生息,他带头提倡节俭,带头节约政府开支。于是他将设置在大明九边重镇外的所有野战部队撤回九边重镇内。这项神操作从近了看很不错,确实是为大明节约了很大的军费开支,但是从长远看,这个决定是十分错误的!明军主动放弃了进攻权,开始一味的防守边疆,这使得关外的蒙古部落可以放手发展,再也不用受到制衡了。明英宗朱祁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瓦剌俘虏的!由于明军龟缩在城镇里,所以明军丧失了野外机动能力,瓦剌的骑兵进入大明疆域如入无人之境。明英宗朱祁镇不明就里的亲征导致明军在土木堡大败,大明京师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明朝由此开始走下坡路,开始彻底丧失主动进攻蒙古部落的权力。
其次,明宣宗朱瞻基同样是为了开源节流,竟然主动放弃其祖父朱棣在越南境内设立的交趾郡,并撤离设置在交趾郡的部队。从此以后交趾郡再也不属于我们中国了!由于明军主动放弃这块领地,导致南洋各国开始不听使唤,明朝在当时的国际影响力开始下降,南洋各国与明朝的交流逐渐减少。
更可气的是,明宣宗竟然让郑和放弃了下西洋的行动,这就导致大明朝开始逐步固步自封,与当时清朝闭关锁国不相上下。原本明朝可以逐步成为海洋上的霸主,由于朱瞻基的固步自封,使得明朝放弃了这一优势。如果当时继续让郑和下西洋与各国进行交流,那么发现新大陆的将会是郑和,毕竟当时明朝的科技已经领先于各国,尤其是指南针的运用。
明宣宗朱瞻基做的最错误的一件事就是放弃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存在可以加强对女真个部落的管理,可以有效切段女真与蒙古各部落的联系。而朱瞻基的迷之操作为女真的崛起和大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明宣宗时期朱瞻基还设立了司礼监,他设立此机构就是想借太监之手制衡内阁,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后期废除了宰相一职,明朝皇帝为了省事顺手设立了内阁。由于内阁的阁臣们处处与皇帝作对,于是朱瞻基便设立了司礼监,让内阁作出的决议由太监呈现上来。结果这一操作导致了明朝再次陷入太监危机。行使皇权的道路上很容易被太监所左右。明朝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太监如王振、汪直、冯保、刘瑾、魏忠贤等都由明宣宗的这一机构所培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