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拨开韩信死亡之迷雾
创始人
2025-07-30 12:33:15
0

中国历史上名将辈出。但要问谁是第一名将,那么肯定会有很多人选择韩信。

众所周知,在楚汉相争当中,韩信掳魏王,破赵代,降燕,平齐,名闻海内,威震诸侯。在垓下决战当中,他更是逼得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从而成就汉家天下。因为他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后世奉为兵仙,尊为战神。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千古名将,人生结局却极其悲惨。刘邦首先是把他从王爵仅有的七个异姓王之一贬为淮阴侯,在长安软禁了五年。五年之后,吕后又以谋反罪为名把他给杀了,并且夷了三族。而韩信真的是谋反吗?在后世很多学者看来,韩信之死是西汉王朝的第一大疑案。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这一部史学巨著里,司马迁写到韩信破赵平齐之后,奇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进一步劝说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而且还劝韩信说,闻天与弗取,反受其疚。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熟虑之。也就是说这个好机会你不把握,你会遭殃的。

韩信深感刘邦知遇之恩,蒯通反复规劝也没有效果。在这段描述当中,韩信让人感觉是一个忠诚义士。那么这样的一个韩信,为什么最终还是被以谋反罪处死了呢?韩信被杀的时候,刘邦还在,为什么杀他的不是刘邦,而是吕后,是刘邦授意吕后执行?还是韩信被杀的背后另外藏着内幕呢?今天就来揭开这桩西汉第一疑案的真相。

具体先说韩信的谋反罪名怎么来的。话说公元前200年的一天,刘邦手下的大将樊哙带领一队人马进去楚地,不料刚到楚地就发现一个人影越过城头进了城。那个人影就是项羽大将钟离昧,钟离昧请求韩信救他。这个钟离昧是项羽的大将,竟然被樊哙追捕,怎么又逃到韩信的屋里去了,还请韩信救他呢?樊哙,韩信不都是刘邦的属下吗?很多人知道韩信其实最早根本不是刘邦,而是项羽。可是项羽一直不肯重用他,韩信有点怀才不遇才改投的刘邦。不过最早向项羽推荐韩信的人就是这个钟离昧,他们很早就是好友了,但是韩信没有想到,正是这个昔日的好友,让他陷入了一场万劫不复的漩涡。韩信这个人有个特点,他比较讲哥们儿义气,另外很自负。像樊哙这样的有勇无谋的人,杀猪捅狗之类,樊哙以前就是杀狗的。他向来是瞧不起的。所以当樊哙要他把钟离昧交出来的时候,韩信理都懒得理他。反而把钟离昧保护了起来。就是这个举动。韩信摊上大事儿了。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钟离昧身上当时带着一件极其敏感的东西:楚国的地图。樊哙追捕钟离昧就是为了这地图。当年的地图是相当珍贵的。地图最大的价值是军事用途。一份军事地图十分珍贵,而且很敏感。那么钟离昧为什么带着地图来找韩信呢?从钟离昧的角度来讲,他当然是希望以此来策反韩信,希望韩信的拥兵自立,对抗刘邦。韩信虽然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他窝藏钟离昧,却不由得让人多了一层怀疑。

为什么说多了一层怀疑?韩信封王最早封的不是楚王,封的是齐王。那是在楚汉决战之前,当时的齐王韩信掌管了汉军的所有兵权,但是垓下之战硝烟未尽,刘邦却迫不及待的把韩信改封了楚王。楚地,以前是蛮夷之地。因为刘邦是生性多疑,既怕韩信功高震主,又怕韩信拥兵自立,所以封为楚王就是为了削掉韩信的兵权。

本就是个敏感人物的韩信,因为钟离昧而牵扯到了敏感地图,他这是想干什么?所以有人就向刘邦举报韩信想谋反,罪名就是从这开始的。有人举报刘邦就信吗?你不能说全信,但是结合韩信的另外一个举报,就不得不信了。有人密报韩信到楚地上任之后,每次到地方上去巡视,总是带着大队人马进出。韩信这个架势俨然就是皇帝的派头啊,这两件事情加在一块了。刘邦决定对韩信采取行动。著名的谋士陈平出了主意,说是皇上可以假装到云梦泽去巡游,然后叫上各个诸侯都来。到时候我们就会看出韩信是不是真的有不臣之心了。

韩信这个时候那总算是聪明了一把,感觉不对啊。刘邦这个人来者不善啊?这个时候韩信义气也顾不上了,在掉脑袋面前义气都是浮云,所以他就跑去跟钟离昧说,我要借一样东西用一下,钟离昧说借用什么东西?借你人头一用。韩信没想到的是等他提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刘邦的时候,还没来得及献上人头就冲出一伙人把他给按在地上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喊出了一句,今天大家都还比较熟悉的一句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这是史记的原话,意思大家都知道。

刘邦怎么回答呢?若毋声,而反明矣!你少废话,你的谋反的罪行已经败露了,你的反应已经明确了。要知道,谋反罪一旦落实,那就不是什么赦不赦免的问题,那是要株连九族的。刘邦既然已经起了杀心了,为什么又没有亲手杀掉韩信?按常理说,刘邦应该立刻杀掉韩信永绝后患。可是最后事情并没有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据史记记载,韩信被押到洛阳之后,“赦信罪,以为淮阴侯”。就是说刘邦赦免了韩信罪。只是将他降为了淮阴侯。为什么会这样呢?前面说了,刘邦对韩信一直猜疑很深。韩信竟然落到手里了,他怎么会这么轻易就饶了他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马永嬴研究员是这么认为的。这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韩信谋反之事,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刘邦他只能宽大处理。另外分析刘邦其实很有些侠义情节。所谓狭义,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讲义气守信。像韩信这样的大功臣,如果直接杀掉,势必会遭到别人的非议,影响他的侠义形象,所以他才会手下留情。

韩信被刘邦剥夺了王位,降为淮阴侯。按照汉初的分封制,那韩信的封地就应该是淮阴了,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淮安,这是韩信的老家。但事实上,韩信却没能回到老家,而是软禁在了京城长安。为什么呢?一句话还是不放心嘛!刘邦不放心得把韩信放在眼皮子底下,监视起来,看得紧紧的。那么,韩信在长安过得怎么样呢?韩信被降级软禁,心情很是郁闷,所以他干脆托病不上朝,而且很少跟别人来往,如果说他一直这样或许他还真能寿终正寝,但是命运却并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高祖十年。公元197年的八月,当时汉朝政府北方边境的大将叫陈豨发动叛乱,刘邦决定亲自出征平叛。然而战事焦灼,双方你来往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直到第二年春天,突然有一天,宫中传出召令。前方皇上打了胜仗

群臣必须进攻去祝贺。韩信是淮阴侯,当然也接到了昭令,他打算怎么办呢?还打算像往常一样借身体有病,不想去。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登门了,谁?丞相萧何亲自登门,是来做劝说工作。他对韩信说,即便身体有病,也应该打起精神前去祝贺啊,这是表衷心的好时候啊,你总是这么任性,清高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对于萧何的劝说,韩信什么态度呢?咱们都知道一点,叫做萧何月下追韩信。当年韩信刚刚转投刘邦不久,其实一开始也没有被重用。韩信心高气傲,决定一走了之。但是萧何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顾已经是深夜了,踏着月色一路狂奔追赶,不仅把韩信劝了回去,而且还向刘邦力荐韩信说,可为上将军。自那以后,韩信才有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萧何的面子,那韩信必须得给,萧何毕竟对他有知遇之恩。于是韩信只好答应去进宫祝贺。但是韩信此行却又成就了另外一个典故,叫做什么呢?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据史料记载,第二天,韩信早早洗漱进宫前去祝贺,可他万万没想到,一进宫门,立马就被几个早已埋伏在那里的武士按到在地。有句话说的,一个人最失败的不是犯错误。而是犯同样的错误,聪明一世的韩信偏偏再一次中了这个招。吕后得知成功抓获韩信之后,立马把韩信押往长乐宫放编钟的一个房间房间,然后直接把他给杀了。紧接着,吕后下令,杀韩信三族,满门抄斩。韩信就这样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

那么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一个已经被软禁的淮阴侯,吕后究竟为什么跟他过不去?根据史书记载,吕后诱捕杀掉韩信,是因为她接到一封信举报信,说韩信和当时谋反的叛将陈豨早已暗中勾结,陈豨叛乱是韩信密谋的,不知道是谁写的呢?韩信府上的一个舍人,也就是为韩信服务的一个小官吏。应该说,从表面上来看,这件事情证据充分。

但是专家马永明在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种说法其实漏洞百出,很不符合逻辑。咱们听听他说法。首先韩信这个时候已经被软禁在京城长安了,没有任何职位和权利,当然也不占任何资源,除了他们一身傲,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其二,韩信自视甚高,他连周勃,灌婴、樊哙等这些汉初名将都看不上,难道会与陈豨共谋此等大事,更何况陈曦那是刘邦非常宠幸的大臣,这一点韩信不可能不知道。其三,这举报信说,韩信与陈豨说的是悄悄话。他们之间的对话,别人又是怎么知道的,而且还连细节都交代的清清楚楚,难道当时就给汉服上装了监控摄像头了?如果要说第四,那就是这个举报人的更可疑了,怎么呢?据说这个举报人,他哥哥当时犯了罪,韩信要杀他哥哥,那有没有可能他为了救他哥哥,病急乱投医,借陈豨叛乱诬告韩信以此来营救他哥哥呢?

马永赢研究员认为这封信的幕后隐藏了一个更大的黑手。专家认为关于韩信谋反的举报信几乎没有可信度,这背后很有可能还有更大黑手,那么这只黑手会是谁呢?首当其冲的怀疑对象当然就是亲自操刀的吕后了。咱们知道在历史上吕后不仅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女人,刘邦当年最宠爱的欺戚夫人,最后成为人彘,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吕后报复心强,那是事实。可是从史料上来看,吕后和韩信好像没有什么交集。韩信做了什么事儿让吕后如此报复他?不仅要杀他,还有夷三族。

有学者认为很可能跟韩信在被囚禁软禁长安期间的一次外出有关。前面说了,在被软禁期间,韩信几乎是不出门的,但是有一次他突然就去心血来潮出门了,去了哪儿呢?舞阳侯樊哙的府上,大家都知道樊哙是个武将,以前是杀狗的,大老粗一个。在鸿门宴的时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刘邦对他非常的信任,毕竟救了他的命嘛。

韩信此举可能是想和樊哙去攀一攀关系,请他在刘邦面前替自己说出好话,只是没想到最后的结果,韩信却得罪了樊哙,怎么回事呢?原来,樊哙听说韩信来访,喜出望外,毕竟韩信一直自恃清高,瞧不上他。樊哙自己很清楚,虽然这个时候韩信虽然已经是降为了列候了,爵位跟自己是一样的,韩信毕竟原来是很早就封过王的,而且确实能打仗,大家也服。所以那一次樊凯很兴奋,对韩信的接待礼仪规格很高,不仅跪拜送迎,对韩信还称大王。

本来这一切都很好是吧,双方谈得也很投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樊哙的这种破格接待,让韩信反而产生了有失落感。出门之后,他居然来了这么一句句:生乃与哙等为伍。意思就是没想到我居然沦落到跟樊哙做朋友的地步了。说这话明显的对樊哙充满了鄙视,看不起。这么伤人的话,居然让樊哙知道了。这件事情和吕后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樊哙除了是刘邦的心腹重臣之外,还有一个这些特殊身份,他还是刘邦的连襟。樊哙的夫人是吕后的妹妹。而且据说把妹妹嫁给樊哙,就是吕后做的主!大家应该知道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了。樊哙是我吕后的妹夫,你韩信看不起樊哙,那就看不到我吕家,那我当然就留不得你啊,而且关键是你还那么会打仗,一旦给你兵,那就了不得。

不过因为言语上的不屑吕后就杀了韩信,对这种猜测也有人不认同,为什么呢?因为韩信毕竟不是普通人,不仅身份特殊,而且影响力很大。想当年刘邦说他谋反的罪证已经很清楚了,可最后刘邦也没有杀他,而是给他一个降级软禁的处分。所以有人认为,吕后当时虽然在宫中主政但她绝不敢擅自做主杀掉韩信。但是前面说了吕后是怎么杀韩信的,抓住之后立马拉进长乐宫钟室处死。不仅她做了主,而且过后也没有什么被追究的迹象。

韩信被杀,刘邦是什么态度呢?得知韩信被杀:且喜且怜之。喜,很显然这个字说明在刘邦的心中,韩信一直是个心腹大患,怜,也就是可惜,为什么可惜呢?听听专家的分析,韩信两次被告谋反。刘邦,自己应当心知肚明,实际上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证据。韩信一世英才,为汉室立下了不世之功,最终却落得如此结局。但是刘邦的态度是先喜后怜,这就说明杀掉韩信,其实刘邦早就有这个意思。只是因为他顾及自己的名声和义气,不好意思下手而已。既然五年前就说韩信要谋反,可是刘邦没杀他,为什么已经被软禁的韩信,却还要杀掉呢?这就得说到了另一个典故了。相传,有一天刘邦突发兴致,把韩信叫来一起喝酒。韩信很兴奋,两人聊了很多,自然就聊到了手下将领统兵打仗的才能,韩信就一一点评。刘邦高兴,顺口就问了一句:如果朕要带兵打仗,你说朕能统帅多少兵马?韩信答到:陛下统帅十万人马足矣!刘邦又问:那你呢?韩信答:信,我韩信,当然是多多益善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个典故就是这么来的。这是韩信酒后失言啊,得出一个教训不要乱说话,尤其是酒后。刘邦也没有想到,韩信都已经这个样子了还这么狂?而且这句多多益善,也提醒刘邦韩信本事太大,留着必定是个祸患!

于是乎有人就认为韩信被杀,很有可能是刘邦和吕后两口子唱的双簧。最终的结果就是想除了韩信,因为韩信能力太大了。所以有人举报韩信,就是假借的一个托词而已。

不过关于杀掉韩信,也有人认为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幕后黑手真的只是吕后,只不过另有原因,什么原因呢?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就在韩信软禁长安期间,有一桩大事正在暗流涌动。那就是刘邦之后谁来接手呢?一方面刘邦有意传给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如意,而另一方面的吕后则坚决守护着亲生儿子刘盈的太子身份。刘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生性懦弱。在这种情况下一贯强势的吕后,肯定是要为儿子清除掉障碍的。韩信这样的人连刘邦都难以控制,将来刘莹能驾驭得了吗?不可能的。所以很不幸,当吕后为儿子扫除障碍的时候,韩信很有可能第一个就被列在了被清除名录上。而这应该就是韩信被杀的最核心的原因了。至于吕后擅自做主,而事后刘邦并没有责怪,那是因为在刘邦看来,为了汉室江山的长治久安,必须解除异姓诸王。所以也就没有追究了!

本故事来源于江西卫视《经典传奇》

相关内容

哲凯赖什?让约克雷斯本人教...
哲凯赖什?让约克雷斯本人教你他的名字怎么读
2025-07-31 04:42:51
穆里尼奥:违反财政该被扣分...
穆里尼奥:违反财政该被扣分 曼联应拿17-18英超冠军
2025-07-31 04:41:19
暑假过半 学生说想去陕西西...
暑假过半,家里的学生想出去转转,问了去哪,答,西安,于是计划8月份...
2025-07-31 04:37:21
原创 ...
高梁河之战,宋太宗携灭北汉之余威,北上进攻辽国,结果被打得大败,凭...
2025-07-31 04:34:02
原创 ...
晋昭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昭公是春秋初期晋国八霸之一,公元前641年...
2025-07-31 04:33:54
原创 ...
我们知道其实在二战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民国与德国的关系其实还是非...
2025-07-31 04:33:45
原创 ...
这个问题不存在敢不敢,而是需不需要。对于唐肃宗李亨来说,他必须在自...
2025-07-31 04:33:42
原创 ...
战国初年,在齐、魏、韩、赵、秦、楚、燕七国中,魏国曾是一个强大的国...
2025-07-31 04:33:36
原创 ...
一个开国皇帝之所以做皇帝,千万不要以为是他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设想...
2025-07-31 04:33:22

热门资讯

原创 子... 一、子婴介绍 秦王子婴(?―前206年),汉族,嬴姓,名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天,...
原创 袁... 1915年年底,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在中国大地上炸响,让所有人都感到万分吃惊,那...
简牍有语 看中华文明流光溢彩 1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详细了解简牍内容、历...
听文物讲故事|两枚金印揭秘三国...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张昭家族墓在江苏南京被发现,引起三国迷们的高度关...
原创 2... 一位非洲黑人女孩,扬言自己是郑和的后裔。 2004年,我国驻肯尼亚大使馆收到了一封神秘信件,信件内...
原来,中新社与记者节有这么深的... 世上有那么一种劳动,专为讲述别人的故事。有那么一群人,肩上扛着责任,笔下关乎真相。他们,叫记者。 今...
原创 汉...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开创了大汉王朝,成为历史皇帝当中最厉害的一个,但是刘邦在成为皇帝后,就开始杀功臣,可...
原创 朱... 一 公元(1399年),即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建文元年,刚刚坐上皇位的建文帝就遇到了四叔朱棣起兵靖难,并...
原创 解... 解缙,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其余二位是杨慎 和 徐渭),解缙自幼就展现了惊人的才智和过目不忘的本事,一篇...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建立者,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君王。他小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很贫穷的小孩,父母死后,他又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