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历史:赫鲁晓夫捅了娄子,戈尔巴乔夫验证了李世民的一句话
创始人
2025-07-28 15:33:34
0

上个世纪全球发生了众多足以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大事,一战二战相继爆发,在造成无数人流血牺牲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科技的发展,随后是世界格局的暗流涌动,中美建交、苏美冷战,中苏关系破裂,人类度过了最剑拔弩张和改头换面的一百年。

但若是试问哪一件事在上个世纪中,是影响最广、最为轰动的爆炸性新闻,苏联解体毫无疑问拔得头筹。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第二天苏联正式宣布破裂,飘扬在世界高空的红旗最终分崩离析。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大家众说纷纭,但最终的矛头都基本指向戈尔巴乔夫和赫鲁晓夫两位总统。为何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捅了娄子,又为何说戈尔巴乔夫印证了李世民的一句话呢?

苏联的崛起和落寞

苏联能够崛起的原因,跟苏维埃政权的民心所向是密不可分的。在沙俄统治时期,社会是君主专制的资本主义,阶级的落差和独裁让众多沙俄民众都苦不堪言,普通民众每日都在为维持生活而愁眉不展,孩子们更是在很小的童年时期就投入劳动参加工作,这就是沙俄专制的民众地位。

然而在十月革命期间,苏维埃提出了三个十分响亮的口号,分别是土地、和平与面包。三句口号直击当时民众的要害,让民众看到了生存的希望,让民众看到了苏维埃政权的可靠和力量,这才能一举推翻沙俄统治,开启苏俄时代的新篇章。

这种套路后来我国依然也在借用,就是走最纯朴无华的群众路线,就像后来我党所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道理。人心所向,历史所至,历史的滚滚车轮是由群众掌控的,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中国古代对于这样浅显的道理也有所解释,就像唐朝李世民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高高把你举起,也拥有顷刻间把你淹没的本领,一个国家最伟大和最凝聚的力量就是民众,其次才是军队。

回看苏联的历任领导者,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都拥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全都是普通民众出身,没有一个是出自名门望族和富翁世家,都是来自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所以我们不得不感慨,苏联领导层对于民众的贴切感是不容置疑的。

列宁和斯大林将苏维埃独有的质朴发挥到了极致,列宁侧耳倾听每一位民众的意见,认真接待每一位群众的来访。斯大林直到去世身上也仅有900卢布,身后子女没有因斯大林的地位谋得一官半职。

揭了盖子捅了娄子

苏联的下坡路是从斯大林执政晚期开始的,斯大林晚年后因个人作风问题,官僚主义弥漫到了整个苏联高层,苏联高层也就是在这时开始变质。

平民出身的赫鲁晓夫也是身经百战,凭借着自己卓越的个人能力才攀升到了当时苏联总统的高位。在抵达苏联政坛巅峰后,赫鲁晓夫对于苏联存在的问题也有所察觉,但赫鲁晓夫之后的走向以及抉择太过于极端,致使苏联的问题非但没有完善,还被进一步恶化。

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有一些斯大林的追逐者产生了巨大的阻碍,赫鲁晓夫面对这些阻碍采用了强硬的反制手段─全盘否定斯大林执政期间的思想和贡献。

赫鲁晓夫挖掘出了一些当年斯大林的错误事迹,给斯大林扣上了一顶莫大的黑帽。斯大林近乎身败名裂的转变让苏联产生了剧烈轰动,毕竟当时斯大林的亲信和粉丝还比比皆是不在少数,这直接导致苏东阵营的动乱。

时至今日回头来看,我们不置可否赫鲁晓夫的决定是愚蠢的,这种近乎疯狂的举止注定是夹杂着一些私人恩怨的。苏联当时的开放也只是虚假的海市蜃楼,而赫鲁晓夫20年建造共产主义的想法更是痴人妄想。

苏联政治和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被进一步恶化,改革也成了徒有虚名,正如毛主席所言,赫鲁晓夫是掀了盖子捅了娄子。

戈尔巴乔夫的失败

作为苏联的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上任之时是被予以厚望的,人们都希望戈尔巴乔夫的任职能为苏联注入一管新鲜血液,但历史证明戈尔巴乔夫让所有人都失望了。

作为年轻领导者,戈尔巴乔夫没有雷厉风行的处事手段和铿锵有力的政治风格,苏联的最后一任总统有些浮躁和虚荣。

戈尔巴乔夫自认为能力出众,政治素养过硬,想要对苏联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可最终还是换汤不换药,还让西方资本主义趁虚而入,给了支离破碎的苏联最后一击。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面临的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蛊惑,西方媒体对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功绩大加赞扬,在报纸和媒体上盛赞戈尔巴乔夫的种种手段,面对敌人的糖衣炮弹,戈尔巴乔夫每日乐此不疲,精神和意志被彻底瓦解。

沉溺于资本主义圈套的戈尔巴乔夫逐渐远离了社会主义的真谛,也脱离了民众的基础,国外依然对这位苏联总统赞不绝口,但国内实则已经乱成一团乱麻。

在总统的带头风气影响下,苏联的管理层风气也逐渐歪斜,越来越多的双面官员冒头出现,致使民众和党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失去民心,被资本主义腐蚀的苏联最终分崩离析宣布解体,而苏联民众面对国家解体却没有任何惋惜之心,尤其是新一代年轻人,连一件游街抗议的举动都没有爆发,由此可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小结:

实力再过雄厚的国家依然是建立在团结的人民群众之上,群众就犹如建造高楼大厦的沙土基石,是无可替代的存在,只有凝聚力强盛的人民,才能团结向上建立一个伟大的国家。苏联解体的事件让我国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相关内容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1天后...
2025-07-28 04:42:08
原创 ...
宋义是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楚军前期的风云人物。他的来头可不小,他本来...
2025-07-28 04:33:40
原创 ...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
2025-07-28 04:33:32
原创 ...
三国时期,是没有科举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察举制就是选拔官员的主要...
2025-07-28 04:33:25
原创 ...
在古代,想要出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许多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
2025-07-28 04:33:20
原创 ...
导语:张飞被害时,手下的18骑燕将为何不现身?原因有2点 刘关张三...
2025-07-28 04:33:17
原创 ...
封建社会的皇帝几乎都是男性,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唐朝依然出了个史无...
2025-07-28 04:33:16
原创 ...
战争,永远是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但是在某些奇葩的文明发展...
2025-07-28 04:33:07
你知道吗?其实《上甘岭》中...
最新播出的电视剧《上甘岭》大家看了吗?本来以为这种战争早已家喻户晓...
2025-07-28 04: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乔... 乔布斯的小女儿伊芙近日举办了婚礼,嫁给马术奥运冠军的她看上去幸福极了,有颜有财又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原创 古... “过年”是无数中国人的乡情,每到除夕这个节日,人们会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中,和家人一起等待和庆祝新一年的...
原创 明... 历史上的官员,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往往为两类。一类是清正廉明的“清官”,第二类,是万人唾骂的“贪官”。 ...
原创 1... 有这样一张老照片竟引得多人关注。 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49年3月25日,正是我党进驻北京城时,毛主席...
原创 楚... 公元前204年五月,项羽重兵将荥阳团团包围,陈平出谋划策,纪信假扮汉王率领几千名女兵从东门突围吸引楚...
原创 左... 康乾盛世之后,清朝开始走下坡路,随着朝廷腐败的程度加深,各地的农民起义事情频频发生,然而这样的清廷硬...
原创 开... 有句俗语:“有状元学生无状元先生”。最伟大的人物都是老师培养出来的,就算你是皇帝,也是由老师教出来的...
原创 国...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老蒋调集重兵对苏区进行围攻。红军战士英勇抗击,接连打退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但是在第...
原创 6... 1945年,苏联发动作战,俘虏了60万日军,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苏联强行扣押了他们,并将这些俘虏疯狂虐...
原创 诸...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有着不少忠实的读者,期间精彩的情节也让人津津乐道,而诸葛亮成为了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