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张老照片竟引得多人关注。
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49年3月25日,正是我党进驻北京城时,毛主席在西苑机场阅兵时的一张照片。
照片上,毛主席站在一辆敞篷车子上,身后紧贴着一个人。他只露出了身子,看不到脸,似乎是故意隐藏起来的。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他为什么要以这种奇怪的姿态出现在毛主席身后呢?
他就是新中国的开国上将,刘亚楼。提起他的故事,可以称得上是传奇。
毛主席和刘亚楼
少年英雄
说起刘亚楼,可以说是“功勋卓著,战绩辉煌”的代名词。在风起云涌的战争年代,他于枪林弹雨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屡建奇功。
等和平来临之后,他又致力于新式军队的开辟和奠基事业,白手起家创建了空军。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刘亚楼,看一看他走过了怎样传奇又辉煌的一生。
刘亚楼,原名刘振东。他于1910年出生在福建省武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生活非常贫困。
因为当时的福建因为交通闭塞,所以土匪横行。在这种无时无刻不充满危险环境中,长大的刘亚楼练就了一手好枪法,成为十里八乡知名的“神枪手”。
刘亚楼
1929年,我党在闽西成立了我军第三路军,时年19岁的刘亚楼报名参了军。因为曾经上过私塾和中学,算是红军里少有的知识分子,刘亚楼很快获得了深造的机会,并且正式加入了我党。
在随营军校里,刘亚楼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军事教育,为后来的军旅生涯奠定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正是在这里,刘亚楼开始引起了领导的注意。
说起引起领导的注意,不得不提的就是,刘亚楼在军校里,发生的这样一件事。
当时的随营军校老师,大部分来自旧部队,身上保留着浓厚的旧军阀作风,教学途中时常会发生打骂体罚学生的现象。
在一次课堂上,有位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教员看见冲上去就要揍人。刘亚楼见状一把抓住老师,说:
“你这种军阀作风,不应该出现在我军内部,我要坚决纠正。”
老师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扬言一定要给刘亚楼一点颜色看看。刘亚楼心里有些害怕,来之不易的受教育机会就此停止,知道自己这次一定会受处分,但他依旧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
刘亚楼
结果没成想校领导听到之后,竟然对他这种做法表示赞赏。校长夸他:
“你这是敢于同错误行为作斗争,我怎么会处罚你呢?”
校长的话在刘亚楼的心里生根发芽,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他前进。
很快随营军校的学习课程结束了,刘亚楼以优异的考试成绩毕业,并担任了闽西我军的连长。后来闽西我军改编为我军十二军,刘亚楼被任命为第三纵队一营二连连长。
也许刘亚楼真的是天生适合当将领。
时年十九岁的他,看起来稚气未脱,但是带起连队却是一把好手。他的连队战斗力强悍不说,每次战役之后的减员也最少。
于是没多久刘亚楼就晋升为营长,第二年又被提拔到了红十二军二十五师的主力团任政治委员。
1930年十二月下旬,国民党在江西境内进行“剿匪”,总指挥张辉瓒率领9000人,气势汹汹地进犯江西永丰。当时刘亚楼所在的35团奉命牵住张辉瓒的鼻子,毛主席指示说:
“你们这个团的任务,是要把敌军引到龙岗去。所以中途只能败,不能胜!”
回去后,刘亚楼就将这个命令传达给手底下的士兵,大家都很不能理解。甚至有人当场质问刘亚楼:
“我们打仗就是为了胜利,为什么要假装失败?”
鉴于大家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刘亚楼思考了一会,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他说:
“你要打狗,就要让狗先抓住肉。我们主动放弃的地盘,就是扔给敌军的肉。等狗吃肉吃的失去警惕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将它一棍打死。”
士兵们顿时不闹了,理解了上级领导的做法。这段话后来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毛主席就和身边的警卫员说起刘亚楼,说道:
“刘亚楼这个人非常有才华。”
在不久之后的歼敌谭道源的战斗中,刘亚楼又一次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率部歼敌半个师,取得了东韶战役的胜利。毛泽东还在祝捷会上专门提及了他,说:
“刘亚楼敢输又敢赢。能把敌人遛的团团转,也敢在阵地上活捉敌首。非智不能诱敌,非勇不能擒敌。实在是个难得的将才啊!”
时间一晃到了就到了1932年,只有23岁的刘亚楼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红十一师(后长征途中红二师)政委。
众所周知,当时的红一军是我军的一把尖刀,而刘亚楼所率领的红十一师就是尖刀上最锋利的刀尖。在这期间,刘亚楼带领着红十一师一路攻坚克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果。
但是战争是残酷的,没有谁能一直一帆风顺。
战场风云
1934年,由于博古李德的失误,导致了我军被迫长征。面对着前有湘江阻挡,后有敌军围追的险境,刘亚楼再一次站在了战争的最前线,他率领着红二师拼死血战,要为后面的部队打开通道。
刘亚楼心里深知,这是红军存亡的关键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索性他凭借着自己机敏的智慧和大无畏的气魄,最终顺利渡过了湘江。渡江之后,国民党的反扑异常凶猛,而更不幸的是另一支先锋部队伤亡惨重。这也就意味着,保卫渡口的重任,几乎全部落在了刘亚楼和红二师身上。
这一场保卫战争打得异常悲壮。红二师只有步兵,却要面临国民党的军队步兵、骑兵、炮兵、空军的联合进攻。
战场上到处都是残肢断臂,鲜血染红了大地。但是没有一个士兵后退,刘亚楼自己也是全程站在战地上,整夜整夜的指挥作战,从不休息。
刘亚楼
1934年12月1日,战斗进行到了白热化阶段,刘亚楼的部队一度面临被国民党军包围的危险。而正在刘亚楼率领红二师奋力拼杀的时候,另一支先锋部队——红一师发来了求救信号。
国民党军队已经打到了红一师的军团指挥部门口!
面对自己战友发来的求助信息,刘亚楼没有半点犹豫,立刻带人前去营救,并迅速将敌人击溃。至此,湘江渡口才得以保卫成功。
后来的我军中央纵队也能够顺利渡过湘江,保全革命火种。最后等中央军全面安全转移之后,刘亚楼的红二师和红一师才交替掩护撤出阵地。
这一仗之后,刘亚楼在我军领导心目中的位置,再次大大提升,他们非常信任刘亚楼的作战才能。
在后面长征的途中,往往任命刘亚楼及其所率领的红二师,为先锋部队。渡乌江、下遵义、爬雪山、过草地,可以这么说,刘亚楼和红二师,扛起了长征路上大部分最艰难的任务。
异国生涯
1938年,时任红军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的刘亚楼,被送去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成为我国第一批派往国外学习军事的指挥员。刘亚楼在留学期间成绩非常好,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是中国学院的第一名。
但是实际上,刚去苏联的时候,刘亚楼学习的非常吃力。主要是因为语言不通,想要听懂课都很困难。曾经因为语言不通,刘亚楼还和一个女护士产生了误会,差点被当成了流氓。
因为那次误会,刘亚楼拿出战场上拼命的狠劲儿学习俄语。“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的时间,刘亚楼就自如的能用俄语和人交流,为进一步学习军事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1941年,希特勒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了苏联,这个时候仍在苏联学习的刘亚楼,经常会就此事与各国将领一起讨论。
各国大部分将领都认为德军最有可能沿着乌克兰东进,先占领经济作物区,获取粮食作为战争的补给,再抢夺顿河的煤矿和高加索的石油作为战争经费。这一看法也是斯大林的观点。
但是刘亚楼和他们的观点并不一致,他研究之后认为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德军,不太可能选择土质松软,水网密布的乌克兰顿河一带作为主攻方向。反而是白俄罗斯更有可能成为主攻方向,因为这里土壤坚固,而且距离莫斯科最近。
但是非常可惜,虽然后面我们知道刘亚楼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苏军统帅部的重视。错误的判断导致苏联接连失败,很快被希特勒兵临莫斯科城下。
然而有一个人对这个判断非常重视,那就是在苏联养病的我军重要领导人。他发现刘亚楼不仅是优秀的军政人员,更是一个难得的参谋长。于是通过各方面协调,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刘亚楼化名“萨沙”在苏军指挥部当参谋。
当参谋没多久,苏联迎来了凛冽的寒冬。刘亚楼当即指出,德军缺少过冬装备,冻死冻伤的士兵不在少数,战斗力日渐衰微,这正是苏军反扑的最佳时机。他提出了一种作战方案:
首先掌握制空权,然后配合适应严寒作战的苏联士兵,聚歼德军装甲部队。接下来苏联采用这种陆空协同作战的方式,果然取得了非常大的胜果。
从此苏联军队的高层将领都对刘亚楼刮目相看,还动员他加入苏联国籍。但是刘亚楼始终记得出国留学的目的,那就是:
回国赶走外敌。
于是刘亚楼坚决拒绝了改国籍的邀请。
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一百五十万大军进入我国东北,并向日本关东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刘亚楼就在这个队伍当中。当时他的身份是苏联少校参谋。但是一进入东北的大连市,刘亚楼就联系了东北局,希望回到自己的队伍。
重回祖国
1946年五月,中央军委任命刘亚楼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这个决定不仅刘亚楼自己很意外,连苏联的将领也感到很是震惊。因为他在苏联军队的身份,不过是个少校,没想到一回国,居然成为了参谋长!
但其实,这是领导在慎重考虑之后做的决定。首先,刘亚楼去苏联学习之前,就已经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了,并且长期担任红军主力军的指挥员。
其次,刘亚楼长期在红一军手下工作,二人关系密切,配合出色。最后,刘亚楼在苏联学习将近十年的时间,与苏军关系也很密切,比较便于战时的沟通和协调。
在刘亚楼到东北联军报道的时候,红一军领导人甚至亲自到门口迎接,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他对刘亚楼说:
“你一人,至少抵我两个参谋长!”
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足以体现刘亚楼的能力。
很快,刘亚楼就展现出一个优秀参谋长的素质。他不仅建立了我国第一所测绘学校,培养了大批测绘军用地图的专业人才,还开办了了参谋培训班,亲自上课,将自己学习的知识传授给更多人。
刘亚楼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中央领导毛主席、周总理的高度关注,并要求他将制定的,参谋培训计划和翻译的教材送到中央。再由中央转发给全军,以便其他部队学习借鉴。
很快,法西斯迎来了彻底的失败,日军终于被赶出国门。但是中国并没有获得完全的胜利。国民党为了争夺国家的指挥权,开始对我党和我军进行剿灭运动。声势浩大的国共内战,就此爆发!
1948年9月8日,四平火车站里,一列列火车向南驶出。刘亚楼就在其中一辆里。
他这是去做什么呢?没有人知道。士兵们,甚至包括纵队司令,都不知道火车到底驶向何方,与谁作战。
原来这是领导下达给刘亚楼的命令,既要将部队快速运到锦州,又要达到战役突然性的效果。所以刘亚楼没有提前公布作战部署,而且让留在长春以南的部队,提前多天向锦州进发,给敌人一个进攻的假象。
在部队登上火车之后,刘亚楼还让东北野战军师以上部队的无线电台留在原地,假模假样地和指挥所联系,以图蒙骗敌军,造成我军不会南下打锦州,而是已经北上大长春的行动假象。
这一系列的行动果然收到奇效,就连国民党剿共副总司令范汉杰都都被成功误导了。
最终辽沈战役取得了胜利,东北全境解放。而刚刚打完辽沈战役的东北野战军,还没来得及整修一番,就又挥师南下,进军华北。
为了迫使傅作义放弃幻想,尽早投降,刘亚楼毛遂自荐,要求担任解放天津的前线司令员。
最终依靠声东击西的战法,用仅仅29个小时,就解放了国民党号称“最少能守三个月”的天津,并且活捉了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最终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这次战役之后,刘亚楼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国共内战终于快结束了。
空军情缘
1949年3月25日,我军入京的第一场阅兵开始了。毛主席身穿军大衣站在一辆吉普车上进行检阅。
但此时,站在毛主席身后,脸埋在里面,佝偻着身子,双手紧握着枪支,始终处于警备状态的人,却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这个人究竟是谁?为什么会不愿意露脸呢?原来他就是刘亚楼。
他站在毛主席身后是为了保卫主席,而隐藏脸,则是顾虑到照片以后会载入党史,想要保障照片的庄严性。
阅兵结束后不久,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的举行,人民群众开启了自己当家做主人的时代。
但是这些光鲜背后,还存在着很多令人担忧的现实。这个时候的中国不光经济落后,百废待兴,连军队也只有陆军稍微像样一点,空军海军都还是空白阶段。
在开国大典上,有战机编队的表演,民众看得人血沸腾,但他们不知道,这些飞机都是硬凑出来的。为了让表演看起来更精彩,其中九架飞机还飞了两次。
毛主席为这个状况深深地忧虑着,左思右想,他认为必须抓紧进行空军和海军的筹建。
那么空军的筹建交给谁合适呢?最终,毛主席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刘亚楼。
这个决定是慎重考虑之后的最佳选择。首先,要想担任空军总司令,首先文化水平要高,因为空军毕竟是一个现代化的兵种,而刘亚楼是苏联留学的海军,在这一点上首先就有优势。
其次,我军筹建空军,肯定要从苏联购买设备。刘亚楼留学十年,和苏联的高层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很多高级将领对他也非常认可。并且刘亚楼精通俄语,便于沟通和协调。最后,刘亚楼在多年的抗战中,获得了我国中央的绝对信任,不仅信任他的工作能力,而且信任他的革命意志。
毕竟空军筹建是一件非常大的事,要派出的人一定要一颗红心向着党。
当时的刘亚楼正担任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毛主席将他叫来面谈,看到他来了后,热情地说:
“亚楼啊,你仗打得不错。现在让你从陆地离开,到天上去,去当空军司令,怎么样啊?”
刘亚楼听到主席的话,感觉到非常意外,但是他知道自己从未接触过空军,恐不堪重任,便说:
“主席,我本来是陆军专业的,根本不懂空军啊!这怎么能胜任空军司令呢?”
毛主席毫不在意的大手一挥,拍着他的肩膀说:
“以前不懂,以后可以学嘛。”
刘亚楼摸了摸头,憨厚地说道:
“可是我这个人,一上飞机就晕。”
毛主席听完哈哈大笑,安慰他说说:
“何必害怕!加油去干吧!”
就这样,刘亚楼成为了我军空军的首任司令。
而这一年,他才仅仅39岁。组建空军的工作非常紧张,刘亚楼每天都彻夜研究。没过多久,他就向中央申请组建空军领导机关,中央立即批准了。
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正式成立。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飞速发展,很快我国就拥有了自己的修理厂和配件厂。为了尽快让空军拥有作战能力,刘亚楼还提出了“边打边建,边打边练”的口号。
即使装备数量很少,飞行经验欠缺,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毫不畏惧,直面强敌,总结经验。在同美国空军对战的时候,连战连捷,成绩辉煌。就连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都说:
“中国似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
在刘亚楼的带领下,我国的空军日渐成为解放军最优秀的兵种之一。
1964年,刘亚楼在人民大会堂介绍自己建设空军的经验。
这是空军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刻。
也是刘亚楼作为将领最辉煌的时刻。
然而,多年来打仗给他留下了无数暗伤,筹建空军又让刘亚楼耗尽了才智与心血。
1964年8月,刘亚楼被查出患有肝癌晚期,这对中国军民,尤其是空军,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与噩耗。
刘亚楼家人16
在与病魔斗争九个月之后,于1965年5月7日,刘亚楼上将走完了自己光辉壮丽的一生,享年55岁。
他的一生战功卓著,备受敬仰。甚至有人评价他:
“元帅的战功,大将的职务,上将的军衔。”
刘亚楼的葬礼在中山公园的中山堂举行,葬礼当天,有十万军民前去吊唁。追悼会的时候,中央领导全部出席,追悼会结束之后,灵车由刘少奇护送。
现在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强大,但是我们仍然应该铭记那段硝烟四起的岁月,铭记刘亚楼将军为我们做出的贡献。尽自己所能建设我们的祖国,希望中国能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