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最悲催的清官,穷得回家没路费,朱元璋知道后直接让他当太监
创始人
2025-07-28 21:04:27
0

历史上的官员,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往往为两类。一类是清正廉明的“清官”,第二类,是万人唾骂的“贪官”。

按理说,无论是统治者还是百姓,都应该更喜欢“清官”。然而,事实上,能够得到统治者“优待”的清官少之又少,甚至有不少人并没有得到善终。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就出了这样一位“清官”。他的结局,可以说是明朝的“清官”里最悲催的了。他就是原朝廷三品大员——曾秉正。

以“万言书”言“天变” 真才实学赢皇帝赏识

曾秉正是江西南昌人,他饱读诗书,因着自己的才学做上了海州学正。海州,现如今是江苏连云港的海州区,明朝的学

正是九品官,负责执行学规考校训导,是一线的教学与管理人员。

当时,人们都对“天象”十分感兴趣,天象的变化在所有人眼里,往往预示着来年是否能够顺利。作为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十分关注,认为星辰的变化代表着国运。

洪武九年,朱元璋为了解答自己对当时天象变化的困惑,因此下令以“天变”作为题目,让天下众臣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成了曾秉正脱颖而出的有利契机。

他发挥自己善辩的才能,洋洋洒洒写了一份长达万字的文章交给上级,并层层传递到皇帝手里。

朱元璋从众人的文章中看到了这篇逻辑清晰、条理通顺的文章,并且大为赞叹。

为了褒扬曾秉正,朱元璋破格提拔他为国子监的监丞。

从地方小官一直成为国子监的京官,一路连升五级,曾秉正凭借自己的才华受到了皇帝的赏识,也为他日后的为官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伴君如伴虎 屡次进言惹皇帝不快

赢得了皇帝的赏识之后,曾秉正的晋升之路十分顺利。他在国子监没待多久,朱元璋就提拔他去刑部做了主事。

在这之后,他又在进京的第二年被擢升为陕西参政。

这时正是洪武十年,从曾秉正上“万言书”短短不过一年时间,他就已经从九品官员升任为分管粮储、军务、水利的从三品官员。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又设立了通政司。这个新机构的首任主官——通政使,就是由曾秉正担任的。

所谓通政使,其实就是皇帝的

大秘,负责上传下达,也负责纠正皇帝的错误。

起初,皇帝还会对他的谏言虚心采纳并予以重视。然而,好景不长。尽管曾秉正是靠“上书言事”被皇帝看重的,但作为万人之上的皇帝,朱元璋内心里,更希望身边的官员能够尊重皇权,并不喜欢有人直言犯上。

曾秉正作为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又曾被皇帝夸赞过他议事的能力。一方面为了报答皇帝对他的赏识,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在朝廷三品大员的位置上,就应该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

时间一长,曾秉正不再像一开始在皇帝身边工作那样“诚惶诚恐”,变得更加敢于指出皇帝的错误。

因此,他不断给皇帝上书,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只要看到皇帝的言行或者周围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他就会立刻上书皇帝,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及时传达上去,这引发了皇帝极大的不满。

终于,在某次他再进谏时,朱元璋以他“忤逆”的罪过,罢免了曾秉正的官职,他的为官之路也就此宣告了结束。

《老子》中有句话说“至刚易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圆滑,不要太过于直冲,否则容易得罪人,遭人忌恨。”就曾秉正的遭遇来看,不得不说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卖女儿换路费 种种言行使龙颜大怒

虽然在京城做了三年的官,而且京官的俸禄和地方官相比,往往会高一些。但整体来看,明朝的官员俸禄整体都并不算很高。

曾秉正做官期间又一向清正廉明、不愿收受贿赂为自己敛财,因此,他被罢官时,身上并没有留下多少资费。

从京城回乡的路途遥远,这些资费加起来也不足以支付路费,在这种情况下,曾秉正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卖掉了自己年仅四岁的女儿,用卖女儿换来的钱作为回家的路费。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皇帝耳朵里,他听说以后,十分震怒。一方面,朱元璋觉得拿自己年幼的小女儿换钱,这是一种十分残忍且不人道的行为。

再者,皇帝认为,曾秉正一个三品大员,不可能连回家的路费都拿不出来,他这样做是为了演戏给自己看,曾经的三品大员竟需要卖女儿换路费,这对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侮辱。

震怒之下,朱元璋下令对曾秉正处以极刑——腐刑,也就是阉割之刑。从前皇帝的“爱臣”就此成为了太监,这是一种极大的羞辱。

而这之后,曾秉正的命运,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可以预见的是,身心都遭受了重创的曾秉正,结局无疑是潦倒且凄惨的。

“清官”博好名声 开头美好结局却潦倒

对古人来说,如果能在官府里工作,可以说是“无上荣光”。在所有人的眼里,当官不仅意味着自己的身份地位有了极大提高,而且还能得到机会“为民请命”。

无论是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来说,还是从保障自身和家人的生活来说,都能获取诸多好处。因此,“当官”成了很多读书人的毕生追求。

这些有追求的读书人一旦走上官场,他们以做一个“清官”当成自己的目标。

除了刚才说的曾秉正,还有明朝后来大名鼎鼎但病死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海瑞”,这些人的结局都不算圆满。

“清官”之所以在古代难有善终,和封建王朝高度集权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在当时那样的境况下,皇帝有决定任何人生死存亡的权力,几乎没有人能够约束他们的行为。

而过于正直的“清官”,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要取得一个不错的结局,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相关内容

河北承德文旅资源走进北京宣...
7月25日,由承德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主办的“河北承德文旅资源走进北...
2025-07-29 00:37:51
原创 ...
张居正的先祖是元朝末期,凤阳定远人士的张关保。他曾经追随大将军徐达...
2025-07-29 00:33:59
面向非洲青年讲好中国故事的...
面向非洲青年讲好中国故事,在情感的共鸣中升华中非情谊,激励更多非洲...
2025-07-29 00:33:51
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闭...
10月26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闭幕。...
2025-07-29 00:33:42
原创 ...
有这么一位法国总统,他在冷战最激烈的60年代初期,带领法国率先与中...
2025-07-29 00:33:34
原创 ...
东晋枭雄桓温曾有“人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那么也要遗臭万年”的豪言壮语...
2025-07-29 00:33:29
原创 ...
公元208年,曹操发起了统一南中国的战争,在长江赤壁一带被以江东孙...
2025-07-29 00:33:25
原创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上很多事情的确都能...
2025-07-29 00:33:17
原创 ...
二战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战争,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
2025-07-29 00:33:15

热门资讯

德州扑克高手手法揭秘教学必备:... 德州扑克的牌型由高到低排列如下: 皇家同花顺(Royal Flush):同一花色的10、J、Q、...
原创 毛... 在我国的开国少将中,有这么一位少将,他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内部,是唯一一名与毛主席进行单线联系的地下工作...
原创 大... 大清男人辫子的发展史,到清末后期,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洗头?一直以来和清朝历史有关的影视作品都可以说是...
原创 明... 明朝末期天灾不断,面对大厦将倾的明王朝,一心想着中兴大明的崇祯皇帝也无力回天。 当时最著名的起义军领...
原创 中... 枪是十八搬兵器中的“贼”,最是难练。古往今来,凡是把枪练到登峰造极的大将们都是天才型战士。下面我们评...
原创 陈... 1943年11月23日,就在中国远征军已经准备就绪,欲在1944年初反攻滇西和缅甸的时候,远征军高层...
原创 多...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在满清的历史上是一个毁誉参半、极富争议性的重要人物,...
原创 只... (电视连续剧《刘伯承元帅》) 1939年7月,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5万余重兵,分九路对晋冀豫根据地进行...
原创 日...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人有很多外号,我们叫他小日本,日本鬼子,还有倭寇,当然这些也不是没有依据的,其中...
原创 李...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历经了多少的朝代,所谓铁打的百姓,流水的王朝,古话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古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