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0日,繁昌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已完成86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调查录入工作,完成率达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 在平铺镇五华山新发现的宋代摩崖石刻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是此次“四普”工作的重要收获。
普查队伍野外调查
普查过程中,工作人员们耐心地向市民群众讲解文物普查的意义和要求,赢得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支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四普”工作的顺利推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行走在乡间的工作人员
此次调查,在平铺镇隐静寺发现宋代摩崖石刻具有重要意义。石刻由宋代佛教人物造像及碑刻组成,碑刻文字有不同年号,最早的为宋代“元丰”。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包含石刻文字和石刻造像,而狭义的摩崖石刻则单指石刻文字。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技术、记事方式,与人们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 但繁昌地区此前仅发现1处,芜湖地区亦属罕见。
宋代摩崖石刻
芜湖
来源 | 繁昌文博
主办单位 | 芜湖市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