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贵族明显要高人一等,在一个队伍中,贵族必然会是首领,如果此人善于打猛仗,那乱世会有一大波人投靠,进而夺取天下。
刘邦却不同了,他祖上并没有出过贵族,国号“汉”在此前也没出现过,只是被项羽封在“汉中”时才有的,刘邦父亲就是老农民,成了太上皇也不忘种田。
刘邦不擅长打仗,败仗乃家常便饭,遇到了什么危险,那他就会第一时间跑路,连儿女妻子都顾不上,这样一个人,为何会在沛县起义时,被众人推举为首领?
从《史记》中来看,陈胜吴广起义后,沛县也计划响应起义,萧何曹参等人劝导县令,应该将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方面可以避免他们作乱,一方面还可以为起义增加军事力量。
沛县县令觉得此计不错,紧接着发布公告,刘邦听闻后,当即带着一百多人来到城门外,县令很是担心,当即关闭城门,不让他进去,还想将萧何等人抓起来。萧何机智逃了出来,并和刘邦联合,杀害县令,这才进入城内。
此时沛县群龙无首,萧何主张推举刘邦为新县令,带领大家走上起义之路。正因萧何的建议,刘邦被众人拥戴为义军首领。按理说,萧何的名望更高,为何他会推举刘邦呢?且萧何对刘邦并无好感,在为吕太公接风洗尘时,刘邦随口说了“贺钱一万”,实际上他并没有这么多钱,吕太公听了后亲自迎接,萧何却在一旁阻止,称他是一个无赖,说话不着调。
可见萧何对刘邦很鄙视,为何他还会推举刘邦为县令呢?其实并非刘邦有什么能力,反而是其他人害怕起义失败后,被朝廷处罚,这才让刘邦背锅。刘邦本身就没有退路,且他胸有大志,乐意当这个首领,谁曾想真的成为一国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