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十几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成立了,中国就此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不论在经济、军事还是国际话语权上都是新中国需要仰仗的依靠,1949年新中国初成立不久,又是恰逢斯大林70大寿时期,毛主席和周总理借此机会访问苏联谈中苏合作事宜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中国与苏联存在矛盾但是又要追求合作
虽然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苏联都曾对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施以援手,两方已经建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但是其实,中苏之间其实一直存在着许多矛盾与隔阂。
首先是苏联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协定》,美其名曰友好协定,实则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协议规定苏联有权在中国的旅顺驻军,并享有对大连的共同管理权,同时对中国的很多关键铁路干线享有特权,这一点其实触及了新中国的核心利益。
二、主席做了周密的准备
既然要寻求合作,必然需要让苏联看到新中国的诚意,这一点从主席访问的准备上可以可见一斑了。首先从礼物上,主席总共准备了三个大件:第一件是中国的传统特产,无论是景德镇的精美陶瓷器件,还是闻名中外的西湖龙井、精美刺绣,都可以看出主席的贺礼拿出了新中国极高的礼遇。
第二件则是中国应季的瓜果蔬菜,看似简单平淡,其实这些则是代表了新中国朴素日常和简简单单的发展需求,实则代表新中国希望与苏联一道谋求更深层次的合作;第三件则是来自主席的奇思妙想,是山东的一捆大葱,这其实是山东流传了一句玩笑话了,只要有矛盾,送捆大葱就可以得到解决。可见主席在礼物中已经暗喻了自己此行的态度与追求。
另外则是此次的随行人员,不仅主席来了,连周总理也来了。新中国刚刚成立,主席总理一齐访问苏联,足可见新中国的诚意了。其实这样也在明确地告诉苏联,告诉趾高气昂的斯大林。这一次新中国带了足够的诚意,想抓住这次机会,一次把合作谈成。
三、苏联方面有意遮掩,不愿退让,主席坚定“反击“
已经享有了巨大的既得利益,苏联方面自然是不想让步。在斯大林生日的庆祝典礼上,毛主席的座位就安排在斯大林的旁边,但是斯大林确实有意掩盖,不仅闭口不提中苏问题,还没有对远道而来的毛主席有过多的热情,显然是并没有太多的诚意。妄图以此压过主席的“势头“,让主席知难而退。
主席自然是看到了斯大林的小心思,便就此在宾馆里闭门不出,不仅不参加苏联安排的行程、会议,还不见苏联的官员大使,制造了一种“中苏矛盾“的现象,这一下西方国家一下子看到了机会,不断的释放友好信号,妄图通过拉拢新中国借此对抗苏联,这一下可是急坏了斯大林。
四、“以彼之道“,抛出台阶
“不吃死鱼,只吃活鱼“其实是主席回应当时苏联代表米高扬访华的时候,届时共产党积弱积贫,米高扬一副趾高气昂的架势,以”不吃死鱼,只吃活鱼“表现自己的傲漫,给共产党一个下马威。
这一次,主席则是”以彼之道,还至彼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也不是苏联的傀儡国,自然是也是有脾气,需要得到该有的礼遇,要想谋求合作,那便乖乖地送上活鱼来。即使尚在建国萌芽期间,新中国也绝不低头。
主席不吃死鱼吃活鱼,其实是代表着新中国要谋求独立自主,绝不唯唯诺诺的向苏联屈膝,借此换来的,则是斯大林一改往日的傲慢态度,不仅重新签订了公平的《中苏友好协定》,更是通过这次机会,了解到了毛主席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不敢再小觑新中国,小觑毛主席。
结语:在今后的每一次中苏会谈访问中,斯大林特意嘱咐属下,一定要给毛主席送上活鱼。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定要和新中国友好、平等的谈判交流。自此主席“不吃死鱼,只吃活鱼“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