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对建唐有功的李氏子孙中,很多人都会想到李渊的四个嫡子,其实,李渊当年能够成功建唐离不开李氏这个大家族的帮助,尤其是李孝恭此人。他和李世民两人是堂兄弟,可以说,有二分之一的大唐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只是等到李渊成功称帝后,为何他没有选择争权,而是安心的当一个潇洒的王爷呢?当你知道李孝恭为何这样做时,你就不得不夸赞李孝恭的机智了。
原因一,李孝恭可以说是功高盖主的臣子了,虽然李渊是他的叔叔,但是李渊肯定也会忌惮自己的这个侄子。李孝恭早就看出了李渊对他的猜忌,为了避免惹祸上身,李孝恭在朝堂之上从来都不争权,而且他也很少对政务发表看法。李孝恭担心若是他经常参与政事,到时候李渊很有可能会怀疑他对朝廷和李家江山有二心,李渊能够推翻他的表亲隋炀帝,又怎么会对他这个侄子留情呢?所以李孝恭根本就不愿意,他也不敢在朝中和李渊父子争权。
原因二,若是李渊膝下没有出色的儿子,或许李孝恭还能对皇位有点心思,只是此时李渊的几个嫡子都十分出众,尤其是太子和秦王。当年李孝恭在战场上经常和李世民一起作战,他们两个堂兄弟在一起配合的十分默契,李孝恭对李世民这个小自己几岁的堂弟可以说十分了解,他清楚知道李世民的野心有多大?他也知道李世民的手段有多么狠辣,为了保命,也为了后半生的安稳,最后李孝恭即便有心争权,他也不会做出夺权之事。
原因三,曾经在战场上打了半辈子的仗,此时李孝恭也不想再继续在朝中折腾了,他只想好好的安稳度过余生。当李渊赏赐给他财宝或者美人时,李孝恭从来都不会拒绝,他知道只要他接受来自李渊的一切赏赐,李渊自然不会继续怀疑他对朝廷有二心。当李渊看到李孝恭这个侄子多年来一直都对朝廷忠心无二时,李渊也彻底放心了,后来他也不再继续试探侄子了。
原因四,李孝恭知道身在朝中为臣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像他这种在军中曾经立下了很多战功的臣子,更容易被帝王怀疑,所以李孝恭一直都十分小心,现在他也帮助李渊建唐成功了,只要李渊日后不会怀疑他会抢夺李家江山的宝座,不要针对他就行了。李孝恭对权势看的很开,他知道就算他有能耐和李渊争夺皇位与江山,不过,若是他这样做了,不仅会让了李氏这个大家庭产生矛盾,另外,也会让好不容易安全的天下再一次陷入到混乱的状态中。
不得不说,虽然李孝恭只是在朝中为官的一个普通臣子,不过,他却始终心系百姓,或许李孝恭也曾经想过争权,不过,要想争权成功,他将会付出太多心血,所以李孝恭才不愿意为了权势而争权,到时候若是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唐朝江山被推翻,受苦的只会是民间的百姓,那时李孝恭也会成为罪人,就算他争权成功了,他也会成为百姓心中的恶人。
小编觉得,李孝恭不争权是正确的决定,即便他和李世民是堂兄弟,不过,他对皇权和皇位的野心根本就没有李世民大,他始终都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实力究竟有多少?若是他和李渊父子们争权,他的胜算不大,另外,最终他的结局可能也会很惨。在李渊建唐成功后,此时李孝恭对权势并不热衷,所以他宁可过好自己当下的安稳生活,他也不愿意参与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