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民国的名人,离不开民国十大才女之一的林徽因。围绕她的八卦一直很多,著名诗人徐志摩和建筑学家梁思成,都曾与她有过纠葛。
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还曾在浙江金华、孝丰等地担任过官员。
她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去过欧洲游历,后来又留学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
在欧洲游历时,林徽因认识了徐志摩,两人都被彼此的才华吸引。可惜,那时徐志摩已经结婚了,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后来,徐志摩向发妻张幼仪提出了离婚,还为林徽因写了好多首情诗。
当时,徐志摩还有另一个强劲竞争对手,那就是梁思成。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多年交好,双方长辈都是看着他们一起长大的,很支持两人的婚事。
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赴美学习建筑学,在异国他乡长期的陪伴下,两人之间也逐渐萌发了爱情。1928年,在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不久,林徽因和梁思成在中国总领事馆举行了婚礼。
婚后,二人共同研究古建筑,走遍了中国大地,实地调查勘测了无数的古建筑,对中国的古建筑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徐志摩这边,在林徽因婚后两人仍然经常联系。后来,徐志摩又认识了著名女画家陆小曼,两人结了婚,但由于陆小曼挥霍无度,两人婚后的感情并不是很好。
1931年,徐志摩为了参加林徽因的演讲会,坐飞机背上,不料飞机在雾中撞上大山,机毁人亡。
虽然,林徽因和梁思成、徐志摩之间的感情故事,如今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林徽因的后代却没那么出名。
林徽因一共生了一儿一女,长女梁再冰后来嫁给了于杭,儿子梁从诫后来娶了北大校长周培源的女儿周如枚。
据说,梁从诫的取名,来自写《营造法式》的李诫,这是一名北宋时期的土木建筑家,先后主持修建了五位亲王的府邸、辟雍、尚书省、龙德宫、棣华宅、朱雀门、景龙门、九城殿、开封府廨、太庙、太后佛寺等十余项重大工程。
在《营造法式》一书中,详尽地记载了许多珍贵的宋代建筑规制、用工、图样等。而“梁从诫”这个名字,就是终身追随李诫之意。
梁从诫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学习成绩也很好,最后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不过,在他的学生生涯中,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授。因此,林徽因也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报考清华的建筑系。令人意外的是,长女梁再冰在高考时,因几分之差落榜。
而林徽因在亲自查卷后,并未发现错判,最终只得接受这一个遗憾。后来,梁再冰转去北
大学了西语,并没有再接触建筑行业。
而到了两人的独子梁从诫高考时,父母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根据母亲的愿望,梁从诫填报了清华的建筑系,但最后竟然也以两分之差落榜。
林徽因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亲自查阅试卷,却发现梁从诫在试卷上,写了一行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这才让林徽因清醒了过来,发现儿子的心,其实并不在建筑上。
后来,梁从诫转而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还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担任编辑,创办了《百科知识》及《知识分子》杂志。
一位和梁从诫在北大一起学习过的同学、考古学家徐萍芳说:在校期间,梁从诫参与的社会活动很多,不仅学习成绩好,口才也很好,十分热心于文物保护。
此外,他还是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主要发起人。1995年,67岁的梁从诫亲自前往了人烟稀少、海拔近4000米的可可西里,在返程途中意外发生车祸,差点丧命。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评价他说:“梁从诫本来是一个历史学家,但不甘心坐在象牙塔里养尊处优,却摇身一变成了“自然之友”,这是他忧国忧民忧天下思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