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晁盖遗嘱之谜:托塔天王瞑相,遗嘱被梁山废除,终成虚钱实契?
创始人
2025-07-27 00:03:38
0

晁盖在曾头市中箭,疗伤时中毒,回到梁山毒发身亡,书中说他是“瞑相而死”。“瞑相”之前,对守定在床前的宋江说:“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认为,晁盖的遗嘱是要阻止宋江做寨主。因为,大家都把“射死我的”人锁定为史文恭,以宋江的武功又如何能活捉史文恭呢?其实,晁盖并不知道谁射死了他,把真凶锁定为史文恭者,恰恰是宋江。

难道说,宋江自己阻止自己做寨主?这样的逻辑是讲不通的,宋江最终还是在梁山好汉的拥戴下做了梁山寨主。那么,梁山一百单八将为何违背晁盖遗嘱,一致推举宋江做寨主呢?难道晁天王的遗嘱无人理睬吗?

谁都不理睬晁盖遗嘱,梁山压根不想捉“射死我的”

解读晁盖遗嘱,首先要找出谁是射死晁盖的人,也就是要解开晁天王死亡的真相。细读文本就会发现,晁盖不是被射死的,而是被毒死的,凶手肯定不是史文恭。怎么讲?

我读的是明刻本容与堂本《水浒传》,这个本子是没有经过编辑、修订的影印本,基本上保持了明刻本的原貌。因而,我便以这个本子为的本,来揭开晁盖之死的谜团。

第六十回书写了两个大故事,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晁盖“瞑相而死”。这两个故事看起来只是时间上有点逻辑关系,打完芒砀山接着打曾头市而外,文本上看不出有更多的关联。但是,正是因为芒砀山降魔,才引发了晁盖之死。

书中说,芒砀山“乃是昔日汉高祖斩蛇起义之处”。《水浒传》中早就有一条白蛇,那就是“洪太尉误走妖魔”这回书中,在龙虎山上遇到的雪花大蛇。“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演绎的就是《水浒传》中的“斩白蛇”,这条白蛇不在芒砀山被斩,而在梁山“瞑相而死”。怎么回事,咱们后文再表。

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洪太尉误走有”埋下了伏线,书中便有时隐时现的线索,晁盖曾头市中箭的暗线,又在“小李广梁山射雁”的故事中浮现。

却说花荣带着宋江的书信,引领清风山、对影山好汉投奔了梁山,因为晁盖不信花荣的箭术,花荣便找了个机会,表演了“梁山射雁”。书中说,花荣射杀的是雁行中第三只雁的头。射杀了这只大雁,有一首赞诗专赞花荣的神箭,这首赞诗中有这样两句:“天边雁行惊折断,英雄雁序喜相联”。射落第三只大雁,对于雁阵来说,竟然是一件大喜事。

这只被射落的大雁,其实就是托塔天王晁盖。晁盖“瞑相”,梁山好汉重新派座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才能找到真正的山寨之主。宋江做寨主,书中反复以“尽皆欢喜”、“拱听约束”之类的话形容。

梁山总共有四任寨主,杜迁是第一任,王伦是第二任,晁盖是第三任,宋江是第四任。为什么杜迁是梁山第一任寨主,这个问题也要等到后面才能告诉大家答案。花荣射的是第三只雁的头,晁天王就是第三任寨主,偷袭曾头市的时候,“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中箭的正是头部。

所以,书中暗藏的第一个真凶,就是射了晁盖一箭的小李广花荣。但是,花荣却并没有被活捉,梁山大聚义时上应天英星,坐第九把交椅,位居八骠骑兼先锋使第一名。没捉花荣,难道梁山就没有寨主了?所以,在“射死我的”并没有被活捉的情况下,梁山好汉拥立宋江做寨主,根本就不理睬晁盖的遗嘱。

然而,花荣只是射了晁盖一箭,这一箭根本就没有毒,晁盖不是被“射死”的。也就是说,晁盖之死还有另外一个真凶。那么,这个真凶又是谁呢?

晁盖死于金枪药,林冲再次拥立梁山寨主

且让我们回到曾头市之战,看看晁盖究竟是怎么死的。

涿州人金毛犬段景住从辽国境内的枪杆岭盗得了金国王子的照夜玉狮子,金国王子为何跑到辽国去牧马呢?这个细节告诉读者,此时,金国已经按照“宋金海上之盟”,发起了灭辽之战。《水浒传》中,隐藏着北宋灭亡的历史,鲁达、鲁智深的故事中,早就伏藏了令北宋王朝速亡的“宋金海上之盟”。本文专讲晁盖之死,“宋金海上之盟”且搁置一边不讲。

为此,托塔天王必定要只带兵马下山,荡平曾头市。但是,晁天王心情焦躁,急于求成,误中了法华寺僧人的诡计,乘夜偷袭,进入了曾头市的伏击圈。当晁天王醒悟回师之时,头上就挨了一箭。晁盖中箭,倒撞下马去。在刘唐、白胜的保护下,晁盖重新上马拼杀,回到大寨。

施耐庵在这段情节中写得极其细致,不断标注时间节点:晁天王从法华寺出发,是夜里三更初刻,也就是晚上二十三点的时候。走了五里路,晁盖就发现中计了,梁山队伍“夺路”往回走,“才转得两个弯”,托塔天王就中箭了。这期间,最多也不会超过一个时辰,还是夜里二十三点前后,也就是书中说的三更时分。

晁盖在马上一路冲杀,拼命杀到村口,林冲正好如约在此接引。两军又是一场混战,“直杀到天明,各自归寨”。书中交代,晁盖打曾头市的时候,“正是春暖时分”,这个季节大概卯时才天亮,也就是现在的五点到七点之间。算算从晁盖中箭到各自归寨,期间起码过去了五、六个小时,也就是三个时辰左右,晁盖中毒了吗?

所以,这一支箭是没有毒的。

晁盖进了大帐,“众头领且来看晁盖时,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此时,谁都没有看到箭伤处有任何中毒症状。再往下看,晁盖便中毒了。书中写道:

众头领且来看晁盖时,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林冲叫取金枪药敷贴上,原来却是一枝药箭。晁盖中了箭毒,已自言语不得。

这段情节也是写得极其备细,众头领谁都没有看到晁盖箭伤处有中毒的症状,晁盖“血晕倒了”不是因为箭上有毒,而是因为“急拔得箭出”而血晕了。

接着,是林冲“叫取金枪药”,按照主语承前省略的语法,也是林冲“敷上”。这时候,书中才交代这枝箭是一枝药箭,晁盖这才中了“箭毒”,这才“言语不得”。也就是说,拔箭之前,晁盖十分清醒,也能言语。故此,花荣射出的那枝箭不是毒箭。至于箭上“史文恭”字,是宋江把凶手锁定为史文恭的伏笔,无需多做解读。

晁盖“瞑相而死”,林冲连夜联络公孙胜、吴用商议立宋江为寨主。林冲的提议,得到了所有好汉的支持,书中说是“诸人拱听号令”。宋江勉强做了临时寨主,书中又写道:“梁山泊水浒寨内,大小头领,自从宋公明为寨主,尽皆欢喜,拱听约束”。

林冲是毒杀晁盖最大的嫌疑人,谁又活捉他了呢?晁盖的遗嘱根本就不管用,梁山好汉谁都不会理睬。反倒是置晁天王遗嘱于惘闻,仿佛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对看林冲杀王伦,立晁盖为寨主的故事,这其实又是《水浒传》中的一次大火并,都是林冲出头做下来的。

那么,梁山好汉为何不理睬晁天王的遗嘱,林冲为何要参与乃至策划梁山大火并,带头拥立梁山寨主呢?

晁盖为何“瞑相而死”,他的遗嘱梁山为何在梁山无效

有图为证,明刻本容与堂本《水浒传》刻的就是“瞑相而死”。瞑,本义闭上眼睛。相,其中一义出自佛教术语,由巴利文与梵文翻译而来,又叫“示相”,表示能表现于外,由心识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施耐庵在《水浒传》中首创的“瞑相”这个词,意思是梁山的托塔天王隐去佛门之相,将与大名府的另外一个托塔天王合二为一。

大名府的托塔天王就是天王李成,李姓天王除了以李靖为真人版的托塔天王以外,就不会是别的天王了。而且,大刀闻达是李天王的注脚:毗沙门天王福德之名闻达四方。

曾头市的法华寺,实际上是北京的法华寺,现在尚有遗址,就在北京的法华寺街。而书中又以北宋大名府,借用了“北京”的符号,其实,写的就是“北京”。所以,晁盖中箭之前,是法华寺的僧人带路,晁盖“暝相”,又是来自北京龙华寺的大圆法主做法事。

这其中的寓意,就是佛门把晁天王“接引”去了大名府,佛道两家托塔天王合二为一,他们原本就是一体。

大圆法主引出了梁山玉麒麟卢俊义,其实,宋江、吴用早就想把他弄上梁山,大圆法主一提起“玉麒麟”,书中说,宋江、吴用是“猛然省起”,“你看我们未老,却恁地忘事”。所以,请卢俊义上山,根本就不是给晁盖报仇,活捉史文恭根本就与晁盖遗嘱无关。

假如像卢俊义那样“活捉”,十个史文恭都可以被宋江活捉了。宋江若是要亲手活捉史文恭,吴用、公孙胜就会更加卖力,让史文恭更加狼狈,不堪一击而束手就擒。但是,卢俊义活捉史文恭是得到了晁天王显圣之助,假如宋江去捉史文恭,晁天王会显圣吗?

一定会,因为,晁天王本来就没说自己是被史文恭射杀的。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晁盖已经是道家的托塔天王了,宋江是道家的天魁星,晁天王有什么不可以帮助宋江的呢?帮助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其实也是在帮梁山,帮宋江。

晁天王会帮助宋江,为何宋江等人又不理睬他的遗嘱呢?这是因为,晁盖尚未“暝相”之前,他是佛门的托塔天王,也就是毗沙门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龚开《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晁盖是“铁天王”,有四句赞诗:“毗沙天人,澄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烘炉”,晁盖的蓝本原型,就是“毗沙天人”,也就是毗沙门天王。

施耐庵点化了晁盖的蓝本原型,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中,以《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之典故,写了晁盖与白胜的关系。

这则佛典故事说,大唐天宝元年,毗沙门天王在胡僧大广智的推荐下,应唐玄宗之请,显圣于安西城北门楼,大放光明。被番兵围困的唐军士气大振,击鼓声闻三百余里。一只金鼠咬断敌军弓弦,帮助唐军击败番兵,解了安西之围。因为毗沙门天王显圣于城北门楼,便得“北方多闻天王”之名。

毗沙门天王造像,其左手就握着一只白色吐财鼠,这只鼠在《水浒传》中就是白日鼠白胜。后来,因毗沙门天王手中的法器变化,左手托着一只宝塔,也就被称为托塔天王。

托塔天王是佛门护法天王,梁山则是道家北斗星群中的天罡地煞。道家的事情道家自己做主,佛门焉能决定梁山寨主归属?所以,梁山每次排座次,晁盖都是不发言的,轮到自己时才表示了谦让的意思。即便是晁盖取代王伦做寨主,也是道家的天雄星豹子头林冲做的决定。

晁盖是佛门天王,梁山一百单八将是道家星煞,当然不会理睬佛门对寨主的干预,晁天王的遗嘱不算数。

晁盖乘帝车上梁山,隐藏着两段历史

《水浒传》中隐藏着施耐庵的宗教观,佛道相对独立,又佛道联手而佛道合一。在佛道联手的过程中,又存在佛道之争。这些观点,完整地体现在了晁盖这个人物的故事之中。

王灵官要以自己的生辰纲作为天罡地煞大聚义的财富,却托梦给晁天王,请这尊财神出手相助。因此,晁盖做了一个七星之梦,梦见北斗七星降临在他的屋脊上,斗柄上有一颗小星化作白光飞去。

这个七星之梦,同样与毗沙门天王显圣安西城有关,也是晁盖提前退出梁山的一大伏笔。晁盖不是梁山道家星煞,所以,北斗七星其实是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白胜原本是毗沙门天王手中的金鼠,施耐庵特别写了一段白胜“出卖”晁盖的故事,让他加入了道家星煞聚义的行列。

《史记·天官书》中说,紫微宫中有北斗七星,北斗七星“斗为帝车”,也就是紫微宫的帝王乘舆。北斗七星降临晁盖屋脊,那就是吴用等道家星煞来接驾了。因此,晁盖在书中另一层隐喻身份,就是皇帝。那么,他是哪家皇帝呢?

上文讲到,杜迁才是梁山第一任寨主,王伦是第二任,晁盖是第三任,宋江是第四任。这么讲的依据之一,是王伦接纳林冲入伙之后,喝酒时“蓦然寻思”的那番话。王伦当时想道:“我是个不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到这里”。

合着,就是跟着,王伦是跟在杜迁之后上的梁山。这二人先到了柴进庄上,柴大官人给予赠予,此时,王伦肯定不会有“鸟气”。与杜迁分手后各奔东西,杜迁上了梁山,王伦后来因鸟气,也上山落草。这一笔暗写,意味着梁山寨主经历过一次“禅让”。

《水浒传》“引首”中,反复写“禅位”的事,但是,施耐庵却揭发,所谓的“禅让”是不存在的,是皇帝自己编织的谎言。以下,我把“引首”中所写的“禅位”罗列出来,看看施耐庵到底在《水浒传》,以及晁天王身上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

“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这是陈抟老祖道听途说,后周世宗柴荣“禅让”,赵匡胤于是做了皇帝。但是,细读之下就会发现,施耐庵揭发了赵匡胤的弥天大谎,说宋太祖是颠倒黑白。因为,施耐庵把《宋史·太祖本纪》中的一句话写颠倒了。这句话就是赵匡胤造假的“点检做天子”。

赵匡胤官拜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尉,赵点检就是赵匡胤。而施耐庵却故意把“点检”写成了“检点”,岂不是颠倒了?

(太祖)在位十七年,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祖即位,这朝天子乃上界赤脚大仙下界。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这其中没了宋真宗。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施耐庵隐写的是北宋的一段公案,那就是杜太后的“金匮之盟”。

而且,少了宋真宗,那就意味着宋太宗赵光义把皇位直接传给了孙子,赤脚大仙是宋仁宗,也就是宋太宗的孙子赵祯。这一笔,又带出了另外一段历史,那就是朱洪武立孙子朱允炆做了皇帝。

那么,这两段历史又与晁盖有什么关系呢?而且,能否彻底解开晁盖遗嘱之谜呢?

梁山晁宋之争,遗嘱原本就是“虚钱实契”

施耐庵说,假如没有金匮之盟,就没有宋真宗。假如赵光义不把母亲的盟约变成“虚钱实契”,把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子孙,同样不会有宋真宗。历史不能假设,但《水浒传》中却说,因为杜太后的金匮之盟迁转了北宋皇位传承世系,这就是“杜迁”。因为“杜迁”,哪些原本只能做王的人轮流做了皇帝,这就是王伦。

王伦绰号白衣秀士,“白衣秀士王伦”这五个字中,隐藏着一个“皇”字。林冲杀王伦,实际上是“弑君”,晁盖做了寨主,岂不就是“篡位”?晁盖,谐音“朝改”,那就是改朝换代了。晁盖改朝换代,轮到宋江做寨主,那就是“断送江山”了。

所以,杜迁才是真正的第一任梁山寨主,王伦就是“合着”杜迁上的梁山。这一次梁山寨主“禅让”,恐怕也隐藏着“火并”。金匮之盟之后,又隐藏着“烛影斧声”,北宋王朝的这一次“禅让”其实暗藏着杀机。

晁盖之“晁”,就是太阳初升之意,这个隐喻出自赵匡胤的《咏日》诗。《大宋宣和遗事》中记录了赵匡胤《咏日》诗的两句:“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而且,还特别提到,“大金盘”是金国攻破汴梁的谶言。

晁盖乘帝车,又是梁山四任寨主中的“朝改”,他就是书中的霹雳大仙赵匡胤。“晁”,就是那只刚刚升起的“大金盘”。这只大金盘出现在梁山大聚义之时,裹着一团火钻进了正南地下。这就意味着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大金盘如初升的太阳般升起,明月必定要落下,故而,这轮大金盘不仅赶散了残星,还赶散了明月。施耐庵在书中预言,明朝将如北宋那样灭亡。所以,《水浒传》的主题故事,隐藏的是明朝因朱洪武“孙立”而爆发的靖难之役,就是一场毁坏天下太平的大火并。

晁盖是皇帝,宋江同样是书中的皇帝,而且,是好几个皇帝。宋江原本是家中老大,施耐庵却强行地把他写成了“三郎”,是孝义黑三郎。与晁盖相关的三郎,就是“宋三郎”。

宋太宗是三郎,宋真宗也是三郎,花荣、林冲涉嫌谋杀晁盖,岂不就是因金匮之盟而导致的“烛影斧声”吗?“烛影斧声”这段秘史,隐藏在“李逵斧劈罗真人”的故事之中。

李逵是跟随戴宗来到蓟州九宫县二仙山的,因为罗真人不放公孙胜下山,李逵就在夜里斧劈了画烛之下的罗真人。“神行太保戴宗”,这五个字中隐藏着“太宗”。施耐庵认为,“烛影斧声”就是宋太宗斧劈了赵匡胤。

赵匡胤死于“烛影斧声”,宋太宗便违背母亲盟约,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此时,所有的皇位传承遗嘱全部变成了“虚钱实契”,谁还去照此办理?所以,梁山所有的天罡地煞都不理睬晁盖的遗嘱,宋江也不去捉射死晁盖的真凶,做了梁山寨主。

“孝义黑三郎”其实说的是宋太宗、宋真宗,违背杜太后“遗嘱”,黑了赵匡胤家的皇位,当然是“孝义黑三郎”了。

同时,《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隐藏着建文帝之死的真相,施耐庵说他是被弓箭射杀了。晁天王曾头市中箭,进一步暗喻了这段历史。晁盖中箭的故事写在了“芒砀山公孙胜降魔”的故事之后,隐藏着一条“白蛇”被斩。这条白蛇,就是“洪太尉误走妖魔”中龙虎山上的雪花大蛇。朱允炆生于蛇年大雪节前夕,就是这条“白蛇”。晁盖化作白光飞去,他的中箭与“瞑相”,实则隐喻了建文帝之死因。

建文逊国,燕王又把朱洪武的契约变成了“虚钱实契”,谁做大明王朝的皇帝,那就由不得朱洪武爷孙做主了。宋江,其实还有朱棣的符码——这件事得另说,此处就不再讨论了。

《水浒传》是一部揭露皇帝造反,谋篡皇位的丑闻秘史,施耐庵旗帜鲜明地反对帝王制度,他们以神仙自命,其实都是骗人的谎言。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5盘大逆转,烂柯杯32强赛中国... 逆转与命运——2025烂柯杯16强赛的光与影 2025年7月2日,一场围棋的较量在烂柯杯上演,32强...
诡异!中超半程冠军为何突然断电... 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8轮比赛展开争夺,北京国安客场挑战成都蓉城队。上半场...
原创 明... 说到明朝的历史,除了历代皇帝那些事儿,大家平时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锦衣卫了,明朝时期的锦衣卫在很多人的...
聚焦朱子文化周丨纪念朱子诞辰8... ■南平广播电视台:余华尊 ■建瓯融媒 聚焦朱子文化周 今天上午,2024年纪念朱子诞辰894周年系列...
原创 1... 1862年,这一年清朝可以说刚刚挺过亡国的危险。在这之前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咸丰帝被迫逃...
原创 中... 众所周知,日本和我们国家一衣带水,从唐朝到当代一千多年的时间,两个国家种种恩怨数不胜数,尤其是侵华战...
原创 简... 说起清代的翰林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清水衙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素有“穷翰林”之说。但实际上,翰...
原创 战...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臭名昭著的暴君,臂如夏桀,这位夏朝时期的君主在位期间“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原创 唐... 汉朝建立者刘邦共有八个儿子,结果却没有几个儿子能得到善终的。因为他们大多数死在了吕后的手上,只要刘邦...
原创 他... 明朝末年,尤其是崇祯年间可谓是大争之世,辽左后金崛起,呈灭明之势;关内,川陕万民举大计,有覆明廷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