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奔腾着这样一种崇高的血脉和力量。他们懂感恩,知分寸,晓人情,知事理。在危险的那一个,他们的身上传递着我国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在生死抉择的面前,他们果断地舍弃自己,只为了拾起那渺茫的希望。
我国湖南就有一位这样见义勇为的青年,用他瘦弱的身躯扛起了一家三口的生命重量。然而,当被救的一家三口上岸的时候,他们却仓促的离开,而救他们的那个男孩却永远地离开。这就是湖南男孩--邓锦杰。
一、出生农村,爱狗如命
邓锦杰在看到一家三口溺水,为何会果断救人,不惜付出生命代价?这其实和他的生活离不开关系。邓锦杰出生在湖南娄底市的一户农村家里。家里条件特别不好,父母亲都是务农,家里还有一位姐姐。而懂事的邓锦杰很小就是跟随父亲扛着锄头到农田干活,锄地。到饭点的时候,就跑着回去做饭,体贴母亲身体孱弱,从来不让母亲做饭。
就这样,日子过得虽然平淡但也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邓锦杰觉得不能待在家里给父母增添负担,想出去谋求一份工作,填补家中的开支。就这样,他成为了当地建筑工地的一名工人。为了保证工程的完成,每天很早就需要到十几米的高楼上作高危作业,不管风吹雨打,都坚持在岗位上工作。
但工地的生活辛苦也很孤独。每天闲暇的时候,他就会去喂养一些流浪狗,把自己随身带的粮食给狗狗吃。而只要自己工作完的时候,就会去和这些流浪狗玩。慢慢的,他爱上了狗。为了给狗狗提供一个宽敞的地方,他在郊区租了一个宽敞的民房,养了足足16条狗。
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狗狗,他和狗同吃同睡。虽然房子条件简陋,刮风下雨都挡不住,但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10年。他爱狗如命,为了这些狗把自己整的钱全部投资进去。相邻们都亲切地叫他“养狗专家”。
二、果断救人,却不幸身亡
和往常一样,邓锦杰在孙水河边遛狗。却不想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陪伴狗狗的日子。当年,他带着狗走在孙水河的公园里遛弯,然而却看到不远处的河里有三双手。邓锦杰马上意识到这是有人溺水。于是他放下手中牵狗的绳索,慌忙地跑了过去。
只是看到三个人的身体忽而上忽而下的露在水面上,还呼喊着救命。邓锦杰想都没想,匆忙的脱了上衣就跳到河里。而看到这一情况的两个陌生人,也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然而,在水中邓锦杰吃力地拖拽着一家三口,用手托举起他们,而他们则踩着邓锦杰的肩膀被前来施救的人救了上去。
然而,邓锦杰为了救这一家三口,已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而当时的水流特别湍急,呛水的他没过多久就沉在了水下。而人们的目光都在被救人都身上,都忘记了邓锦杰还在水里。现场有人发现情况不对,众人出力将邓锦杰救了上来。然而却没能留住他的生命。
三、转头离开,议论纷纷
然而,被救起来的一家人趁着众人施救邓锦杰的时候,趁乱离开了。而走之前还不屑地说了一句:关我什么事。而邓锦杰就这样冷冰冰的躺在岸边,就这样,27的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件事情很快就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人们议论纷纷,指责被救一家人的冷漠,也对邓锦杰表示惋惜。自发地举行了哀悼活动,为这位见义勇为的青年送行。而警方也展开了积极的调查。但邓锦杰的一家人直到他出殡的那一天也没等来一家三口的一句道歉。但各界却没有放弃对这家人寻找。而在警方地毯搜索下,终于不堪社会舆论压力,在锦杰头七的时候在他家现身,在其遗像前磕头道歉。当时早已离世的锦杰终于等来了迟到的致歉。
四、小结
后来,当时的市委书记亲自到邓锦杰的家里慰问锦杰的家里人。安抚邓家人的情绪,也送上了体恤金。而邓锦杰也被上级申报为烈士英雄。成为人们心中不能忘却的英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常言道:但上文中获救的一家三口却不知感恩,冷漠的让人害怕,让人寒心。抛去社会舆论的压力,我们更希望他们最后的下跪致歉是出于自己内心真诚的悔过和感恩。毕竟社会再浮躁,我们都需要有救人英雄邓锦杰这样的大爱之人存在,也需要人们用温暖的心相信这个世界一直都存在大爱之心。在此我们向救人英雄邓锦杰致敬!